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信州四倍体荞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刚  曹菊 《作物杂志》1994,(4):28-28
日本信州四倍体荞麦栽培技术冯刚,曹菊,周刚,蒋德修(江苏省通州市农业局226300)荞麦生育期短,适宜间作套种,是优良的填闲和创汇作物。近年来,为发展荞麦生产,提高生产水平,我市于1989年从日本引进了四倍体的信州荞麦。3年示范种植结果,平均单株实粒...  相似文献   

2.
旨在为荞麦抗倒性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评价方法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归纳了荞麦茎秆和根系形态、茎秆化学成分和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与倒伏的关系,总结了荞麦茎秆抗倒性的遗传规律和荞麦抗倒性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评价荞麦抗倒性的主要指标和防治荞麦倒伏的生产措施。最后,对荞麦抗倒性QTL定位、肥料运筹和耕作方式等有待拓宽和深入研究的内容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王百姓 《中国种业》2005,(10):26-28
陇东地区是小杂粮生产的典型区域之一,不但生产历史悠久,栽培面积广,而且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栽培面积较大的有荞麦、糜子、谷子、高粱、燕麦、绿豆、黑豆、小豆、豌豆、蚕豆、豇豆、普通菜豆、小扁豆、鹰嘴豆、薯类等.这些种类在该区15个县(区)都有种植,其中荞麦、糜子、燕麦、绿豆、黑豆、小豆、豌豆、蚕豆、豇豆主要分布于北部较干旱的山区,谷子、普通菜豆、小扁豆、鹰嘴豆、高粱等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川塬区.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高粱大豆间作体系的间作优势,试验于2018-2019年在山西省汾阳市高粱试验田进行,设置高秆高粱晋杂22单作(G1)、矮秆高粱晋杂34单作(G2)、大豆单作(D)、2行高粱2行大豆间作(2G1∶2D、2G2∶2D)、2行高粱3行大豆间作(2G1∶3D、2G2∶3D)、2行高粱4行大豆间作(2G1∶4D、2G2∶4D)共9个处理,研究不同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下高粱大豆产量、土地生产力、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间作高粱的千粒质量、穗粒质量与单作高粱间差异不显著;大豆的结荚数在不同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与单作相比,2G1∶2D、2G2∶2D、2G1∶4D、2G2∶4D间作处理大豆的结荚数分别降低37.89%,32.16%,22.46%,21.51%;高粱与大豆间作体系的土地当量比(LER)和水分当量比(WER)均大于1,表明间作具有土地和水分利用优势;间作体系的养分优势主要表现在氮累积量的增加;2G1∶2D间作处理的LER、WER、氮累积量分别比2G2∶2D间作处理提高8.91%,8.30%,4.56%,2G1∶4D间作处理的LER、WER、氮累积量分别比2G2∶4D间作处理提高10.17%,9.14%,4.35%,在晋杂22大豆间作体系下,2G1∶4D间作处理的LER、WER、氮磷钾累积量均高于2G1∶2D和2G1∶3D间作处理。高粱与大豆间作具有较高的土地生产力、水分及氮素养分利用优势;高秆高粱晋杂22与大豆间作比矮秆高粱晋杂34与大豆间作优势明显;2G1∶4D间作处理是最适宜的高粱和大豆间作配比。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山西夏播区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甜荞品种并明确其性状指标,通过对适宜寿阳县大面积种植的6个甜荞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水平试验的研究,初步筛选出山西夏播区适合于机械收获的品种为晋荞麦7号和晋荞麦8号,该区适合于机械收获的品种性状指标为倒伏级2级以下、茎粗2.1 cm以上、二级分枝3.0个以下,主茎第一分枝节位高度15cm左右、落粒率10%以下、生育期87≦d.  相似文献   

6.
发展荞麦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荞麦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兼营养与保健双重功效。我国有悠久的荞麦栽培历史,是世界荞麦主产区之一,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等省区大面积种植甜荞,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大面积种植苦荞。每年荞麦出口数量10万t以上,在世界荞麦出口数量中占有绝对优势,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我国加入WTO,对荞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1发展我国荞麦的机遇1.1农业生产发展转型,发展荞麦有契机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加入WTO后,大宗粮食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和高粱等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下调至14.5%~15%,进…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较好的高粱大豆合理间作模式,选用中高秆高粱辽杂 19、矮秆高粱辽杂 37 和大豆辽豆 29 作为试验材料,设置 3 种高粱和大豆间作比例,分别为 2∶2、4∶2、2∶4,3 个品种单作为对照,分析不同株高高粱品种和大豆间作对高粱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模式对比,合理的间作模式有利于提高高粱茎粗,增加高粱干物质积累,中高秆品种辽杂 19 高粱大豆在间作比例 2∶4 处理下产量最高,为 10141.8kg/hm2,矮秆品种辽杂 37 在间作比例 2∶2 处理下产量最高,为8897.5kg/hm2。以上 2 个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间作效果最好,是较为合理的间作模式,在辽西地区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杂粮产业发展论坛上了解到,中国杂粮常年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万公顷,多种杂粮品种的种植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已成为世界头号“杂粮王国”如谷子的种植面积与总产均居世界第一;荞麦、黍稷种植面积和总产居世界第二;荞麦出口量居世界第一;高粱的种植  相似文献   

