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院无毒棉育种工作是在1975年开始的,至1986年先后育成无毒棉新品种(系)17个,其中豫无19,豫无302、豫无81—8,三个无毒棉品种通过了全国无毒棉联合试验,14个品种参加省级无毒棉品种试验,40个品系参加了省院品系试验。 (一) 通过遗传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无毒棉全株无色素腺性状(即无毒性状)受两对隐性基因gl_2gl_2gl_3gl_3控制。无毒棉与有毒棉杂  相似文献   

2.
<正> 近二十年棉花育种工作进展很快,由一般有毒棉品种选育,发展到棉花无毒素品种选育,为棉花育种工作开辟了新途径。一、无毒棉育种的重要意义:目前生产应用的棉花品种,棉株各部分都含有棉子酚,它是一种有毒物质,称为“棉毒素”。凡种子无棉子酚的棉花品种称之无毒棉。棉毒素是黄色晶体物质,分子式为C_(30)H_(30)O_8,以游离和络合两种状态存在。棉株的含量在0.2—2.3%之间,棉仁饼中含棉毒素超过0.04%时,能使人畜轻度中毒;含量达0.15—0.2%时,则产生严重中毒。饲  相似文献   

3.
<正> 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我省棉花育种工作者开始了无毒棉品种选育研究。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把无毒棉素的性状结合到普通棉标准品种中去,使无毒棉在获得同有色素腺棉同等纤维品质和产量的同时,又获得用作加工食品、饲料和高级油脂的优势。目前,这  相似文献   

4.
<正> 自从美国棉花育种家麦克迈克1959年育成世界上第一个无毒棉新品种23B以来,各宜棉国家相继开展了对无毒棉育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种植面积也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 我省无毒棉育种工作起步较早,基础较好,生产发展较快。据资料统计,河南省从1986—1989年累计推广种植无毒棉面积达114.2万亩,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如:1987年豫棉2号(无毒棉品种)种植面积22.7万亩,比1986年扩大8.99万亩。1988年种植38万亩,比1987年又扩大15.3万亩。1989年为40.1万亩,比1988年扩大2.1万亩。其中1988年和1989年的种植面积均超过美国常年的种植面积(约30万亩)。  相似文献   

6.
<正> 无毒棉与有毒棉不同。它全株所有器官无色素腺和色素腺内所含有的棉酚等有毒物质,种子可以作食品,枝叶可以作饲料,棉籽壳棉杆粉可以培养无酚食用菌。我院无毒棉育种工作开始于1975年,豫无19是1977年冬在温室以河南75为母本,乌  相似文献   

7.
一、无毒棉的发展:1954年美国麦克迈琪尔(Mcmichaoc)发现了无色素棉突变体,并开始了与陆地棉的杂交育种工作。1966年选出无色素腺的品系23B。之后,不少国家先后引进并开展了无毒棉育种。我国是1973年开始引进无毒棉品种资源,对无毒棉开始了系统的研究。十几年来,先后选育出豫无19、豫棉二号、中无151、湘无11等  相似文献   

8.
<正> 1987年12月30至1988年1月3日,以日本国电通株式会社岸本长雄先生为首的代表团来我省考察无毒棉,并同我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商谈向日本出口无毒棉仁有关事宜。岸本先生对我省农科院在无毒棉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十分关注。1987年,岸本先生曾用我省农科院生产的无毒棉仁研制出三十多种高档营养食品,引起日本食品界的浓厚兴趣。这次岸本先生  相似文献   

9.
新品种豫棉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豫棉6号(原豫无1309)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利用自言的两个无毒棉新品系,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择、病圃鉴定、南繁加代和定向培育选育而成。1984年以丰产、优质、高衣分的无毒棉选系A13[(1724×48)×(321×302)]为母本与高抗枯萎耐黄萎病的无毒棉选系A14[P.D0109×(606×中31)]父本配制组合,并在海南一年三代加速选育。1985年在海南选株、选系,系号85—3A—4。1986—1989年分别参加院品系试验和河南省品种区域试验。1990年生产试验。区试和生产试验基本一致,性状  相似文献   

10.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棉花害虫猖獗,造成世界各生产棉国巨大经济损失,为了解决棉虫给棉花带来的严重危害,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产棉大国先后利用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开展了转Bt基因抗虫棉研究。本文阐述了①转Bt基因抗虫棉研究与应用进展;②转Bt基因抗虫棉的配套栽培技术;③种植抗虫棉的优点;④我国转Bt基因抗虫棉抗性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 无毒棉是近20年来棉花家族中集粮(蛋白质)、棉(纤维)、油(棉油)、饲(枝、叶、茎、秆等)于一身的多用途作物。我国无毒棉发展迅速,目前已选育出具有丰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10多个,种植地域跨及各棉区。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新品种的增多,无毒棉良种的繁殖体系亟待改进,现就无毒棉良种繁育特点及繁殖体系,进行一些探讨。一、无毒棉良种繁育特点无毒棉的茎、叶、花、铃、籽等器官内外均无色素腺(油点),任何部位发现有色素腺,均非所需的无毒棉。因此,它既具有  相似文献   

