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徐勇 《茶业通报》2012,(1):27-28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舒城县为适应市场对名优茶的需求,大力发展舒城小兰花名优茶生产,全年只采一季春茶,春茶采摘结束后,即对茶树进行修剪。近年来,笔者在茶区调查发现一些茶农对茶树修剪采取年年砍的方法,有的茶农对茶树离地30~40cm处重修剪,有的茶农对茶树离地5-10cm处台刈,这是茶农自己摸索的一套茶树修剪法,目前采用这种茶树修剪法的茶农人数越来越多,被年年砍的茶园面积也呈扩大趋势。这种茶树修剪方法是不科学的,必须改变这种不正确的茶树修剪方法。  相似文献   

2.
魏芳华 《茶业通报》1989,11(2):21-23
短穗扦插是繁殖推广茶树良种的有效措施,是当前繁育茶树良种的主要方法。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要得到纯系是不容易的,而扦插能保持良种特性,使后代性状相对一致,便于建立较为整齐、纯一的茶园。培育母树,抓好基础选择、培育扦插母树,是短穗扦插育苗的基础。母树必须生长旺盛,新梢粗壮,节间长,着叶多的穗条利用率高,育苗效果好。因此,根据母树的不同树势,分别进行修剪、台刈、施肥、及时防治病虫以及中耕除草等工作十分重要。青、壮年母树应进行深修剪,对生长较弱的茶树应根据树势衰弱程度分别进行重修剪或台刈,以促进萌发更多健壮的新枝。  相似文献   

3.
罗新民 《茶业通报》1998,20(1):21-22
宁国市园艺场1991年拥有茶园415亩,由于多年重采轻管,单施化肥,不施有机肥,主采春茶,轻采夏茶,不采秋茶,茶树形成"二层楼"现象,没有像样的树冠采摘面,芽叶密度小,重量轻,经济效益差。1991~1992年,连续两年对220亩低产茶园分期分批实施综合技术改造,主要抓了更新树冠,加强肥培,适时轻修剪,早采多产名优茶几个重要环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一)改造树冠为了尽量减少当年茶叶经济效益的损失,同时保证茶树改造后的恢复,1991年5~6月分两批改造了120亩低产茶园。5月中下旬,对20亩树冠和骨干校都已…  相似文献   

4.
茶树抗寒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守生  李毅 《茶业通报》1994,16(1):17-19
茶树抗寒性比较王守生,李毅(西南农业大学)1991年末至1992年初,四川普降大雪,低温霜冻持续时间长。新胜茶场五十年代种植的云南大叶茶遭受严重冻害,海拔650m以上,约90%的茶树蓬面丧失发芽能力。当年重剪后,全年不采茶,至1993年春树冠尚末恢复...  相似文献   

5.
吴洵 《茶业通报》1998,20(3):24-25
过去茶树高产栽培中常常对采摘茶园茶树采取春茶前的轻修剪(即剪去蓬面上scm左右的枝梢),以保持茶树蓬面生机,促进新梢旺盛生长,使全年获得较高的茶叶产量。但近年来据我所对不同品种茶树的轻修剪试验结果,无论是春茶前轻修剪或是夏茶前轻修剪,对当季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春茶前轻修剪对当季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分枝较密,发芽较早的品种影响更大。如分枝较密,发芽较早的龙井43、菊花春和碧云等与不修剪相比,春茶发芽时间推迟5~gd,一芽二叶开展期推迟2~7d,春茶产量减少7.0%~15.2%…  相似文献   

6.
裴忠义 《茶业通报》1994,16(2):14-14
茶树轻修剪与名特优茶生产裴忠义(江苏省国营茅麓茶场)茶树轻修剪技术与生产名优茶之间,关系密切,也与提高经济效益关系密切,笔者愿抛砖引玉提出以下肤浅的看法。一、轻修剪方法:当前茶叶的消费是趋向于高档化,上市时间以"早"为贵。特别是手工绿茶,经济效益特高...  相似文献   

