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班生产条件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重要的评估因子,通过对木材生产成本的分析,提出了小班生产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及相应方法,以期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小班生产条件调查,对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森林资源档案建立在调查小班上存在问题的分析,说明了资源档案不能建立在调查小班基础上,必须改革小班区划,使森林资源档案建立在固定小班基础上,使规划设计调查和资源建档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小班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小班区划方法进行改进得到连续小班区划方法 ,试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大量野外调查时间 ,大幅度提高小班界线区划的准确性 ,使小班界线相对稳定 ,调查成果可提供落实到山头地块的森林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数据及图面材料  相似文献   

4.
基于固定样地的林分生长模型研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杭州市开展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固定样地监测,以建德市为例,建立了无人为干扰小班主要测树因子更新模型,更新了县级森林资源小班数据库,实现了县市森林资源联动监测。  相似文献   

5.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档案必须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体现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分析森林资源消长变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森林经营。小班档案更新是森林资源档案更新的基础,其精度决定了森林资源档案更新的可靠性。但是在一个林业局小班数量大、树种组成复杂,归类套用生长量(率)进行计算,不仅档案更新计算工作量大,而且不能考虑各个小班的郁闭度(疏密度)、年龄等差异而计算精度得不到保证。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为例,探讨了由密度、年龄、地位级指数控制的三元可变密度动态生长模型在小班资源档案更新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林分动态生长模型系统能够满足不同间隔期林分蓄积、断面积、公顷株数、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等调查因子动态更新的需要。研究结果可为小班数据更新奠定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森林资源档案建立在调查小班上存在问题的分析,说明了资源档案不能建立在调查小班基础上,必然改革小班区划,使森林资源档案建立在固定小班基础上,使规划设计调查和资源建档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针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区划,提出基于GIS的延续小班区划技术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小班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小班调查光电卡片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应用的实例 ,详述了小班调查光电卡片在目前森林资源调查中使用的效果、适用性 ,同时还针对目前森林资源调查野外工作中 ,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误差种类及改正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主要目的是为指导林业生产和实施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基础资料。通常采用抽样控制和小班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抽样调查控制总体蓄积精度,并以此为标准,调整小班调查的蓄积量。用小班调查方法,将资源数据落实到小班(地块)。由于各种调查方法均存在着误差,常使抽样蓄积和小班蓄积相差很大。林业部《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凡小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是为了确保数据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森林资源现状。变化小班矢量化是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的重要基础工作。由于外业调绘的变化小班与等高线大量交叉,现有的跟踪矢量化算法和软件不能穿透等高线进行小班自动矢量化,导致矢量化工作量大,准确性差,效率低。本文提出基于数学形态学开运算的矢量化方法。运用此方法能够穿越交叉点实现自动矢量化小班,可大大提高更新数据采集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从森林资源管理和碳汇交易发展的需要出发,利用桃江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杉木小班的碳汇量及其价值和碳汇动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小班的碳汇及其碳汇价值的计算简单实用,利用此方法参考桃江县不同杉木小班的面积和林分密度,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小班林分的碳汇动态。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技术的不断成熟,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吉林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资源变化小班定位、小班空间数据采集、资源变化图修正更新等项工作中应用GIS技术,改变现行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推动林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档案更新建模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不同时期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以小班调查因子为建模样本,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适合福建省国有林场系统的小班平均胸径、树高、蓄积量数据更新的数学模型。准确快速地满足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需要,实现森林资源档案的科学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意义,提出森林资源资产的小班评估法。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松阳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历史,分析了现行集体林区小班区划与森林分类经营的不适应等情况,提出了以林种、权属、地形、地类等因子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的区划条件,解决了小班内不同林种并存的问题,方便准确应用调查成果。  相似文献   

16.
以0.5 M分辨率航摄数字影像数据为基础,结合以往调查设计及经营资料,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的部分因子进行判读,探讨高分辨率航摄数字影像数据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0.5M分辨率航摄数字影像数据进行小班因子判读,可以作为小班因子调查的辅助手段,并可显著提高小班调查质量及效率。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中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经历了目测调查(踏查)、航空目测调查、以小班为基础的抽样调查、以地形图为基础的小班调查和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为基础的小班调查5个主要技术发展阶段。文中介绍各阶段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和手段,其中小班调查内容和林分调查因子测量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基本稳定,但小班区划和数据处理方法随着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得到了较大发展;综述了2017年以来以机载激光雷达和高分遥感为核心技术的大区域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进展,并展望了超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无人机、地基激光雷达等新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区划固定小班 实行地籍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区划固定小班的目的广东省决定用3—5年时间,将全省林地小班区划为固定小班,实行地籍管理。其目的是: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广东省1984年在二类调查的基础上虽陆续建立了森林资源档案,但资源档案数据落实不到小班,满足不了林业生产的要求。将小  相似文献   

19.
森林资源清查的目的在于取得森林面积和蓄积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森林经营利用方案,达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为此必须查清每个山头地块的森林资源,也就是说要求森林资源落实到林班小班,以便按小班设计不同的经营利用措施。近年来,我国常用小班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常规的随机抽样法进行估计,其效率较高;但在基层林业生产单位,总体的面积较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小班区划对森林资源的清查及经营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现实森林资源调查中小班区划工作如何为森林经营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以达到合理组织林业生产的目的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