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分析海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现状及流转交易特征,借鉴国内其他省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经验,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的有利条件,合理设计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与模式,构建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市场体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合理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在现行产权制度下,以重庆市"地票"交易模式为例,分析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显示:(1)重庆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存在产权交易信息不完善、流转基准地价缺失、流转收益分配不规范、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2)为推进"地票"交易,需要创新与完善制度与机制,在制度层面要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普查制度、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制度,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等;(3)为活跃"地票"交易市场,需要建立"地票"购买主体激励机制、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格机制等;(4)针对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的运行实际,提出规范地票交易主体、建立中介服务体系、优化地票交易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评价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值实现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依据,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首先界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的内涵,而后建立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对河北省易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进行估算,并划分不同类型,结合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分析各区流转潜力,以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高效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城市的单位制度三者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并强化了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限制.在社会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限制流转制度面临困境,亟待立法变革.应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放宽对宅基地流转的限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流转。在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运作制度、制定配套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增加建设用地存量,也是推动城乡土地市场一体 化的重要途径。流转潜力测算是量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数量、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的重要依据。针对现有测 算模型中未考虑经济发展速度差异、保障性预留比例区域特征不明显等现象,运用经济分析和手段建立农村集体建 设用地流转的潜力测算模型。并以重庆为例,以2011 年为基期年,对重庆市各区县2020 年相关修正指标数据进行 预测。并根据复垦修正系数确定保障性建设用地比例,对重庆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实潜力加以测算。结果 表明院(1)重庆市到2020 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实潜力达到19 800.48 hm2,流转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渝 西经济走廊在内的一小时经济圈;(2)通过对流转潜力计算模型的改进,使得土地流转潜力总量和各区县分布和顺 序更加精确,对于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潜力计算精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成都市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围绕农村、农民、农业展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管理体制改革是重要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本内容,其启示作用包括加快推进以农村土地制度为核心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设立专门机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完善支农扶农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相对价格的变动,是推动中国土地流转制度变迁的源动力。北京近年来出现了多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包括发展高端园区、建设公租房、建设用地指标置换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层面的渐进性变革方式促进了城乡要素的互动,提升了区域产业层次。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现状及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上的双轨制管理,造成了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之间的割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入市流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前提。以当前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现状分析为基础,重点探讨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经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土地流转、征地留用地制度等一系列新型制度,奠定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现行的农村土地征地制度在补偿标准、农民意愿、征用地管理等方面问题较多,农村土地市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还没有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加以明确和规范,尚处于自发和隐性的状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合法性也尚未明确。加快土地立法改革,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进而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重要的制度变革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