9.
晋杂 54 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 SX44A 为母本、 15626 为父本选育得到的高产、矮秆、中早熟酿造高粱新品种。 2022 年 3 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 GPD 高粱( 2022 ) 140052 。该品种的选育为解决山西省高粱早熟区主导品种较少,现有品种株高较高、易倒伏、产量水平有限等问题,为推动高粱中早熟区酿造高粱新品种的更新换代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粮食作物种植工作开展的时候,不同类型的粮食作物会受到不同类型的病虫侵害。当病虫害严重的时候,会严重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农业农村局对太谷区高粱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对常见的病虫害问题,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解决。本文开展的高粱种植技术和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其他地区的高粱农作物种植提供经验,促进全国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适合达州地区大豆生产的种植模式,以四川盆地内不同区域主推的大豆种植模式为例,结合达州农作物生产实际,综合筛选适合在达州推广的大豆种植方案。经过对几种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比较发现,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再生高粱套作、幼林-鲜食型大豆间作、大豆-高粱套作、马铃薯-大豆两熟制、玉米-大豆套作、油菜-大豆两熟制、小麦-大豆两熟制、幼林-籽粒型大豆间作。建议在达州根据各区域的地理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因地制宜扩大玉米-大豆套作、果林-大豆间作种植,灵活选择推广油菜-大豆或马铃薯-大豆两熟制模式,实现达州大豆振兴扩面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切实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技术的山西省高粱种植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毅  白文斌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3):235-238
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调整高粱种植品种,利用山西省109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2年标准气候统计资料,建立山西省高粱种植气候区划因子与地理信息的回归模型,确定了山西省高粱种植综合气候区划指标,并利用GIS技术将山西省高粱种植区域划分为早熟、中早熟、中晚熟和晚熟区。分区结果较传统气候区划更直观和精细,为发展高粱产业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高粱、大豆间作套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 通过种植试验,摸索出一套高粱与大豆间作套种的最佳模式,找出最适宜的比例,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服务打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试看     
荞麦种植技术要点1.整地。荞麦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播种前要求进行深耕、细耙,使土壤疏松。2.施肥。荞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基肥以厩肥、磷肥和草木灰为主,生长期适当追肥。施用磷、钾肥能显著提高荞麦产量;氮肥多施易倒伏。3.播种。播种量2~4 kg/667 m2。以条播为好,行距35~50 cm,播深3~4 cm;干旱时,可加深到5~6 cm。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拥有高粱、谷子、薯类、大麦、荞麦、燕麦、青稞、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等100多个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小杂粮作物有30多个品种,产量占全国的1/1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我县多宝区农科站三生产队,一九七四年在棉田间作高粱175亩,每亩零星种高粱七、八十株。在七月下旬第三代棉铃虫发生期间,高粱已出穗。据七月下旬至八月初调查,每百穗高粱有棉铃虫幼虫460头,发育进度比棉株上的幼虫早五到七天。当时即组织群众捕捉围歼,共捉虫37586头,大大压低了第四代棉铃虫数量。据第四代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有机高粱与不同作物间作对群体产量及效应的影响,以有机高粱指定品种“红缨子”和本地花生、大豆、向日葵、白云豆、眉毛豆、四季豆、米豆、绿豆、红苕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有机高粱和不同作物间作对群体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藤豆类作物四季豆、眉毛豆、白芸豆可作为有机高粱间作的首选作物。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自然资源,探究绿色高产高效的棉花高粱间作模式,在山东省滨州市以‘冀梁2号’和‘鲁6269’为实验材料,设置4个间作模式处理,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棉花农艺性状、土壤养分含量、产量构成要素、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高粱间作较棉花单作,棉花株高、果枝数、成铃数均显著提高,皮棉产量提高了0.73%~6.13%,纤维品质略微降低,有效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3种间作模式中,4行棉花间作4行高粱模式下产量和经济效益表现最好,较棉花单作皮棉产量提高6.13%,经济效益增收13.79%,可作为山东地区棉花高粱间作模式的最佳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19.
种植密度对苦荞麦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明确苦荞麦抗倒伏特性和适宜的种植密度,提高产量,以‘西荞1号’苦荞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麦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大小显著影响茎秆和根系形态,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田间透光率降低,株高和节间长度增加,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和根体积减少,倒伏率增加,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发现,苦荞麦茎秆和根系的特征与植株的抗倒伏特性密切相关。株高和节间长度与茎秆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倒伏率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适宜的种植密度(9×105~12×105株/hm2)能够减少荞麦倒伏的发生,提高抗倒能力,增加群体产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晋中8102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不育系810A为母本,以8321R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耐密植、抗旱性强、耐瘠薄性强、便于机械化收获、高抗高粱丝黑穗病和高粱蚜虫等优点。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山西省晋中地区以南春播中晚熟区种植。该品种籽粒含粗淀粉达75.53%,粗蛋白达9.29%,满足了市场对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种植需求。对其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制种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