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福娟  佘德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76-9777,9909
[目的]查明在丽水危害大叶黄杨及其变种的巢蛾种类,了解其在丽水的生活史.[方法]通过生活史及习性观察、形态观察及虫种鉴定对该虫在丽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冬青卫矛巢蛾(Yponomeuta griseatus)在浙江丽水1年发生6代,以幼虫或蛹在叶背越冬;幼虫分别在4月中旬、6月上旬、7月上旬、7月下旬、9月中旬、11月中旬出现,危害大叶黄杨及其变种,在枝叶间结网取食叶片;成虫白天隐蔽晚上活动,产卵于叶背.[结论]为冬青卫矛巢蛾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发生规律 越冬幼虫在3月中下旬开始化蛹,4月中旬开始出现越冬成虫,至4月下旬达到成虫羽化高峰.成虫白天静伏于枝叶荫处不动,每天傍晚前后出来活动交尾,在桃叶背面产卵,卵期8~10天后,孵化为幼虫.孵化的幼虫从新梢尖端叶柄处蛀入,由上向下将新梢端部蛀成空心,造成新梢枯死.  相似文献   

3.
丝棉木金星尺蠖[Calospilos suspecta(Warren)]又称大叶黄杨尺蠖,属鳞翅目、尺蠖科.是园林绿化观赏植物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丝棉木、大叶黄杨等绿化苗木。近几年来,随城市绿化发展,大叶黄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该虫发生危害日趋严重,不少地区的大叶黄杨球、绿蓠叶片受害严重,甚至使植株成秃头,造成大片绿蓠枯死,严重影响绿化和美观。  相似文献   

4.
大叶黄杨是北方绿化常见灌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周口市栽培面积越来越大。近年来,白粉病及各种叶斑病常常导致大叶黄杨新梢扭曲、生长不良、叶片黄化脱落甚至整株枯死,极大地影响了其观赏价值。目前,对于大叶黄杨叶部病害防治是以化学防治为主,如使用三唑酮、多菌灵等。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无疑会污染环境,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为了美化生活环境,近年来笔者对大叶黄杨叶部的病虫害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一、大叶黄杨叶部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5.
大叶黄杨是绿化用苗较多的树种。近年在南通地区发现大叶黄杨由最初的零星枯死,逐步发展为成片的枯死。从根颈部折断死树,发现有虫蛀坑道。经观察,这是窄吉丁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地区和上海市的北美枫香上发生了毁灭性枝干害虫枫香刺小蠹危害,造成大量苗木死亡。该虫在苏州地区1年发生2代,以末龄幼虫在枝干蛀道中越冬,越冬代成虫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第1代成虫期为7月中下旬。为有效控制枫香刺小蠹为害,需加强对北美枫香苗木的检疫,并在秋冬季挖除枝叶枯萎和枯死的植株,集中焚烧处理,同时于3月下旬或7月初在成虫发生期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7.
朱国勤  陆炎佰  孙兴全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70-170,238
大叶黄杨巢蛾在上海1年发生3~4代,以蛹越冬。介绍了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兰州地区大规格大叶黄杨球的移植与管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叶黄杨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由于枝叶茂密,四季常青,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造景中被大量应用。从移植技术、管护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兰州地区大规格大叶黄杨球移植与管护技术。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大叶黄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疮痂病、白粉病。20~30℃适宜发病,发病严重时病叶枯死脱落,严重影响大叶黄杨生长发育。发病初期,用敌力脱、火把等喷雾能有效控制其扩展蔓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花椒台湾狭天牛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及成虫田间种群消长动态的调查.明确了台湾狭天牛1年发生1代,幼虫自花椒树干的皮层逐渐蛀入木质部,并以幼虫在木质部内越冬,成虫喜静息于枝叶上,产卵于衰弱或半枯死的枝条上;建立了花椒台湾狭天牛成虫发生消长动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成虫种群数量在田间呈单峰型,发生高峰期为6月上旬.  相似文献   

11.
沈国良  陈红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55-156
大叶黄杨长毛斑蛾(Prgeria sinica Moore)属鳞翅目、斑蛾科,又称冬青卫矛斑蛾.主要危害:大叶黄杨、金边黄杨、丝棉木等树木.以幼虫取食叶片,常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损伤树形,影响观赏,降低城市绿化、美化效果.该虫1年发生1代,以卵在寄主1年生枝梢上越冬,翌年2月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4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越夏,10月下旬羽化成虫并产卵.  相似文献   