12.
棉花品质育种研究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显 《河北农业科学》2003,7(Z1):115-119
从棉纺织工业发展对原棉的多层次需求,论述了棉花品质育种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美棉对我国育种的挑战及对我国所育品种遗传品质的分析,阐述了我国棉花育种的现状及面临的严峻形势;从育种遗传资源、高新技术领域研究、育种周期三个方面,剖析了限制我国棉花育种进展的问题所在,提出了棉花品质育种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 武恩勋是开封县罗王乡孙寨村的农民。1986年在盐碱地种植无毒棉豫棉2号10亩(麦,棉套),单产皮棉77.5公斤。并在盐碱较重的春白地,用地膜覆盖种植1.2亩无毒棉高产试验田,单产皮棉143公斤,创盐碱地棉花高产纪录。也是当年河南省无毒棉高产试验田的最高产量。1987年又在盐碱地种植无毒棉豫棉2号12.5亩,单产皮棉125.5公斤,创盐碱地无毒棉大面积高产纪录。武恩勋利用无毒棉副产品发展家庭养殖业,实  相似文献   

14.
株型育种在机采棉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机采棉的迅速发展,很多育种家和栽培家围绕棉花机器采摘的适宜农艺性状做了大量的研究,而株型育种是棉花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文章通过综述前人在株型育种中由常规育种到分子育种的发展历程及在机采棉应用中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机采棉在株型育种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豫棉二号是我省选育的第一个无毒棉品种。1986年最高亩产皮棉达143公斤,1987年达150.2公斤。豫棉二号除籽棉、皮棉产量及纤维品质基本赶上或略超过当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豫棉一号外,该品种最大的优点在于棉仁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50%,人体所需八种氨基酸齐全,棉油中亚油酸含量达60%左右,棉叶是优质粗蛋白饲料。因此,积极椎广种植无毒棉,对开发我国食品新型蛋白资源和饲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我们对豫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1952年开始进行陆地棉(G.hirsutum L.)与中棉(G.arboreum L.)种间杂交育种工作,目的是使中棉的早熟、抗逆等优良农艺性状转移到陆地棉,以育成早熟、丰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但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受到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杂交成功后偏重于所谓“理论”的研究,未在育种上狠下功夫,因而进展不快。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联系生产,联系实际,进一步明确了育种目标:一是根据我  相似文献   

17.
短季棉品种遗传改良是实现麦棉两熟棉区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从早熟种质资源金字棉的引进,早熟短季棉品种中棉所10号的育成,抗枯萎病品种中棉所16、辽棉10号的选育,生化辅助育种技术育成早熟不衰品种中棉所24、27和36,转单价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中棉所42和鲁棉研19,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中棉所50、中棉所58的培育,到航天诱变特早熟品种中棉所64,综述了中国短季棉品种选育的主要研究进展;提出了短季棉育种应加强抗黄萎病材料创制、克服产量和早熟性负相关和解决特早熟品种早衰等遗传改良重点;指出借助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麦后直播特早短季棉和杂交短季棉是今后短季棉遗传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机采棉的迅速发展,很多育种家和栽培家围绕棉花机器采摘的适宜农艺性状做了大 量的研究,而株型育种是棉花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文章通过综述前人在株型育种中由常规育种 到分子育种的发展历程及在机采棉应用中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机采棉在株型育种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 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棉花遗传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9-122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不同育种方式在棉花遗传育种中应用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棉花新品种选育进展缓慢,抗病虫、抗除草剂、抗逆、高产、高纤维品质、无酚棉、彩色棉等优良品种资源缺乏,高光效、高产、新型抗虫抗病等优良基因的挖掘和利用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必须进一步加强传统育种和现代分子育种手段的有效结合,进行基础研究和目标育种,不断优化和改进育种方式,扩大我国棉花产业的优势,提高我国棉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选育经过豫无1309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74年利用自育的低酚棉新选系A_(13)和A_(14)进行有性杂交,后代经过病圃鉴定、南繁加代和定向培育,1986年决选出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的豫无1309品系。1987—1989年参加河南省无毒棉区试,1990年进入河南省无毒棉生产试验。试验、示范均表现比对照种中12增产。二、产量表现1.河南省无毒棉区试:1987—1989三年16点次试验结果汇总,籽棉亩产231.2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