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规模养猪场必须重视疫病的综合防治,认真并持之以恒地执行严格的防疫制度,才能控制和扑灭疫病,确保猪场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1猪场要科学规划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管理区要严格分开。同时,要有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等,而且应设在下风处50m以外。场内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进料车严禁出入生产区。活猪出场经过用围栏组成的通道,赶进装猪台,装猪台设在生产区的围墙外面。猪场大门、生产区门口应设有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最好每幢猪舍门口亦设消毒池,生产区门口设更衣、换鞋消毒室,…  相似文献   

2.
2008年以来,我们审查规模养猪场动物防疫条件时,发现消毒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问题1.1消毒布局不合理在对申办的210个规模猪场的现场审查中,只有7个大型养猪场有消毒池,12个场有更衣消毒室,其设置也不规范;场区大门没有消毒池,消毒池只设置在生产区入口处,更衣消毒室设置在场区门口,每栋猪舍门口也没有消  相似文献   

3.
浅谈规模养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养猪场生物安全措施主要包括猪场环境、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封闭隔离和疫病监测等。目前,猪场多数分布在农村,处于农村散养猪群包围中,由于饲养密度大,生产区与生活区分不开,规模养猪场与散养户相邻,饲养环境复杂,加上猪场内部布局、结构不够合理、饲养管理不尽科学、卫生消毒、封闭隔离、疫病监控等防疫措施跟不上,造成饲养环境与猪只群体受疫病侵害程度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
1猪场建筑和布局猪场要建筑在地势高、气候干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距公路、河道、城镇、工厂、学校500米以外,场周围应筑以土沟或围墙,有条件的在围墙外有防疫沟(宽8米、深2米),沟外为防疫林带(10米宽)。病猪隔离舍应建在场外,地势应低于健康猪舍和人住房并处于下风方向,距离不低于200米。生产区与生活(行政)区必须严格分开,猪场大门、生产区人口要建宽于门、长于汽车轮一周半的水泥结构的消毒池。猪舍入口建宽于门口、长1.5米的消毒池。生产区门口须建更衣、消毒室和消毒池。饲料贮存库和母猪舍(包括产仔舍)应建在猪场内上风头。粪便须送到围墙外,在处理池内发酵处理。  相似文献   

5.
l一般性的预防措施 (l)养猪场内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分开,有院墙和门,设更衣室、消毒室和消毒池等; (2)猪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当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回生活区时,必须把工作服和工作鞋放回规定地点,不得穿出生产区,以防止污染病原微生物; (3)应当控制人员的频繁出入,非饲养员尽量少进生产区; (4)猪场门口设消毒池,池内放消毒液或用消毒液浸湿的锯末。消毒液可以选用来苏水3%水溶液,或2%~3%的火碱水溶液,或3%的克辽林水溶液; (5)不准把任何生肉带进猪场,以防止带入病原微生物。2猪引种时的防疫措…  相似文献   

6.
正消毒是每个规模化养猪场日常管理时极为重要的工作,科学规范的消毒,可有效减少养猪场生产区、生活区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避免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尽管各猪场都在进行消毒工作,但其效果却大有不同。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程序,并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严格执行,方能发挥其真正的防疫目的。1日常消毒范围及其周期规模化猪场内的全部区域包括生活区、生产区、猪场门口、车辆、出猪台、人员、工具等均应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笔者通过在农村调研规模猪场养殖情况,发现一些中等规模猪场及农村经济不发达的村中养猪场,场内消毒设施布局和消毒技术很不规范,猪场的许多疾病是由消毒不规范所致,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提出如下猪场消毒措施建议。1消毒池设置在猪场大门、生产区人口和各栋猪舍门口各设置一个与门同宽的消毒池,入场人员能自由踩踏到一步以上。池中装消毒液,每周更换消毒药1~2次。在选用消毒剂时,要多种轮换、交叉使用。最常用的是2%~3%的烧  相似文献   

8.
1奶牛场的卫生防疫 1.1疫病控制措施 牛场应建围墙或防疫沟;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应装紫外线灯、洗手用消毒池(或消毒器),消毒池内放置2.0%~3.0%氢氧化钠或0.2%~0.5%过氧乙酸等溶液,药液定期更换以保持有效浓度。应设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  相似文献   

9.
正消毒工作是规模化养殖场预防疾病的重要一环,是消灭病原体和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手段。现在很多养殖场对消毒工作没能达到技术要求,就我在养猪场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如下:1养猪场消毒区域的划分一般养猪场分为办公生活区、养殖生产区、饲料区、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储存区等5个区。养殖场整体有围墙与外界隔离,但是办公生活区与其他4个区也要围墙隔离。2进出猪场消毒及其设施2.1消毒池在养猪场大门和进入生产区大门口均设置与  相似文献   

10.
正1加强卫生管理和消毒制度卫生环境不合格是导致猪群患病的直接原因,要想保证猪群健康,提高猪场效益,养猪场必须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消毒制度。制度要求定期进行消毒,杀灭环境中的病菌,杜绝疾病的传染源,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1.1进场前消毒养猪场在门口处设置吸收消毒设施和紫外线照射装置,使所有进场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后方可进场,杜绝疫病传染源的引入。再者,设置车辆消毒池,所有车辆进场前必须经过消毒  相似文献   

