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美君 《蚕业科学》2005,31(1):88-90
对黑龙江省的3个主栽桑树品种秋雨、青龙、泰来进行无干栽植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有不同的适宜栽植密度。秋雨和青龙在60000株/hm2、泰来在75000株/hm2栽植密度下产叶量达到最高。桑树合理密植对桑叶质量影响不显著,但增加到60000~75000株/hm2后,随栽植密度的增加,养蚕质量也随之下降。栽植密度对养蚕质量各因素的影响,因桑树品种不同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王泽林 《蚕学通讯》2009,29(4):16-19
在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通过对栽植密度为600株/667m^2,留条7500~8000条/667m^2,中干拳式树形,基础生长势中等的育2号、育151号、油桑、桐乡青、南一号、实钴11—6、湖桑32号等7个桑树品种生物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对比调查,结果认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油桑、育2号、实钴11—6、桐乡青4个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3.
曲都 《四川蚕业》2010,38(2):10-12,22
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通过对栽植密度为600株/667m2,留条7500~8000条/667m2,中干拳式树形,基础生长势中等的育2号、育151号、油桑、桐乡青、南一号、实钴11-6、湖桑32号等7个桑树品种生物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对比调查,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油桑、育2号、实钴11-6、桐乡青4个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4.
对黑龙江省主栽的龙桑1号、桲椤桑、铁耙桑3个桑树品种的桑树,分别进行三个密度组合的栽植,实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对测定总产叶量统计分析,确定三个品种与密度的最佳组合,建议东北寒地北部选用龙桑1号桑与栽植1200株/667m2的组合建园;南部选用桲椤桑与栽植密度1000株/667m2的组合建设园。  相似文献   

5.
安美君 《江苏蚕业》2005,27(2):16-18
对黑龙江省三个桑树品种进行草本化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桑树合理密植对桑叶质量影响不显著,但过度密植,将影响桑叶质量。供试的三个桑树品种叶质随密度增加到60000-75000株/hm2后,密度继续增加,叶质下降,养蚕质量随之下降。密度对养蚕质量各因素影响,因桑树品种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1适合复合栽植的桑园条件 1.1桑树品种及栽植密度 以树型直立型桑品种为主,如育7-11品种。亩栽1 000株,宽窄行栽植,宽行株行距为0.4m×2m;窄行株行距为0.4m×1.3m,便于管理和间作。  相似文献   

7.
王泽林  宋友权 《蚕学通讯》2013,(4):21-22,25
为探索春伐桑树不同栽植密度桑叶质量的变化,分别就幼虫生命力、茧质和卵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栽植密度10001200株/667m2可适当提高4龄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及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显著提高产卵量、良卵率及实用孵化率。综合考虑桑叶的产质量,生产中建议规模推广,种茧育桑园提倡采用该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测定扬州市江都曹王蚕种场桑园内"育71-1"、"新一之濑"、"湖桑32号"三个主要栽植的桑品种桑叶总黄酮化合物在四个时期的变化,得出了不同时期桑叶总黄酮化合物存在不明显的规律,不同桑树品种总黄酮化合物含量与原产地的种质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三倍体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高产、发根力强、抗寒、耐旱为桑树新品种的选育目标,选择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鲁诱1号为母本,二倍体桑树品种育2号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三倍体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新品种的主要性状特点是:中生中熟,节间较密,叶片肥大,长势旺盛,全年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提高18.21%;叶质优良,万蚕收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6.5%;有较强的抗寒耐旱性能;发根力强,适宜硬枝扦插。新品种已通过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桑树品种审定,在农村中试和扩大试验中均表现出突出的丰产性能,并可扦插育苗,适合在黄河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9个桑树品种和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桑树各品种间叶片的含水量、持水能力,并在干旱条件下测定了桑树叶片的大小、电导率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桑树对干旱的反应存在着品种间的差异,其中抗旱能力较强的为勺桑、9001和湖桑197,较弱的为湖桑199和育2号.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于四川省丘陵非良田栽培的优良桑品种,在江油市进行了强桑1号桑树新品种的栽培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强桑1号与对照桑品种湖桑32号相比,不同栽植密度的单位面积桑园的全年产叶量密植桑园区(行株距为1.25 m×0.35 m)增产18.96%,低干桑园区(行株距为1.35 m×0.48 m)增产26.61%,万头茧层量提高2.38%,百公斤桑产茧量提高5.21%,并表现出枝叶生长旺盛、抗旱耐瘠性强和秋叶硬化较迟等特性,适于四川丘陵蚕区作为中熟桑品种栽植.  相似文献   

