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狂静 《中国果树》2022,(2):126-127
<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21年12月25—2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研究部署了2022年"三农"工作,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讨论稿)》,为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提供了重要指导。2022年是继续保持"三农"工作稳中有进之年,是"十四五"关键之年,也是奋力开拓乡村振兴深度和广度之年。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力量都在积极探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2.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确定了"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的目标任务,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将在土地改革、农业规模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带来投资机会。在此背景下,光伏农业项目的推出受到了光伏行业上下力捧,被视为提振整个行业的救星,而其对于国内农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不可小觑。新能源+新农业,一个代表着绿色转型发展之未来,一个代表着国计民生之根基,光伏使最传统的农业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王维  赵鹏飞  韩沫  刘海  刘行易 《蔬菜》2023,(12):1-9
编者按:2023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2023年4月,《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要求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部署要求,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内容,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数字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飞速融入传统产业,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逐步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石。数字孪生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农业。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建模和仿真,帮助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高效化、可持续化。本文就数字孪生技术的产生、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探讨数字孪生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及典型案例,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主持人:刘艳鹏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因此,需要对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新的认知和理解.农业农村部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提到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将是"三农"工作的重心.新农村建设带动了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5.
孙素芬 《蔬菜》2015,(3):1-2
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正式公布,这是从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锁定"三农主题。文件主要涉及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城乡一体化、农村改革和农村法治等5个方面,提出了三大目标,即"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本刊特别邀请专家就文件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精神进行深入地探讨和解读,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冬霞 《蔬菜》2023,(11):1-10
编者按:自2017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以来,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做出了明确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十四五”时期,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措施,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几年,通过“生产+加工+科技”的一体化发展,部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了大基地、发展了大加工、创新了大科技、开展了大服务、培育了大品牌,不少产业园已经成为了区域或全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行业排头兵。2019年5月,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农商互联 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构建符合新时代农产品流通需求的农产品现代供应链体系,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的功效实现,是提升农业产业供应链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期业界观察从农业产业供应链建设的角度,通过分析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供应链水平的途径,在总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情况及先进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建设发展的建议,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主持人:李冬霞编者按:自2017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 知》,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以来,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做出了明确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十四五”时期,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措施,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几年,通过“生产+加工+科技”的一体化发展,部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了大基地、发展了大加工、创新了大科技、开展了大服务、培育了大品牌,不少产业园已经成为了区域或全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行业排头兵。2019年5月,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农商互联 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构建符合新时代农产品流通需求的农产品现代供应链体系,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的功效实现,是提升农业产业供应链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期业界观察从农业产业供应链建设的角度,通过分析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供应链水平的途径,在总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情况及先进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建设发展的建议,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主持人:李冬霞  相似文献   

7.
2009年是重庆市农业农村工作既面临巨大压力,又充满机遇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业农村发展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稳定农业发展的压力增大。中央连续6年下发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特别是国务院专门为重庆市量身制定的《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实现农业农村加快率先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8.
《蔬菜》2019,(3):82-82
<正>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实施要求,确保到2022年建成6666.67万hm~2(10亿亩)高标准农田,引领全国农田建设工作,2019年2月农业农村部启动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全国规划》)编制工作,并正式印发《关于做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修编工作的通  相似文献   

9.
《果农之友》2007,(3):4-5
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过良好开局之年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再次迎来重大变化.1月29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一号文件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并把绿色农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绿色农业的发展背景,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观念滞后、品牌竞争力弱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慧 《中国果树》2022,(9):后插21-后插22
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农村、指向农业、服务农民的职业教育.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需要有坚定的使命担当.如今我国农村地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农村生产、经济及文化教育的现代化转向需要丰厚的人力资本支撑,但事实上,农村人力资源储量不足正是摆在乡村振兴面前最大现实障碍之一.2021年发布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在县城和中心镇新建改扩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加大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的专业建设力度".可见,国家战略及重要政策文件为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引擎,农村职业教育应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与任务下坚持创新在自身改革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的重要性,及形成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社会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与现代化发展样态的紧迫性,从而实现为农村转移就业提供技能教育支持,为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能力提供培训教育支持,为农业技术成果的运用和实用技术的普及提供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2.
《蔬菜》2021,(12):1-1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中国”。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数字化转型加速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提升。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在新一代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与农业农村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近2年在疫情防控的环境下,农产品电商、在线助农、农业直播等互联网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乡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那么,数字乡村建设现状如何?农业数字技术何以成为推动乡村建设的抓手?自2020年部署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以来,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特别是在浙江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最为良好,都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呢?本期业界观察一一做了回答,介绍了数字乡村建设基本现状,同时对典型地区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促进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主持人:刘艳鹏  相似文献   

13.
罗凯 《中国果树》2022,(9):后插23-后插23
"加强乡村清洁能源建设,让清洁能源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动能",是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知中的重要指示.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对我国乡村能源结构优化、产业模式转型、绿色低碳发展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4.
数字乡村是指按照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广泛应用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着力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建成数据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治理高效有力的智能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提出并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19年国家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等后,擘画了数字乡村建设的蓝图。同年12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并启动了杭州等4个市、德清等11个县的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开启数字乡村建设行动[1]。2021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2],作为第一个省级纲领性文件,对指导全省各地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状况和资金情况并不能满足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需要,因而要把握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的因素,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扫清障碍。由田剑英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2019年11月出版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一书,针对当前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文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16.
正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已于2018年2月初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图1)。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  相似文献   

17.
李晓辉 《中国果树》2023,(4):168-169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国家是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农民作为乡村社会的主体力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农民是乡村的居住者,也是生产者、建设者、维护者,他们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农民又是乡村文化体育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他们对于农村文化体育建设、乡土民俗传承等方面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陆静雯 《蔬菜》2017,(9):1-6
<正>农业供给侧改革自2015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以来,已经连续2年成为我国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是农业供给侧改革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标题中,可以说2017年是农业  相似文献   

19.
姜红  黄和平  卢道典 《中国食用菌》2020,(2):I0009-I0009
众所周知,旅游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一个重要驱动力,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2017年10月18日,国家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表明,乡村振兴战略给许多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其中就包括农业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陈灿、黄璜主编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1月版)一书,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化特点入手,详细介绍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农业娱乐等方面的特点,作者认为,不同的乡村地区可以借助自身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以及人文传统,分析并挖掘自身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潜力,避免重复开发,使乡村旅游文化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家对于乡村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进而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背景下,农业景观设计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罗凯著的《美丽乡村之农业设计》一书中对于田园景观设计以及田园生活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国的农业景观设计提供了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