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生长期间面临着多种病虫害的威胁。传统的防控方法往往会施用化学农药,但这些农药会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还可能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使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不显著。因此,为了实现绿色防控水稻病虫害的目标,需要推广和应用多种新型措施。文章在分析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基础上,探讨绿色防控“稻+”模式的具体构建,提出了推广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有效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伍兰萍 《种子科技》2023,(19):105-107
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传统防治方式以喷洒化学农药为主,虽然降低了病虫危害发生概率,但是残留的农药会影响水稻质量,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相关人员一直在积极探索绿色的防控技术,希望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水稻种植优质丰产。基于此,文章着力探讨水稻病虫害全程简约化绿色防控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集成与推广的策略,意在为水稻种植带来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3.
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应用推广、农业措施和应用技术3个方面,对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种植技术提高水稻产量的优势进行了简要说明,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4.
刘玉红 《种子科技》2020,(5):73-73,75
在水稻品种中,杂交水稻品质较好,但其会受到外界环境、气温或病虫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相关专家研制出了杂交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这一技术有利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对提升水稻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分析了杂交水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对其实际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杂交水稻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阔礼  吴敏  周勇 《种子科技》2023,(10):100-102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病虫害会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增加水稻产量、提升水稻品质,有效降低水稻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讨论了我国水稻种植现状,探讨了水稻栽培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娜 《种子科技》2023,(3):64-66
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泛,在保证农民经济收入以及国家的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稻种植过程中,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会受到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要创新水稻育苗技术,加强对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尤其应重视对绿色无公害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利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稻米。文章主要论述了水稻育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玉 《种子世界》2021,(8):0084-0086
水稻属于我国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人们饮食生活以及农业经济提升上均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海城市水稻种植范围较广,一旦发生病虫害问题,会对水稻质量以及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重点关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本文对此进行重点探究,从辽宁省海城市水稻种植情况入手,分析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意义,提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推广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要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江西南昌地区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广阔,水稻种植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水稻种植增产增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水稻种植过程当中,必须要践行农作物绿色控害理念,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确保水稻高产、高质双重安全,这样才能为水稻种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针对推进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进行分析,指出水稻常见病虫害发生特点,并对病虫害的绿色防控要点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2016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防控目标、防控策略、防控措施,以及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供学习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也逐渐成熟。水稻在我国的粮食作物中占据着关键位置,在大部分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通过高产栽培技术,再结合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可以使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农民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基于此,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水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并且栽培范围广泛,是人们日常食用的主食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水稻种植技术的显著进步,水稻绿色栽培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在确保水稻产量的基础之上保证了水稻的质量,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水稻的需求。在水稻绿色栽培中,其产量和质量会受到病虫害等问题的影响。应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因为病虫害防控而造成的药物残留,确保水稻优质和绿色。  相似文献   

12.
冯日师 《种子科技》2023,(9):106-108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稻产业也朝着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在实际生产中,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病虫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稻米。文章主要论述了几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是农业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水稻产量、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绿色大米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2013年,江西省永丰县按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求,在坑田镇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探讨农户的风险偏好对绿色水稻生产技术应用的影响机制,通过文献分析法首先阐述农户生产理论基础,分别包括农户的理性行为与风险偏好理论,然后基于农户生产模型分析绿色水稻生产技术应用的风险来源。结果表明绿色水稻生产技术应用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大方面,分别包括比较效益、病虫害防控和绿色认证。农户的风险偏好对绿色水稻技术的应用从理论层面上来说具有重要影响,风险喜好型的农户相比风险中性和风险规避的农户更倾向于种植绿色水稻。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探讨农户的风险偏好对绿色水稻生产技术应用的影响机制,通过文献分析法首先阐述农户生产理论基础,分别包括农户的理性行为与风险偏好理论,然后基于农户生产模型分析绿色水稻生产技术应用的风险来源。结果表明绿色水稻生产技术应用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大方面,分别包括比较效益、病虫害防控和绿色认证。农户的风险偏好对绿色水稻技术的应用从理论层面上来说具有重要影响,风险喜好型的农户相比风险中性和风险规避的农户更倾向于种植绿色水稻。  相似文献   

16.
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介绍4种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内容与措施,以及示范推广的成效,以期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蔡云虎  张澄莹  许琨 《种子科技》2019,(12):100-101
由于一些地区种植技术的落后以及气候影响导致病虫害增多等原因,使得水稻质量受到影响,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基于此,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减轻农村劳动压力和提高水稻产量等问题。通过对种植水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凌荣宏 《种子科技》2023,(7):109-111
文章研究了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运用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阐述了当前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技术应用措施,进而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充分发挥绿色防控技术的作用,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钟珍秀 《种子科技》2023,(12):103-105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需要加强绿色种植、绿色病虫害防控等技术的应用。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大量采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导致农田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因此,文章深入研究与分析了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措施,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水稻种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经过研究,早在7000年前在我国长江流域附近就发现种植水稻的痕迹。我国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环境适合水稻的生长,每年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水稻,出口各个国家,帮助一些国家解决温饱问题。水稻含有丰富的淀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食之一。但是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一些病虫为害大大地降低了水稻产量,要想办法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控问题。简述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