12.
盐城市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栽植的桑树品种比较单一,原当家品种“湖桑32号”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与“育71-1”相比,枝条弯曲、产叶量低、抗虫性差等,不适应当前新的生产模式的需要。“湖桑32号”的亩平发种量一直维持在3张左右,而“育71-1”桑园亩平发种量达4张以上,但“育71-1”桑品种也有二个显著弱点:一是春季易受晚霜危害;二是桑树易发生桑疫病。所以,选择推广抗逆性强、适宜条桑育的优良桑品种,提高亩桑经济效益、减轻劳动强度是当前蚕桑生产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桑叶产量的高低受着品种树龄,栽植密度,有效条数,肥培水平,病虫防治,雨量分布,收获型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桑树剪枝是桑田管理上的重要一环,是根据我省桑树具有较强的再生和分枝能力而采用的一项技术措施。为了共同探讨我省桑树合理的剪枝型式,现将我们多年在剪枝上的试验结果整理介绍和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一、整技型式试验调查结果介绍 (一)不同剪枝型式与年、造桑叶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一、一九七八年对桑树品种进行抗青枯病能力的试验。参加试验品种:试11、602、育2、育151、1号、4号、伦40、145、越2、普通荆桑。试验地点:华南农学院桑园。试验方法:选择发生桑青枯病严重地,并用牛犁耙均匀。将该地分为九个试验重复区,每个区均栽有参试品种,但各区各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 不同的桑树品种,桑叶品质不同。合理搭配使用好若干桑品种对充分发挥优良桑品种的应有作用,提高养蚕制种成绩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探讨了小蚕期、大蚕期不同桑品种搭配饲养原蚕的较优组合。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蚕品种:苏_5、苏_6。(二)供试桑品种:育151、新一之濑、7307、湖桑32号、湖桑199。这五个桑品种均栽植于东台蚕种场成片桑园中,各品种水、肥、土质条件比较一致(苏北沿海地区砂壤土)。(三)调查方法:苏_5、苏_6在1~3龄各设2个试验区,每区4克蚁量,采用早生桑育151和中晚生桑湖桑32号饲养。4~5  相似文献   

16.
<正> 1989年4月3日至6日,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在重庆举行了第八次会议。会议通过了第一批全国桑品种鉴定总结报告和1987—1988年家蚕品种审定结果报告,对25个桑树品种、8对家蚕品种的试验资料进行了审议,认为其中11个桑树品种和3对家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符合国家审定标准,可以推广。这些品种是,可供长江流域试栽、推广的新桑品种育15号、育237号、育2号、7307、璜桑14号;可供黄河流域试栽、推广的新桑品种选792;可供珠江流域试栽、推广的伦教40号、塘10×伦109号、试11号;可供  相似文献   

17.
8个桑品种的植株茎叶解剖结构及与耐旱性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娟  李昭良  焦锋  苏超 《蚕业科学》2018,44(4):516-522
以干旱、半干旱和湿润地区来源的8个桑品种的植株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对其茎、叶进行解剖结构观察,根据桑树的解剖结构特征分析不同桑品种对干旱的耐受能力差异及桑树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变化,并筛选出能表征桑树耐旱能力的重要解剖结构特征性状。不同桑品种植株叶片的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厚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植株茎的导管孔径、导管密度、木质部厚度、韧皮部厚度、茎直径和髓直径等在各桑品种间也有显著差异。对桑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的解剖结构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12项茎、叶解剖结构性状指标作为桑树耐旱能力评价的代表性性状指标,进一步将这些指标数据转换为隶属函数值,8个桑品种的耐旱性相关解剖结构特征性状的隶属函数值从大到小,即显示的耐旱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吴堡桑、白桑、新一之、甜桑、育2号、育711号、湖桑32号、陕桑305。  相似文献   

18.
从桑树存活率、单株条数、叶条收获量、叶条品质和叶条比5个方面探讨不同桑树品种用于开发动物饲料的适宜性,为筛选适宜动物饲料化利用的桑树品种提供参考。经连续5年试验,发现所用杂交桑品种比嫁接桑品种存活率高、发条数多、收获量大,更适宜用作动物饲料。合理的桑条收获方式是:根据饲喂动物的营养需求和能量需求,结合桑树的生长状况,确定收获时期;根据桑树品种及栽植地气候环境条件,按照用树与养树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每年的收获次数。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春伐桑树不同栽植密度对冬季桑园的影响,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并在同一地块的前提下进行了该试验。结果是春伐桑树每667m2桑地面积栽植900~1 200株,可适当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变土壤pH值,同时影响土壤物理性状及桑树生长发育性能。  相似文献   

20.
《北方蚕业》2019,(4):18-21
为探明东北地区不同桑树品种间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的差异,对10个现行品种叶片中的DNJ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DNJ含量从高到底依次为辽剑44、辽育8号、辽育166、辽鲁11号,其中辽剑44叶片DNJ含量为3.306 mg/g。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NJ含量与桑树鲜叶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