12.
沈国良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54-154,28
双斑锦天牛(A calolepta Sublusca Thomoson)是园林绿化树大叶黄杨、金边黄杨的毁灭性害虫,该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寄主根际干内越冬,5月化蛹,6月羽化交尾,产卵.7月上旬-11月上旬、3月-4月为幼虫危害期,11月中旬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13.
<正>大叶黄杨,别称冬青卫矛、扶芳树、正木,是卫矛科,卫矛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因大叶黄杨具有着特别耐修剪的特点,故其常被作为绿篱材料的一种,应用在园林绿化中,并被广泛地种植在各个城市。但大叶黄杨常常会发生一种病害——大叶黄杨叶斑病。大叶黄杨叶斑病是由半知菌门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坏损尾孢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其是以菌丝等的形态在植株的病叶或者是落叶上面进行越冬的。其孢子是会由风雨进行传播的。通常待到翌年的春季,伴随着气温的回升,其  相似文献   

14.
大叶黄杨又名冬青,卫矛科,卫矛属。大叶黄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极耐修剪,为庭院中常见绿篱树种。  相似文献   

15.
<正> 辣椒根腐病是辣椒上的主要病害,其发病在辣椒定植后,病株枝叶白天萎蔫,傍晚至次晨恢复,反复多日后整株枯死。其病原腐皮镰孢霉以厚垣孢子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且抗逆性强,传播途径十分广泛,一旦环境适宜,极易造成危害,为辣椒较难防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大叶黄杨春初返青过程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利用调制式荧光仪与氧电极技术,研究北京地区大叶黄杨在春初返青过程中的荧光动力学及光合放氧的变化,探讨常绿阔叶植物在北方越冬过程中抵御逆境的适应机制,同时借助稳态荧光动力学曲线的变化揭示植物返青过程光暗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冬季大叶黄杨阳生叶与阴生叶的PSⅡ光化学效率、光合速率均很低;光合电子传递不通畅,低温强光双重胁迫导致阳生叶比阴生叶的电子链阻塞更严重;捕光天线系统遭遇破坏,这是植物减少过多激发能对PSⅡ反应中心破坏的一种光保护机制;PSⅡ保持较高的开放程度,借此减小激发能在供体侧积累对反应中心造成的伤害;同时非线性电子传递和天线系统之外的能量耗散是大叶黄杨越冬过程重要的光保护机制。初春随着温度的回升,捕光天线系统、光合电子链的活性、光合速率逐渐恢复。倒春寒发生时,大叶黄杨再次发生光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17.
日本龟腊介危害山茶、白兰花、枣、柿、李、桃、石榴、栀子、雪松、悬铃木、樱花、梅、构骨等。近40科100余种园林花木、果树及林木,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虫越冬,产卵量为800粒,最多可超过2000-3000粒。若虫、成虫寄生枝叶吸汁液、分泌蜜露而诱发煤污病发生,影响植株光合和呼吸作用,除降低观赏价值外,可导致植株生长势衰弱,造成叶和枝条枯死,严重时影响绿化和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奇 《河南农业》2019,(19):43-43
一、疫病(一)发病症状苗期染病,茎基部靠近地面处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软腐病斑,以猝倒或立枯状死亡。成株发病,叶片上可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扩大使叶片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发生软腐,病部以上枝叶很快枯死。根部发病最显著的特征是拔起病株后会发现茎基部病斑绕茎一周。该病由真菌甜椒疫霉引起,病菌可在感病蔬菜植株残体及土壤中越冬,为翌年甜椒疫病的主要侵染来源,可引起多次侵染。  相似文献   

19.
双斑锦天牛在邵阳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地表树干蛀道内越冬,4月化蛹,5-6月羽化交尾,产卵,主要为害大叶黄杨。成虫羽化至产卵期用50%甲胺磷乳油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红蜡蚧是许多园林花木及果树的重要害虫,在贵阳市白云区主要危害白玉兰,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产卵150~550粒。若虫、成虫寄生枝叶吸食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势衰弱,枯死。为防治红蜡蚧危害园林花木及果树,用2年时间对红蜡蚧进行了药剂试验。结果表明,20%速捕杀1 000倍液喷雾防治速效为92.5%,但污染大,而苦参碱等生物药剂效果慢但杀灭效果彻底,1年后在防治枝条(叶)上几乎未发生,防治效果达9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