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更生 《福建茶叶》2014,36(6):59-60
1 中国红茶扬全球本文所说的“闽红”是指产于福建的小种红茶(烟小种)和闽红工夫红茶(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红茶,亦称全发酵茶.始于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先有星村小种红茶,继而产生各种工夫红茶.清·刘靖《片刻余闲集》:“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制成.品质特点为红汤红叶.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主产于福建、安徽、云南、江西、湖南、海南、四川、贵州、浙江、江苏、广东、广西和台湾.是我国的主要出口茶类.19世纪80年代以前在世界茶叶市场上占重要地位,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2.
林喜盈 《福建茶叶》2013,35(4):34-35
歌乐茶是福鼎市茶业局选育的茶树优良品种,2011年通过省级优良茶树品种审定。本文介绍了以歌乐茶树品利加工白琳工夫红茶的工艺及品质特征,通过感官审评对比结果表明,以歌乐茶加工的白琳工夫红茶具有条索细紧重实、芽毫显、乌润,香气高甜浓郁,伴有花果香,滋味鲜甜爽口有回甘,汤色桔红明亮,叶底肥壮嫩匀、明亮等品质特征,达到优质白琳工夫红茶标准,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政和县是著名的闽红"政和工夫"红茶和政和白茶的主产地,环境优越,资源丰富,产茶历史悠久,曾产绿茶为主,后产红茶、白茶及花茶等,品质优异,早负盛名。本文专就"政和工夫"红茶的历史渊源及盛誉、品质特征与成因、科技创新及升级等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天山红工夫红茶是宁德市蕉城区近年来继“天山绿茶”公共品牌之后,又一新创建的红茶品牌。而高香型天山红工夫红茶又是天山红工夫红茶极品中的极品.其品质特征:外形条索肥壮紧结,色泽乌褐油润,内质香气馥郁悠长;花香显露,具密甜花果香;滋味甜醇爽口、汤中显香、汤色金黄明亮清澈、叶底肥壮、呈新铜红色。具独特的韵香和品质风味,饮后齿颊留芳。在历次各种名优茶评比活动中,多次荣获全国金奖及福建省名茶,尤其是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名茶评比活动中,一举荣获四个金奖。其优异的品质赢得茶叶界专家们的赞赏和消费者的青睐。产品畅销国内外,已成为闽红工夫红茶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福建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茶叶研究所研发成功一款新型高香型工夫红茶。其品质特征:外形条索肥壮紧结,色泽乌褐油亮;内质香气馥郁,花香显露,具蜜甜花果香;滋味甜醇爽口;汤色红艳显花香,饮后齿颊留芳;叶底肥壮,新铜红色匀亮。具有独特的品质风味,深得茶叶专家的肯定和消费者的喜爱。两届参赛都获得福建省名优茶评选"省名茶"称号,连续3届获宁德市茶王赛金奖,是一款难得的创新型工夫红茶。  相似文献   

6.
郑乃辉 《中国茶叶》2007,29(4):37-38
坦洋工夫是历史上福建著名三大工夫红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之一,其品质素以外形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色鲜艳呈金黄色,叶底均匀光滑见长。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坦洋工夫红茶获金奖。这一历史名茶几经沉浮,今天,又开始备受市场追捧。  相似文献   

7.
紫笋红茶是绿茶生产强省——浙江省长兴县近年采用夏秋季-芽-叶制作而成的红茶产品。本文介绍了紫笋红茶(包括条茶工夫红茶和饼茶)加工工艺,并对其产品品质进行了鉴定。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长兴夏季工夫红茶外形和秋季工夫红茶香气超过对照福建一级工夫红茶5分,汤色超过对照2—4分,滋味和叶底得分均接近对照;红饼茶外形美观,香、味品质良好,其中秋季红饼茶还带有花香。理化检测结果表明,紫笋红茶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虽然氧基酸含量偏低,但咖啡碱较对照要低。紫笋红茶品质已经达到优质红茶标准,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始祖,并首次打开了中国茶叶的世界市场。福建红茶曾很受欢迎,但她也经历了命运的低潮期,现在市面上再度掀起红茶热。本文概述了福建红茶(正山小种、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发展现状,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优化福建工夫红茶发酵配套工艺参数为目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中心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工艺参数。采用不同萎凋时间、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同时对加工过程中茶色素的变化做出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加工福建工夫红茶的茶厂,采集加工过程的样品,做出化学测定分析及感官品质分析,找出福建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的最优参数,新工艺发酵的茶样品质均匀、叶底红亮,香气和滋味品质明显提升,感官品质总分较传统发酵提高2.1分。  相似文献   

10.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一,久已闻名于国内外茶叶市场。“金针王”产自坦洋 工夫红茶原产地——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是福安市坦洋茶场创新配制的坦洋工夫红茶系列新产品之一,于年参加北京中国茶文化国际20002000研讨会暨展示会茶叶评比,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金将。其主要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净度良好,毫尖金黄,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醇鲜爽,醇甜、有桂圆香气,汤色红亮,叶亮红明。“金针王”的制作过程,我们注重保留其传统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经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档次,以适应市场…  相似文献   