7.
李倬 《茶业通报》1997,19(1):13-14
茶园中茶树群体及单丛茶株,它们的树冠树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不断地影响。在特定的大气候背景下,常形成它们独特的小气候。这些小气候特征,具体表现在茶丛行间,冠层、单丛内外的小范围温度场,湿度场及光能的时空分布上。这些特征,不仅有别于距地表1.5m以上空间的大气候,而且,在距离很近的同一场内,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是导致局部范围茶芽萌发不齐,冻害程度不一,病虫害轻重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国内也曾有一些茶园小气候研究的报导,但多失之过简[1]。本文试将过去在安徽茶区内观测获得的茶园茶树行间,茶丛内外,…  相似文献   

8.
茶树台刈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伯荣 《茶业通报》2000,22(4):28-29
茶园改造中 ,重剪与台刈是两种主要方式 ,而台刈离地高度对恢复茶树生长好坏有密切关系。本文试图选出不同树型和不同品种最佳台刈离地高度 ,为大面积茶园改造提供依据。1 台刈经过本所部分品种茶园 ,因故采用台刈改造办法 ,但在改造中又用包工形式包给农民进行 ,加上技术指导不力 ,结果造成台刈离地高度不一 ,有 5cm左右的 ,1 0cm左右的和 1 5cm左右的。由于抽芽时间不同 ,造成整块茶园的枝条生长高差悬殊 ,给今后的定型修剪和栽培管理带来困难。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变坏事为好事 ,笔者进行分树型、分品种详细调查 ,并通过数据揭…  相似文献   

9.
要促使茶叶高产,除了水、肥、土、种、密外,必須改善树冠,但人們顧虑对衰老茶树的树冠改造后,眼前一、二年內要減产茶叶,因此不敢下手大搞。究竟改造的当年会不会减产茶叶呢?茶叶季刊第三期王家斌、姚国柱同志所介紹的,紹兴县平水区西渡口农业社一年內改造树冠当年就获得增产的事例,答复了这个問題。这里,我也想介紹一下我們所作的老茶树重修剪試驗,这个試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摸一下老茶叶經过改造(重修剪)倒底当年是否会减产或当年还能增产一点。  相似文献   

10.
对国家级无性系中芽茶树品种‘安徽1号’进行了不同时期轻修剪试验。结果表明:与不修剪(CK)相比,春茶后轻修剪茶树的生长情况稍优,而经济性状相差不大;夏茶后轻修剪茶树的生长及抗冻性稍差,但经济性状表现突出,发芽密度高22.3%、一芽二叶长度增7.3%,一芽二叶百芽重增13.5%、春茶产量增40.2%;鲜叶的水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可溶糖含量较高,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稍低;秋茶后和早春轻修剪茶树的生育物候期推迟,春茶开园时间分别迟6d和10d,春茶产量降幅较大,因此,主攻春季名优茶生产的茶园,不宜选择秋茶后和早春轻修剪。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述了临安市茶树植保从五十~六十年代不施农药到少量用药 ,七十年代初随着老茶园改造面积的扩大及新茶园大批建立 ,茶树害虫猖獗到治理过程 ,历经 30a的治理总结  相似文献   

