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技术(IVM)是体外受精技术和胚胎工程的基础环节.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是指离体条件下的卵母细胞由未成熟状态发育为成熟状态.一般认为,可以把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GVBD)作为向成熟方向发育的标志.GVBD的主要特征是染色质高度凝集,核仁消失及核膜破裂等[1].GVBD一旦发生,卵母细胞就将向着MⅠ发育并最终发育到MⅡ期、排出第一极体而达到成熟状态[2-3].IVM后卵母细胞可受精分裂成胚胎并移植获得妊娠.卵母细胞成熟优劣对随后受精、胚胎卵裂、囊胚形成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制约体外生产囊胚率和胚胎移植受胎率的关键.生产中可通过卵巢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结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得到大量廉价优质胚胎,为解决胚胎供需不足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前卵母细胞的来源广泛,作为体外胚胎生产的试验材料,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作者就青春期前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成熟后细胞质中细胞器的变化情况、体外受精技术和胚胎体外培养等方面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动物胚胎体外生产技术为精卵受精、早期胚胎发育分化、早期胚胎性别控制机理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及临床生产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手段。虽然该技术在绵羊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目前其卵裂率、囊胚率仍然较低,尤其新疆多浪羊体外受精的研究更是不足。本试验以屠宰场多浪羊废弃卵巢为材料,通过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技术建立了南疆多浪羊早期胚胎体外生产技术体系,为新疆多浪羊高繁殖力的研究及繁殖潜能的发挥提供了材料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LIF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IVM/IVF)技术广泛应用于发育生物学的研究, 如受精后早期胚胎的营养积累、早期基因表达调控、减数分裂能力的获得等, 也可以用于畜牧生产中优良种群的扩群.影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卵裂的因素众多,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通常为40%~80%,优化培养条件是提高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成熟与卵裂的关键,大量的研究是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细胞因子来促进卵母细胞成熟与卵裂[1].本文通过不同浓度LIF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的观察,对其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率进行比较, 从而为提高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卵母细胞的来源、精子体外获能、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五个方面综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影响精子体外获能的因素、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培养的因素、体外受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6.
体外受精技术也称胚胎生产技术(invitro production,IVP),包括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精子的获能、卵子的体外受精和受精卵的体外培养等几个连续的过程。半胱氨酸是GSH的前体物质,在牛体外胚胎生产过程中疏基复合物能增加细胞内GSH的合成,在受精和胚胎的开始阶段保持高浓度GSH可以增加发育率。试验的目的是评价半胱氨酸对猪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受精率及成熟培养时期卵母细胞内GSH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精子的体外获能、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养等,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业性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的深入研究,对胚胎和卵母细胞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单靠超排技术获得的胚胎或卵母细胞已远远不能满足科研和生产的需要,因而推动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及体外胚胎生产(IVP)等胚胎工程技术的发展。牛体外受精技术日趋成熟,体外胚胎生产已经开始走向生产应用,但山羊体外胚胎的生产效率远落后于牛,且质量不稳定。优化培养条件是提高山羊胚胎生产效率和胚胎质量的关键。文献报道,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干细胞因子(SCF)用于绵羊、小鼠等动物的细胞培养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但未见将3种成分用于山羊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前,羊的体外受精技术尚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对近年来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卵巢卵母细胞的采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精子体外获能、体外受精。并且就影响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因素和体外受精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胚胎体外生产(in vitro production,IVP)的技术程序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获得(oocyte aspiration)、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精子获能、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笔者系统综述了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观察了不同超排处理方法对羔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的影响并将体外受精胚胎进行了移植,以便探讨利用羔山羊卵母细胞生产体外受精胚胎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详细介绍了辽宁绒山羊母羔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的操作流程,包括实验室要求、母羔超排处理、公羊精液处理、卵母细胞采集、卵母细胞成熟培养、体外受精、早期胚胎体外发育培养、胚胎移植等,并附日程安排、SOF配方、记录表等,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雪龙黑牛试管胚胎产业化生产培养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雪龙兼松屠宰场废弃的优秀母牛卵巢,加速雪龙黑牛培育进程,满足高档牛肉市场需求,本文对胚胎生产体外受精3个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试验研究,共做了15批次试验,包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试验研究,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试验研究以及受精卵体外培养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卵母细胞的成熟率达98.6%,卵裂率为86.5%,囊胚发育率为36.8%。初步建立了一整套雪龙黑牛试管胚胎产业化生产培养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卵母细胞是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试验材料,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maturation in vitro,IVM)可以为用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生产大型转基因动物的研究提供大量MⅡ期卵母细胞,同样也是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关键环节。作者就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因素做了简要的论述,主要介绍了卵母细胞来源、其培养系统、激素和生长因子等因素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牛体外受精技术是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其中牛卵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是体外受精技术的关键,也是重要环节。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者们都付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目前,牛卵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系已经确立,但其中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阻滞,卵母细胞的成熟调控机理等问题,还有待研究者们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从牛卵丘卵母细胞的获得方法、体外培养条件、体外培养液及添加物、存在问题等几方面来综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朱珠  叶绍辉 《猪业科学》2004,21(2):21-22
本文综述了十几年来牛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精子的体外获能、卵母细胞采集及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养等环节,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体外受精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狐狸胚胎生物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胚胎移植及其它生物技术研究已广泛涉及到各种哺乳动物,该技术应用于狐狸等毛皮动物上,利用胚胎生物技术可获得较高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可将种间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应用到濒危动物上,为拯球和保护濒危动物提供可借鉴的模式。本文主要综述了狐狸胚胎生产过程中的超数排卵、胚胎收集和涉及体外受精技术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发育培养以及胚胎移植和胚胎冷冻技术等,探讨狐狸胚胎生物工程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家畜JIVET技术采用外源促性腺激素处理幼龄母畜,诱导其卵泡大量发育,并与活体采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技术相结合体外生产胚胎,经胚胎移植后产生后代。本文综述了JIVET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JIVET技术中幼畜的选择、超排方案、卵母细胞采集和体外培养的条件等,并进一步分析了JIVET技术生产胚胎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家畜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是体外受精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众多的研究证明,卵母细胞受精后三个细胞周期的细胞合成代谢均由卵母细胞中的母源基因及其产物如mRNA和rRNA完成.许多研究认为,卵母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质的退化及不完全成熟是造成体外受精胚胎生产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卵母细胞成熟的质量是影响体外受精的关键因素。本文就家畜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现状、影响成熟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问题等做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哺乳动物体外受精、细胞核移植技术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成熟卵母细胞以及哺乳动物胚胎需求量日益增加,卵巢内丰富的卵泡资源是胚胎工程迅速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卵巢因素、供体、体外培养条件和成熟培养液中添加成分等对卵母细胞IVM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胚胎的体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