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栽植的山楂多是从北方(如山东、河北等地)引进的嫁接苗,其砧木多为北方野山楂。北方野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为栽培山楂的野生种,以此为砧木进行嫁接,属于本砧嫁接,二者不存在亲和的问题;但南方野山楂(C.cuneata)与栽培山楂是同属中的两个种,以此为砧木嫁接栽培山楂,其亲和力如何,有关试验研究资料不多。我省丘陵和山地的野山楂资源极为丰富(大别山区分布密集者每亩达3000株以上),为此,开展了以野山楂为砧木、栽培山楂为接穗的嫁接试验,通过对二者的亲和力的了解,能准确有效地开发利用本省的野生山楂资源。  相似文献   

2.
山楂是山西省重要干果之一,品种多,资源丰富,平原山地均有栽培,本文介绍了山西省山楂的优良品种及其特性,并结合本省的实际经验阐述了山楂的育苗方法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山楂受精能力与其花粉和雌蕊生理生化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受精能力强的野生山楂的花粉给受精能力差的3个栽培品种‘面楂’、‘敞口’、‘大金星’授粉,并对野生山楂和栽培山楂花粉与雌蕊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生山楂的花粉能显著提高栽培山楂种子含仁率。栽培山楂与野生山楂花粉生活力无显著差异,但栽培山楂花粉萌发率较低。花粉管生长速度较慢,其中‘大金星’花粉在25℃培养24h不能萌发。栽培山楂雌蕊提取液对栽培山楂和野生山楂花粉萌发都有抑制作用。与野生山楂相比,栽培山楂花粉中类胡萝卜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酚类化合物含量和POD活性较高,其中‘大金星’花粉中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酚类化合物含量和POD活性最高。雌蕊中IAA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野生山楂,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野生山楂。‘敞口’、‘大金星’和‘面楂’雌蕊中POD同工酶分别比野生山楂多2、3、4条酶带,而花粉POD同工酶谱无区别。  相似文献   

4.
丹江水库位于鄂西北,豫西南的汉江,丹江流域,其库区范围内山峦起伏,山地面积大,野生山楂资源丰富,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引种栽培山楂以来,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广大移民尝到了甜头,逐步形成了引种栽培热潮。为了筛选出适应丹江库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及时淘汰劣种和非栽培种。我们于1985年对该地区早期引进的,现已开花结果的品种进行了适应性、丰产性、果实品质特性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现将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作为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目前人工栽培面积比较大,同时,主要作为药用,野生山楂资源十分丰富。而一定区域内,人们在对有限的野生资源采摘利用过程中,由于过度消耗,往往又对其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利用现有山地进行穴播,对促进更新和增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种子收集处理   9~ 10月份,野生山楂果成熟时,上山采摘收集。集中后,采取挤、压、碾等方式取出种子、洗净。由于山楂种皮骨质坚硬,在山楂育苗播种前对种子采取浸泡、沙藏等措施进行穴播前的催芽处理,以便穴播备用。 2整地   10…  相似文献   

6.
威海市南竹岛村的山楂园,1986年前由于管理不当,连续几年结果甚少,1985年平均亩产只有13.6公斤。为探索山楂生产经验,开发山地资源,创立当地的高产样板,推动全区山楂生产的发展,从1986年1月开始,威海市林业局和南竹岛村选择试验地进行了山地山楂增产技术开发试验。1987年亩产达到4265.6公斤,为市区发展山楂生产提供了经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山楂早期丰产栽培技术程高芳(博爱县阳庙乡林业工作站)山楂在生产上多沿用大冠稀植栽培,结果晚,因此,我们从1988年开始连续5年进行了山楂密植、拉枝等早期丰产栽培试验。3年结果,4年亩产1300~1500kg。1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在阳庙乡梁陈村进行,品...  相似文献   