12.
生物有机肥在茶树上试用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在茶树大部分营养芽萌动期,用生物有机肥“邦农”500倍稀释液喷湿茶树树冠叶层正反两面,土壤施用尿素作对照。结果表明,处理区春茶采摘期提前4~7d,喷后10~17d内新梢生长速度增长20%左右;但对春梢生长总量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作追肥,不仅可以提早春茶上市,增加早春茶的产量,更是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新的肥培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茶树冬季修剪,能收到良好效果的研究,以浙江上虞茶场实践为例,提出粗浅的见解。本场从1972年初冬开始进行“茶树不同季节修剪的产量比较”试验的同时,还在不同类型的四块茶园中,扩大进行初冬轻修剪,培养树冠,扩大良好绿色面的实验,经过八年试验,取得了显著成绩,兹将不同季节修剪后产量比较如表1和选点实验逐块丰产情况如表2。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研究茶树生态的同时,通过对各生态因子的观测,综合分析了茶树新梢生育的生态场效应,证实茶树新梢生长除受自身的遗传特性所制约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同一品种茶树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新梢的生长速度、节间长度、展叶数、叶面积、生育阶段等等都有不同,这种茶树对环境条件反应所形成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性状,就是微域生态场的表徵,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茶树在某种环境条件下的生态强弱。生态场的研究与茶树鲜叶的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相关联。  相似文献   

15.
在人工长期的栽培条件下,灌木型茶树经过修翦、采摘而形成理想的采摘面。不同产茶国,其采取的培育措施不尽相同。在日本、苏联,通常将茶树修剪成一个弧形的树冠,中国早期的有关文献表明。一般不采用修剪措施的。印度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幼龄茶树的管理方法上已有很大的变化:开始一般是将生长18—24个月的茶苗移植到大田中去,6~8个月后,在离地面15~25公分处进行一次修剪,时间是茶树休眠期(头年12月至翌年1月)。将修剪留下的树桩上长出的枝条留养2~3年后再进行第二次修剪,剪口高  相似文献   

16.
贵州常见灾害性气候因子对茶树生理生化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贵州常见灾害性气候对茶树生理生化的调查研究得到,贵州常见灾害性气候主要有冰雹、冻害、干旱三大类,现发生范围广、时间长、种类多、程度重、交替性等新特征。无论哪一种灾害性气候对茶树的生理功能。生化成分都有明显的影响,生理功能大都呈下降趋势。而生化成分在不同灾害性气候务件下有的升有的降,同时提出了茶园灾害性气候的调控技术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5):1724-1730
为评价和筛选茶树优良单株,探索灰色综合评判法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本研究应用该方法对30个优株与产量相关的9个茶树早期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优株间性状变异丰富,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5龄期修剪物重量4龄期修剪物重量1龄期修剪物重量2龄期修剪物重量3龄期修剪物重量株高叶片数分枝数茎粗。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综合评判法计算所得的等权与加权评判结果具有非常高的吻合度。其中,入选品比试验区的12个优株其综合评判排序均较靠前,且综合排名前十的优株有9株入选了品比试验区,说明该评判方法与大田实际情况较相符,能较为客观地分析各优株的综合表现,为该方法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树低位嫁接换种是一条逐渐为广大茶农所接受,进行改造有性群体茶园,推广无性系良种的有效途径。其各项技术已日趋成熟,在嫁接成活率方面,只要正确选择适宜当地嫁接的良种,就没有什么难题了,在嫁接幼苗培育方面,茶农们常采用深翻施肥、除草、抹芽和防治病虫等措施来养苗、壮苗和护苗,而利用打顶、修剪及采养结合等技术来消除顶端优势促进腋芽萌发生长,从而打骨架、扩树冠、增加宽幅度,达到早封行、早成园、早投产和早收益的目的。可是在低接换种中,大部分茶园是七十年代左右单行直播的有性群体茶园,因为只有单行茶,所以仅用打…  相似文献   

19.
茶树益微对几种茶树害菌的抑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表明,通过实验室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茶树益微TBM对茶树多种病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995年田间试验对茶赤叶斑病和茶轮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28%和31.52%。  相似文献   

20.
茶树专用增产菌的筛选研究──促进茶树新梢伸育效能的田间评比韩宝瑜,汪命龙,胡淑霞,高旭晖,张汉鹄(安徽省农业大学茶业系)增产菌是从植物体内分离、筛选的多种芽孢杆菌(Bacillusspp.)的微生态制剂,能够优化植物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维持微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