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为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子宫内膜炎症反应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0只10周龄、体重为30~35 g、健康状况良好的雌性昆明小白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包括对照组、LPS组、EGCG(1、5、10 mg/kg)+LPS组.向小鼠子宫内灌注20μL LPS(2.5 mg/m...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益母草碱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子宫内膜炎的抗炎作用。【方法】将60只6~8周龄雌性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益母草碱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经阴道灌注50μL PBS缓冲液,其余组经阴道灌注50μL LPS(1 mg/mL)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疾病模型。造模后,益母草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7.5、15.0、30.0 mg/kg益母草碱,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5.0 mg/kg地塞米松,每6 h 1次,连续3次。造模24 h后处死小鼠,测定各组小鼠子宫指数;通过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子宫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炎症因子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子宫指数、子宫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与MPO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益母草碱能不同程度降低LPS诱导子宫内膜炎小鼠的子宫指数、子宫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RSG)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发育的影响,为体外成熟培养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在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0、10、20、50、100μmol/L RSG,统计第一极体(PBⅠ)排出率,确定RSG最适浓度。根据RSG最适浓度筛选结果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卵母细胞内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组织蛋白酶B(CB)、线粒体膜电位水平(MMP)及囊胚内总细胞数(Hoechst 33342)和细胞凋亡比率(TUNNEL);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囊胚内抗氧化相关基因(Sod-2、Gpx-3和Cat)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和Bcl-xl)转录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μmol/L RSG可显著提高小鼠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卵裂率及囊胚率(P<0.05);卵母细胞内ROS和CB水平均显著降低,GSH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囊胚内总细胞数显著提高,细胞凋亡比率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相关基因(Sod...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诱导的子宫内膜炎的损伤机制,将24只8~10周龄、体重30~35 g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3个炎症模型组分别使用留置针向小鼠子宫内灌注1×106、1×108、1×1010 CFU/mL的大肠杆菌25 μL,对照组向小鼠子宫内灌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进行剖检,通过观察组...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为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疾病模型,在小鼠子宫内灌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分别于灌注后12、24、36 h和48 h收集子宫,观察子宫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子宫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在灌注LPS后可见小鼠子宫上皮细胞脱落、水肿、充血、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灌注1.25、2.5 mg/m L和5 mg/m L的LPS作用12 h,小鼠子宫组织MPO和NO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灌注2.5 mg/m L和5 mg/m L的LPS作用24 h,小鼠子宫组织MPO和NO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采用子宫灌注LPS法成功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且每只小鼠灌注20μL浓度为2.5~5.0 mg/m L的LPS作用12~24 h为最佳的建模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原儿茶酸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不同浓度原儿茶酸(20、40、80 mg/kg)组共5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小鼠用微量注射器经阴道灌注50 mL生理盐水,LPS组灌注50 mL LPS(1 mg/kg),原儿茶酸治疗组灌注50 mL LPS前1 h分别腹腔注射20、40、80 mg/kg原儿茶酸,注射24 h后,颈椎脱臼法处死所有小鼠。收集子宫组织,通过HE染色检测子宫组织病理变化,用试剂盒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65、核因子-κB(NF-κB)的抑制蛋白(IκB)以及磷酸化p65、IκB(p-p65、p-I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子宫组织形态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结构正常;LPS组小鼠子宫组织出现严重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子宫内膜上皮充血及水肿。与LPS组相比,随着原儿茶酸浓度的增加,小鼠子宫组织中炎性细胞明显减少,子宫内膜上皮充血水肿情况也明显得到改善。MPO活性检测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MPO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相比,原儿茶酸治疗组MPO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ELISA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相比,原儿茶酸治疗组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p-p65和p-IκB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相比,原儿茶酸治疗组p-p65和p-IκB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原儿茶酸通过减轻子宫组织的病理变化,降低子宫组织MPO活性,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及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对LPS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炎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黏蛋白-1(MUC-1)的表达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关系,本试验在屠宰场采集奶牛子宫样本12个,通过形态学和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变化,将子宫样本分成健康组和炎症组,分别提取各组子宫组织中的总RNA,扩增MUC-1基因,采用凝胶电泳和灰度扫描的方法,计算MUC-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子宫内膜炎患牛子宫组织中MUC-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可以推测,MUC-1参与了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的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8.
生殖周期小鼠子宫内膜上皮淋巴细胞的数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甲苯胺蓝染色方法,观察了发情周期、妊娠期和分娩后小鼠子宫粘膜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消长情况。与间情期相比,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在发情前期减少,而发情期和发情后期又增加。妊娠 1 d 数量较少,14 d 开始回升,18 d 的数量超过间情期。分娩后 1 d 突然升高,随后又逐渐恢复。这些结果提示,上皮内淋巴细胞可能参与子宫粘膜免疫。  相似文献   

9.
为了较全面揭示奶牛发生子宫内膜炎时血酮(KET)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本试验选择8头产后健康奶牛和8头子宫内膜炎奶牛,尾静脉采血,制备血浆.采用Nova Vet血酮仪检测各组奶牛全血中KET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中TNF-α、IL-1、IL-4、IL-6、IL-8、IL-10、IL-1...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诃子鞣酸(chebulagic acid, C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炎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体外试验部分,使用MTT法检测C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ELISA和Westen blot分别检测CA对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分泌水平和ERK、p38和p65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体内试验部分,通过ELISA分析CA对LPS刺激后小鼠子宫组织TNF-α、IL-1β和IL-6分泌水平的影响,使用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子宫损伤相关因子(HMGB1)的表达水平,通过HE染色法观察小鼠子宫组织的病理变化,使用血常规法分析小鼠全血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单核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显示,CA质量浓度为12.5、25.0、50.0 mg/L对巨噬细胞活性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后续试验结果与CA的细胞毒性无关。CA可显著下调受到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的TNF-α,IL-1β和IL-6分泌水平,且具有浓度依赖性。此外,CA可显著下调受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ERK、p38和p65的磷酸化水平。CA可显著下调...  相似文献   