8.
山楂主要品种果实品质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山楂主要品种果实品质分析比较何钢,吴若炎,赵思东,周少林(中南林学院,株洲,412006)(水利部长办库区处)山楂属于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原产我国北方广大地区,自80年代开始,我们陆续从各主产区引入主要山楂品种至湖北丹江库区栽培,并建立了山楂品比园,...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87年开始,在黄河下游故道的风沙化土地上进行了山楂栽培试验,旨在探索新垦沙地上,山楂栽植的适宜期和方法、沙地土壤改良措施、栽培及管理技术等,为沙地栽培山楂提供技术。  相似文献   

10.
山楂果多种害虫同步防治技术崔传顺(济南市历城区林业局,250100)陈克英(济南市历城区柳埠林业站)山楂是历城区南部主要栽培果树之一,栽植面积已达730hm2,约35万株,年产山楂250万kg。长期以来,由于山楂果实害虫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山楂果品的产...  相似文献   

11.
山楂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盾  袁媛 《防护林科技》2016,(7):126-127
介绍了山楂丰产栽培的选地建园、园地管理、树体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为山楂的丰产栽培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贵池石灰岩山地生态型经济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池州市贵池区石灰岩山地生态型经济林多年栽培的生产实践,总结了石灰岩山地造林规划、树种选择、整地方式及造林季节等生产经验。并简要介绍了贵池区在石灰岩山地栽培枣树、石榴、青檀的技术要点,为相关地区推广和经营生态型经济林提供模式。  相似文献   

13.
山楂是泽州县传统的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经济效益显著。山楂可以零星栽植,也可以集中连片栽植。本着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和便于管理的原则,还是以建立山楂果园为好。  相似文献   

14.
山楂又叫红果、山里红,是原产我国的古老果树树种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尔雅》、《本草纲目》等古书中均有关于山楂的记载。山楂野生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很多,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1984年,林州市(当时为林县)曾被列为全国七大山楂基地县之一。 历史上,山楂以野生为主,栽培零星,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70年代中后期,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织5省、市的生产、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成立了全国山楂生产、科研协作组,推动了各地山楂生产的发展,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有的地方产量甚至翻番,果实品质也较前大有改善。特别是80年  相似文献   

15.
1建园 1.1选择园地可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日照充足、含水量高、保水力强、土壤PH6.5—7.5的平原或坡度15度以下的山地建山楂幼园。但经验证明,在燕山地区,在阳坡的坡根和平原建园生产的山楂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山楂又名红果、山里红,是我国独特的栽培果树,历史悠久,野生资源丰富。山楂抗风、耐寒,适应性强,易于管理,结果早而寿命长。山楂果除可食用外还可广泛用于加工领域,并具有很高的医疗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通海县山楂种质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楂是我国原产果树之一,系蔷薇科的山楂属(Crataegus L)植物,其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保健价值。在通海,山楂栽培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是通海的特产之一。1 目的和方法 通海山楂多数呈野生状态,品种资源不清。本调查的目的就在于摸清本县的山楂资源及分布,查清品种及产量,选出优良品种(类型),为通海县山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山楂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又称山楂果、山里红、红果等。属蔷薇科,为我国特有的果树,通常栽培的有三种:云南山楂、北方山楂、湖北山楂,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食品科研部门分析,山楂营养成份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硫磺素、核黄素、尼克酸、山楂酸、柠檬酸、维生素丙等成份。山楂栽培一般位于东北南部、华北以至江苏一带。野山楂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陕西等地。山楂的全身都是宝,叶、果、核、根、茎等都可供食用或药用。1山楂的营养成分山楂几乎含有水果…  相似文献   

19.
山楂是我国特有果品,近儿年来山楂生产发展迅速,截止1988年全国山楂栽培面积达400万亩以上,连云港市栽培面积达9.8万亩,年总产量达1304吨,加工1100余吨,且大部分加工产品已出现严重滞销趋势。预测至1995年连云港山楂总产量将达4.9万吨,是1988年的37.8倍。面对如此迅速增长的山楂果实巨大资源,必须采取开发山楂加工适路产品,大力发展山楂加工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绛县山楂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高效栽培管理山楂的对策及推广建议,以提高山楂果品质量和优质果率,降低病虫害防控过程中过多投入,规范山楂苗木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