11.
(上接1999年第11期)4 工厂化养猪的疫病防治措施工厂化养猪场猪群庞大密集饲养,一旦病菌入侵,就会快速传播,引起疫病暴发;同时常年频繁地购进大量饲料,售出大量活猪,与市场交流密切,也容易沾染病菌,引起发病。为确保工厂化养猪安全生产,现介绍有关具体防疫实施方案,可供参考。4.1 进场消毒设计4.1.1 消毒池 猪场正门入口、生产区入口,猪舍入口设三道消毒池,池内放入3%左右苛性钠溶液,以浸过鞋底为度,消毒液经常更换,保持有效浓度。室外消毒池在冬季改用生石灰。4.1.2 消毒室 供场内工作人员出…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中小型养猪场数量迅速增多,猪场防疫做得也很好,但多数猪场的消毒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消毒不但可以消灭外界环境和体表的病原体,还可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发生或继续蔓延。1猪场应有必要的消毒设备和消毒药品1)消毒池在场区门口消毒池供出入车辆轮胎消毒用内盛3%火碱水、消毒池长可以轮胎周长1.5倍,  相似文献   

13.
1 猪场的选址及防疫设施 规模猪场场址应选择在地势高、背风向阳,供水供电方便,有充分自然隔离条件的地段。全场严格划分行政管理区和饲养生产区,2区之间设隔离屏障。场内设消毒室、更衣室,大门人口、饲养区人口及猪舍人口分别设立消毒池。设立兽医室、病猪隔离场所,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等。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养猪具有饲养集中,密度大,便于管理,节约劳力,场地和设备利用率高等特点。但如果疫病防治措施跟不上,易发生疫病流行。因此,杜绝各种传染病流行,则成了养猪成败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实践证明,为了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扩散,确保猪只的健康生长,必须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一、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1.要封闭养猪场,谢绝参观。非本地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场内,特殊情况下,外来人员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更换工作服、鞋、帽后方可进入。2.猪场内不得饲养其它畜禽,也不得往场内带各种动物和肉类,特别是猪肉。3.猪场内的生产区与…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也就是本身无病,常常是吃了不清洁的食物导致有病,说明"口"这一关的重要性。在猪场管理中,"口"这一关同样重要,门口把关不严或饲料质量入口把关不严,将会造成猪病泛滥。1把"口"不严的具体表现1.1场内职工外出回来没有认真消毒,在外乱吃肉食。1.2场内工作人员(如建筑工人、维修工人、电焊工人等)没有消毒意识,不严格消毒就进入生产区。1.3猪场管理人员要求自己不  相似文献   

16.
1 奶牛场卫生防疫。牛场应建围墙,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消毒池内设置2%氢氧化钠液或0.5%过氧乙酸等消毒药液,药液要定期更换,以保持有效浓度。非牛场工作人员不能随便进入场区,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要更换工作服、胶鞋,不能携带动物、畜产品、自行车等物进场。牛场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上班穿工作服、带工作帽,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凡检出有布病、结核病等,应调离牛场。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防和消灭猪的疫病,保障“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规模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饲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特制定兽医卫生防疫规程。1.猪场场址的选择及场内布局1.1.新建猪场必须经兽医部门业务论证,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1.2.猪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远离空气环境污染并距公路、河道、村镇、工厂、学校500米以外,场周围筑围墙与外界隔离。1.3.生产区与行政管理区、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猪舍处于下风方向。1.4.猪场大门、生产区入口处必须建宽于门口、长于汽车轮一周半的水泥结构消毒池。1.5.场、舍进出口应设有便于车辆和人员消毒的消毒池、消毒室、更衣室。猪舍入口消毒池应宽于门,长1.5米以上。1.6.饲料贮存库和母猪舍、产房应建在猪场的上风头,兽医室、病猪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处理场都应建在猪场的下风头。粪便须送到围墙外,在指定地点发酵处理。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猪场应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为防止重大传染病在猪场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须作好如下的防疫工作: 1 猪舍的卫生管理措施 (1)猪场生产区只能有一个出入口,禁止非生产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猪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更衣室。 (2)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都要更换已消毒的工作衣裤和胶靴,工作服在场内清洗并定期消毒。  相似文献   

19.
正猪场消毒是猪场管理的一部分,其目的及重要性在于消灭传播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猪场传染性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但在现实生产中往往不被重视,存在走过场、消毒不彻底或者消毒方式不正确等情况,从而导致猪场疾病不断,给养殖场户带来经济损失。一、合理制定猪场消毒制度1.生产区消毒。生产区是猪场的核心区域,消毒工作要做到全面和彻底。每栋猪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设施,并保证消毒剂的及时更新,防止浓度过低而达不到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猪场要想维持和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保持猪场的良好生产秩序,除了做好必要的防疫工作以外,规范的消毒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本就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1日常消毒对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主要就是日常消毒和空舍后的终端消毒。日常消毒主要就是对场区入口,生产区入口,进舍入口,猪群,场内环境,出猪台等部位及兽医器械的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