11.
政和大白茶是本省松政县茶农运用单株选育法选出来的优良茶树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茶农具有丰富的栽培经验。政和大白茶鲜叶原料制红茶、白茶品质甚佳,“政和工夫”驰名于世。制录茶也不错。并且作为迟芽种进行品种搭配很有价值。所以推广较快,目前松政县已有二万五千多亩的栽培面积,占全县茶园总面积四万四千多亩的60%左右。产量达一万四千多担,占  相似文献   

12.
闽红工夫,精制工艺呈现完整芽叶,风格多变姿态万千闽红工夫茶是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三种红茶的统称,均产于福建的八闽山水之间。三者虽都属  相似文献   

13.
以优化工夫红茶发酵配套工艺参数为目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中心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工艺参数。采用不同萎凋时间、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同时对加工过程中茶色素的变化做出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加工福建工夫红茶的茶厂,采集加工过程的样品,做出化学测定分析及感官品质分析,找出福建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的最优参数,新工艺发酵的茶样品质均匀、叶底红亮,香气和滋味品质明显提升,感官品质总分较传统发酵提高2.1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松溪"金毛猴"红茶加工过程的茶青贮放、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各个工序的适宜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操作方法、控制程度等的总结,为进一步开发优质政和工夫红茶提供一定的制作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世界已有38个国家生产红茶,红茶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90%以上。成为世界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但近年来红茶之始祖──福建省工夫红茶主销区的改变,出口价下跌,生产成本逐年提高导致传统出口“闽红”消声匿迹。仅留下“正山小种”少量出口,处于惨淡经营中。本文对红茶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对策提出几点见解。一、福建红茶历史回顾工夫红茶是福建首创,从武夷岩茶演变到红茶,这中间还经历过一种“红边茶”的过渡阶段。“红边茶”的摇青和氧化程度比乌龙茶重,其汤呈红色,但还不是今日全发酵的红茶产品。制乌龙茶用火烤,制红边茶须日…  相似文献   

16.
前言湘中茶区是我省重要的红茶产区,其自然条件宜茶。早在唐代就有“产于安化、新化之间的渠江薄片茶,其品质优异,闻名于世”的记载。可近几年来,湘中茶区工夫红茶滋味品质连续下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湘中工夫红茶滋味品质进行综合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福建武夷山、天山是茶树物种起源"隔离分布"演化区域,武夷山市桐木关乃世界红茶的摇篮地。正山小种红茶被公认为红茶的鼻祖。武夷红茶,早于16~17世纪传播到西方。19世纪,中国武夷山市等地茶种和制茶工艺被英国人秘传到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福建红茶有正山小种和工夫红茶,后在印、斯等国又衍生有红碎茶,从此形成世界红茶三大品类。到21世纪初,中国茶种、种茶技术及制茶工艺已传到世界60余个国家和地区,至2015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96.2万吨,其中红茶出口量为153.4万吨,占出口总量的78.19%。世界茶叶消费以红茶为主。红茶成为世界第一大茶类。  相似文献   

18.
湖南3种特色资源(品种)工夫红茶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汝城白毛茶、保靖黄金茶和槠叶齐茶树鲜叶原料,采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制作工夫红茶,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及测定主要品质与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工夫红茶品质各异,其中汝城白毛茶红茶芽头肥壮,金毫满披,花香持久,汤色红浓,滋味浓强回甘;保靖黄金茶红茶棕褐色尚润,金毫多,汤色红亮,香气尚持久带花香,滋味醇和鲜爽;槠叶齐品种红茶紧细,乌黑油润,显金毫,汤色红浓、亮,香气甜香、尚浓,滋味浓强回甘。生化检测表明:保靖黄金茶红茶氨基酸含量最高(6.18%),汝城白毛茶红茶茶多酚含量最高(18.49%),槠叶齐品种红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2.43%);3种红茶香气物质均以醇类、醛类与水杨酸甲酯含量为主,其中保靖黄金茶红茶醇类含量最高(65.92%),汝城白毛茶红茶含量最低(37.62%);基于香气成分分析,建立了3个品种(株系)的鉴别模型。  相似文献   

19.
政和大白茶是小乔木形的迟芽品种,枝条粗壮,直出,分枝部位高,分枝少,树冠稀疏,芽头肥壮白毫多,顶端优势特强,制红茶,白茶,绿茶品质均佳。 采摘在栽培初制上是一项重要复杂而细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特征,分析工夫红茶鲜叶萎凋、发酵等关键技术要求,总结工夫红茶萎凋、发酵等生产实践和相关研究进展情况,为提高工夫红茶品质、保证质量稳定、促进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