11.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繁殖障碍中主要疾病之一。由于该病所带来配种受胎率不高,繁殖率低,死胎多,产后母猪食欲不好,少奶,乳猪发生黄白痢等诸多疾病。如果发展成顽固性子宫内膜炎,则会增加生产母猪淘汰率。在养猪生产中,因子宫内膜炎原因而  相似文献   

12.
用致病性大肠杆菌经子宫角插管灌入子宫腔,以建立山羊子宫内膜炎疾病模型。经检测发现,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子宫静脉血液中呈一过性存在;子宫卵巢静脉和颈静脉血液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其中,颈静脉血液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明显于子宫静脉血液,颈静脉血液淋巴细胞降低明显于子宫静脉血液。病羊子宫黏膜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子宫内膜上皮分泌细胞微绒毛和纤毛成片或部分脱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2009-2013
为了明确LPS对奶牛子宫内膜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建立基于组织块培养法的奶牛子宫内膜细胞培养体系,利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角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鉴定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LPS处理细胞24h后,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和IL-8的分泌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1α、PDE4B、Nur77、P38α、COX2和FLT1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24h可显著提高细胞IL-6和IL-8的分泌量及IL-1α、PDE4B、Nur77、P38α、COX2和FLT1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IL-6、IL-8、IL-1α、PDE4B、Nur77、P38α、COX2和FLT1基因可能在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细胞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研究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大分子转膜黏蛋白-糖蛋白1(MUC-1)、高度保守的分泌型WNT家族亚型糖蛋白(Wnt-7a)、β受体1(IFNAR1)、IFNAR2、Integrin αvβ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进而阐明子宫内膜炎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机制。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细胞纯度,不同浓度LPS刺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分泌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子宫内膜感染模型中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 αvβ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通过组织块法纯化获得的奶牛子宫上皮细胞数量较多,经免疫荧光角蛋白染色证实纯度较高。采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0、5、10、50μg/mL的LPS作用6、12、24、48 h后,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时,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TNF-α、IL-6、IL-8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低浓度组(P<0.05),引起细胞的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UC-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Wnt-7a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Integrin αvβ3、IFNAR1和IFNAR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可成功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 αvβ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233-2237
子宫内膜炎是影响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的有效防控至关重要。本试验探讨了约氏乳杆菌对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预防作用。约氏乳杆菌悬浮至10~4,10~5,10~6 CFU/mL后,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共同培养3 h,添加1 mg/L LPS处理3 h,检测趋化因子IL-8和促炎因子TNF-αmRNA、蛋白分泌量和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LPS处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3 h后,IL-8和TNF-αmRNA和蛋白分泌量均显著上升(P0.05), 10~4 CFU/mL约氏乳杆菌预处理后IL-8、TNF-α表达和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而10~5或10~6 CFU/mL约氏乳杆菌预处理并未影响IL-8和TNF-α表达。结果提示,约氏乳杆菌具有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作用,且10~4 CFU/mL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效用。  相似文献   

16.
奶牛发情后期子宫内膜出血对受胎率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发情后期,部分会出现经阴户排出血黏液的情况,俗称吊红线.这是由于奶牛发情期间子宫黏膜充血水肿,至发情后期水肿消退时,表层毛细血管发生破裂造成,在农区奶牛养殖区域,部分奶牛改良人员认为是出血性子宫内膜炎,并以此作为治疗的依据,可能是在农户散养的奶牛生产模式下,奶牛冻精改良配种服务从奶牛生产巾分离出来,部分奶牛改良配种人员并没有完全了解奶牛饲养的过程,而造成认识上错误的偏差,当然并不能排除奶牛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可能,但应区分对待,在此情况下,由于奶牛子宫黏膜部分毛细血管破裂,黏膜有部分损伤,处理不当反而会引起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细菌感染子宫而引起的产科疾病,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健康发展。革兰阴性细菌中的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近年研究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机制的重要诱导物。论文综述了LPS、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及炎性因子,初步剖析了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信号传导通路TLR4信号通路,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体外培养中添加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RSG)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的影响。收集4~6周龄雌性小鼠卵母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0μmol/L RSG组。在饱和湿度,38.5℃、5%CO2培养12 h,统计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使用DCFH-DA检测卵母细胞内活性氧(ROS);采用CMF2HC检测卵母细胞内谷胱甘肽(GSH)水平;采用JC-1检测卵母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RSG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RSG组ROS水平明显降低,GSH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还发现,RSG组卵母细胞中抗氧化相关基因GPX-3、CAT和SOD-2的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在体外成熟过程中添加RSG可以提高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率,降低细胞内ROS堆积,提高细胞内GSH水平、卵母细胞线粒体功能和抗氧化基因表达水平,缓解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选择245头患子宫内膜炎的母猪,随机分为2组,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治愈后进行配种,观察其治愈效果及治愈后母猪的受胎与产仔数.结果表明,复方林可霉素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青霉素(P<0.05);治愈后的母猪受胎率、产仔数与同期采用人工授精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姜黄素对子宫内膜炎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姜黄素对子宫内膜炎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用姜黄素作用于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检测血清中IgG、Ig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血清中IgG、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提高。说明姜黄素可显著提高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