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肩负了前所未有的使命.该文重点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涉农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校、学生和基地3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改革路径,以期为新时代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加速农村产业融合的迫切性做出分析,并论述农村产业融合的几种可能形式,最后基于已有的问题提出2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希望能够改善当前农村的产业融合现状,加快农村产业融合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王丽 《甘肃农业》2023,(4):9-13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能否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要素,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实现产业兴旺、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武威市产业融合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阻碍,本文分析了武威市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武威市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为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新见解、新模式,以期催化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结构,破解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发展瓶颈,推动武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涉农人才的保障,人才要素在农村经济增长和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目前涉农产业人才的“供给—需求”矛盾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涉农人才供给服务机制不健全、高水平涉农产业人才引入困难、涉农企业的人才管理水平不高等。本文引入共生理论,从完善涉农人才供给服务机制、拓宽人才招募渠道、提高人才管理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优化涉农产业人才的供需对接机制,以期促进乡村振兴事业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张慧 《甘肃农业》2023,(6):54-57
“旅游+文化”产业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还可在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打造品牌经济等方面注入新的血液,极大地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及幸福感。本文从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模式升级、发挥主体能动性等方面阐述“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的推进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被正式提出,一经提出它就成为管护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课题,而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地方必须合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作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法宝,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地方农村应该作为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争取建设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所以本文中就将结合理论和实践,探讨福建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过程,结合科学实证分析为该地方提出未来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并给出中肯建议。  相似文献   

7.
2020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要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流动,这为新一轮的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机遇。构建“体旅农”产业融合以促进“三农”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体育旅游业在其中表现出较高的经济价值与发展潜能,政策引领、技术支撑、人才培养为“体旅农”融合提供了优良的发展基础与保障。本研究以促进烟台市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为主要目标,探索“体旅农”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机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明确适宜发展路径:构建地区高效治理模式、挖掘农村特色民俗文化、培养综合性人才、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加速实现烟台市体育旅游业与“三农”工作深度协同推进,通过协同运作促进烟台市农村经济内生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教融合是涉农高职院校完成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涉农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为服务“三农”提供优质资源、助力国家优化农业人才配置、加快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梳理了涉农高职院校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机制与乡村人才需求不匹配、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乡村产业布局不平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与乡村振兴理念不契合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产教融合发展新要求,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厚植服务“三农”情怀;搭建校地教学平台,健全激励保障体系4个方面提出实践路径,推动涉农高职院校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9.
为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沂源县鲁村镇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采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鲁村镇草莓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分析认为鲁村镇草莓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该从培育优质草莓品种、发展智慧农业、加强品牌建设,完善产业链等方面入手,促进鲁村镇草莓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可运用“四则运算”法则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即做好加法,从加强德育、文化自信、创新创业、领头雁培训等方面着手,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做好减法,对不同来源的对象分层次、按类型、依产业开展培养,减少“等靠要”赋闲农民;做好乘法,从矩阵专业设置、校企合作、人力资源保障等方面着手,多维度开展矩阵帮扶;做好除法,从“帮钱送物”的“输血”方式转变为激活内生动力为主的“造血”方式,杜绝“返贫”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1.
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直接关系到精准脱贫攻坚战役与污染防治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本文基于怀化湘西的实地调研情况,通过对通道县、中方县两县的振兴工作实施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汇总,分析了目前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工作推进现状、进度、成效及规划。结合实际情况,从国家政策、乡村情况、村民态度多方面入手,对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协同发展,产生积极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稻田+"是基于农业综合效益提升而提出的稻田经济创新模式,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稻田+"发展模式的先行者四川省开江县为例,详细解读了"稻田+"产业模式内涵及作用机理,介绍了"稻田+"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打造思路,并提出强化农业品牌、培育农旅融合项目、创建新村建设模式、连锁餐厅营销等"稻田+"的运营模式,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和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互联网+"模式的发展不但在城市建设中显现出活力和创新力,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探讨了"互联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实施的现状,并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中"互联网+"模式融合实施的方法,希望为我国"互联网+"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多的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压花艺术”课程及线上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教学内容的整合、课程资源的建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环节设计、考核评价等方面。3年的课程建设及探索表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在2019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停课不停学”既能够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又能让学生在家学习知识。疫情之下,学生在老师与家长的带领下,通过各种网络平台集体上线,探索着不同的学习方式。本文研究了云课堂和腾讯课堂的线上教学在我校食品化学课程中 的实践探索,分别从研究背景、实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张慧 《甘肃农业》2023,(5):42-45
随着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全面推进。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产业帮扶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村集体和农户屋顶、空地等资源,大力推行光伏发电项目,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酒泉市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酒泉发展光伏项目的优势条件、劣势条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可行性对策建议等,探究酒泉市“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以期全面助推酒泉市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含义,分析了云南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了政府、金融机构、农户3层面的发展建议。只有强化我国地方财政支农管理政策,增加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产品的供给,增强农户的内生动力并优化资产配置,才能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8.
19.
许慧  王挺  刘慧芳 《安徽农业科学》2023,(17):262-264+268
培育一支优秀的“三农”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基于当前我国“三农”人才队伍培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提升“三农”人才队伍培育的对策,通过研究“三农”人才队伍培育问题,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产业兴旺的关键是走产业融合之路。农业产业融合主要分为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全产业链发展融合、农业功能拓展融合、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渗透型融合以及产业集聚型发展融合。通过推动农业产业融合,能够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降低交易费用,并且促进农业产业升级。通过农业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兴旺,要围绕高质量发展,走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之路,延伸链条促融合,拓展功能促融合,提升内涵促融合,以促创新增活力为重点,在要素整合上下功夫。研究农业产业融合可以为新时代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