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业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完全符合中国实际。山东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首先,山东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近三分之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大头。农村和农民能否实现小康,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举足轻重。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只有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全省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次,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讲,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经济能否发展关键又要看农村经济能否得以快速发展,而县域民营经济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对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经济。近年来,县域民营…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民能否增收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增加农民收人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民素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未来的20年内.要建战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我国约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民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农民索质成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就湖南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现状,参照全国统一评价指标,构建了湖南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作了系统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农村党群干群关系面临的挑战·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丰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12-7313
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新时期农村党群干群关系面临许多挑战,认真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否突破当前徘徊不前的困境,并取得新的突破,将直接关系着我国新世纪战略蓝图的能否如期实现。而要摆脱当前困境,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想进行调整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如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笔者认为,根本大计在于通过教育“搭桥”,引来科技之“水”,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看农村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快速发展。农村消费市场是促进生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农村消费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四川由于受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致使农村村民消费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且无法拉动生产,严重影响了四川农村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四川农村消费市场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与对策,以便提高四川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并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山东省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山东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制约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终极出路。  相似文献   

11.
白茂林 《甘肃农业》2005,(12):F000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一目标和任务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于广大农村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民生活水平,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将重点与立足点与立足点定于城市,将尚不丰厚的财政收入集中于主要城市与富裕地区、势必会使农村与落后地区的收入减少,从而延缓农村发展进程,导致与城市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这样不但难以起到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而且会进一步加大农村脱贫致富的难度。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牡会进程中农村的经济战赂地位不能不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一目标和任务能否如期实现 ,关键在于广大农村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将重点与立足点定于城市 ,将尚不丰厚的财政收入集中于主要城市与富裕地区 ,势必会使农村与落后地区的收入减少 ,从而延缓农村发展进程 ,导致与城市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这样不但难以起到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 ,而且会进一步加大农村脱贫致富的难度。因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的经济战略地位 ,不能不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鼓励、支持、引导农民进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改变农村现状、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农村实现小康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的重点在增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天津农业科学》2017,(8):47-50
农村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特殊的一个群体,其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能否解决好不仅关乎残疾人事业发展,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真正实现。本文基于乌鲁木齐县农村残疾人医疗救助现状,对200位农村残疾人进行医疗救助满意度调查,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世福 《甘肃农业》2004,(10):94-9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又为我们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社会进程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要实现农村社会的小康,要在贯彻落实好党的一系列有关农村方针政策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建设农村的重点又归到农村的教育.在这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在新农村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其存在地一些问题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贵州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及持续增收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进入小康.为推动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新世纪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鲜明地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加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发展平衡的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地区,而贵州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又是西部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的难点地区之一.因此,以农民收入增长为核心,推动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我国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王文静 《河南农业》2004,(12):49-49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增加农民收入要多方面着手,采取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