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彭建华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7):145-146,151
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湖南省农村贫困状况发生根本性改观,专项扶贫扎实推进、普惠金融深度参与,脱贫成效显著。精准扶贫政策落地实施,助推湖南省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主体不断丰富、产品载体不断创新、金融生态不断优化,呈现整体上升态势。但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比,农村普惠金融体系还有供给主体有待多元化、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等诸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3.
张磊 《新农业》2021,(6):28-30
普惠金融的提出,对于中国实现精准扶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传统金融模式经营成本较高、服务不均衡且效率低等问题,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无法满足要求.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使得普惠金融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进行科学的金融匹配,是金融精准扶贫的有效助力.本文结合传统金融在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消除绝对贫困,贫困治理进入后扶贫时代。中国贫困治理目标转向治理相对贫困、贫困治理重点转向城乡统筹扶贫、贫困治理内生动力要求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前,中国面临金融扶贫面临脱贫攻坚效果不稳定、贫困脆弱性群体识别机制不健全、普惠金融发展不充分等三大障碍。为此,后扶贫时代普惠金融扶贫应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普惠金融扶贫目标应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治理相对贫困、普惠金融扶贫方式应从收入扶贫转向多维扶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金融服务对于'三农'工作的主导作用,并将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作为现阶段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究农村金融创新之道,并通过研究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路径,为破解农村金融困境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7.
普惠金融体系框架下,为发展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更好地为“三农“,为贫困和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村镇银行应运而生.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规模不断壮大、覆盖面越来越广,但村镇银行在数量密度覆盖、业务覆盖、目标客户覆盖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G-P-S模型是结合村镇银行的自身特色、经营环境,剖析金融服务保障者、金融服务提供者和金融服务实体,从服务长度、服务宽度、服务深度3个立体化角度来寻求合理化覆盖面,使之满足贫困人口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6):124-125
手机银行是新兴的金融服务产品,是电子银行的一种。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展手机银行业务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实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现状的分析入手,然后分析了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战略,最后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机银行发展策略,希望可以对实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普惠金融提出以来,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并得到了质的飞跃。但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金融服务质量不高、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互联网农业金融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文章针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农村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9):131-13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农村金融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以金融普惠为方向的前提下,多种农业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应运而生。虽然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滞后,但现代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相互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的先天不足。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金融创新会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注入全新的活力,激发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对农村金融扶贫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生态经济视域下农村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鉴于此,提出了生态经济视域下农村金融扶贫的对策建议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徽省农村金融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也依然面临着诸多阻碍。通过梳理与剖析安徽省农村金融扶贫发展的影响因素,从经济发展程度、金融市场活跃程度、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等方面来对安徽金融扶贫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促进安徽金融扶贫事业的高效率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在对贫困文化进行界定之后,深入分析了贫困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进而探讨消解贫困文化、实现文化富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平台创新视角,总结了我国农村绿色创业扶贫的模式,提出了"绿色产业链创业""电商带动绿色创业""新业态带动绿色创业"和"特殊群体带动绿色创业"4种绿色创业扶贫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型的绿色创业扶贫体系;打造可持续的绿色创业平台;培养贫困农户绿色创业理念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体制存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差、稳定性差、功能定位模糊和功能弱化等问题,文中在重点分析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绩效现状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的“市场化取向”和“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实行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的总体框架,提出了深化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秩序、发展新型金融主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贫困是一种由多维度因素引发的复杂社会现象,其中信息贫困是衡量贫困的重要维度之一。通过梳理农村信息贫困相关文献,文章主要从农村信息贫困的研究方法、成因和对策依次展开。成因部分归纳为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其中主体因素细分为信息素质、文化程度、经济能力3个层面;客体因素细分为信息资源失衡、信息基础设施、自然条件约束、制度政策因素4个层面。对策部分分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方面。提出后续研究可以从民族差异、利益博弈等新视角展开。  相似文献   

17.
孔祥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06-22707,22717
介绍了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村金融的理念转变,即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必须转变用静止不变的眼光看待农村金融市场的观念,转变用城市金融的思维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思想,转变纯粹用市场方式去处理农村金融问题的作法,转变用单项指标来考量农村金融绩效的评价方式,提出了积极创新微型金融管理技术、农村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渠道、服务组织形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促进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但仍面临着贫困居民参与意识淡薄、扶贫项目缺乏针对性、扶贫机构不健全、第三方考核滞后等困境。又由于农村致贫原因的多样性,精准扶贫的措施也应"对症下药",根据自然、经济、社会、历史、主体等原因采取相应的易地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保扶贫和教育扶贫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乔齐  王申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4):217-218,221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基于金融扶贫视角,以河北省为例,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角度来探究扶贫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力图探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合理路径,以促进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经济有效信贷资金投入的增加,对于解决农户贷款难、提高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的信用环境以及创新社会管理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深切有助于农民最终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0.
党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800-13802
阐述了构建我国农村多元金融体系的必要性:一是克服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短缺产生的瓶颈效应,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为农村现代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三是合理配置资金并掌握资金流向,统筹城乡发展。深刻剖析了构建我国农村多元金融的困境:一是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二是民间金融市场混乱,组织不健全;三是农村金融体系单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四是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多元金融体系建设缺乏良好的的社会环境。提出了构建我国农村多元金融体系机制创新的具体思路、措施和对策:一是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为农村多元金融体系构建提供法律支持;二是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完善其在农村多元金融体系中的功能;三是加大扶持和开发力度,改变农村金融体系结构单一的局面;四是加强行政监管以及完善公共服务,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