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旨在指导乡村休闲农庄开发与设计,即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休闲体验巧妙结合,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满足游客的乡村真实体验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休闲常态化的需要,促进京郊休闲农庄的更好发展,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与京郊休闲农庄游客面对面访谈等方法,采用集中趋势分析法分析京郊休闲农庄旅游体验真实性影响因素,提出了打造理想的乡村环境,创造诗情画意的田园景观;挖掘当地乡村文化,打造深度体验活动项目;塑造鲜明的农庄特色主题,提高农庄的吸引力;服务提升农庄真实体验,提升游客重游率等措施,以期为休闲农庄开发提供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休闲农业的概念是:以农业经营活动、农业产品、农业自然人文环境等为游客提供观光、体验、购物等多种服务的新型产业。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越来越集中,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人们对田园生活越来越向往,尤其希望能体验农家生活,从精神上放松自己。本文以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进行简单阐述,以期为休闲农业深度发展提供简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休闲农业这一新兴产业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的目光开始从一般的田园观光转向更多元化的体验观光。本文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分析休闲农业的体验类型,同时对休闲农业园的设计和园区体验活动开展做出初步研究,探讨生态可行的、具有综合效益的休闲农业园设计策略以及集文化、生态、创新、个性和参与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体验活动的打造。  相似文献   

4.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和经营、农产品加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的休闲功能,为满足游客观光、度假、体验、推广、示范、娱乐、健身等多项休闲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7,(10)
<正>快节奏的生活让城市居民身心疲惫,休闲农业让久居城市的人们,找回了久违的那份恬静。休闲农业旅游已成为现代生活休闲的一种潮流。休闲农业形式多样,其不同的主题及特色,满足了不同游客群体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需求。休闲农业大致可分为七种模式:田园农业旅游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农家乐旅游模式、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休闲度假旅游模式、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回归自然旅游模式。休闲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改变着市  相似文献   

6.
关于休闲农业的定义与内涵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定义和内涵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它位于城市郊区或者乡村区域,是休闲农业经营者有意识地将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乡村民俗风情等多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的可供休闲农业游客消费的相对稳定的产品,并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可持续经营管理,促使农业生产及其休闲旅游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的价值最大化,满足游客向往田园生活、放松身心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从游客对于休闲农业旅游的需求出发,在南京市内分发问卷,统计整理,归纳分析出休闲农业旅游视角下,游客在消费水平、消费方式、观光休闲项目、科教体验项目和创新项目等需求方面的倾向性。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于消费水平的需求倾向于中低消费水平,对于观光休闲项目方面倾向于生态自然且具有一定互动的参与方式,科教方面倾向与生态且进行归纳的展示方式,体验方面则倾向于周期短回馈快的体验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田园农业休闲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来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民俗风情休闲模式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休闲吸引物,充  相似文献   

9.
<正>以农为本的策略休闲农场要综合三农、三生的整体特色。三农是农业、农民、农村,三生是生产、生活、生态。休闲农业就是以三农为体,以三生为用,结合农业生产利用农民文化、农村生态环境,提供给游客农业与农村的体验为目的。因此,休闲农业应强调纯朴自然的田园风貌及农林渔牧的本质。建构特色的策略休闲农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外出游玩的需求越来越高,市场的需求促进观光果园旅游项目的发展。观光果园项目集旅游、观光、采摘、度假、休闲为一体,具备一些远行旅游所不具备的优势,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生产者不仅有果品收入,还可从旅游产业中额外获得一定回报,同时也满足了游客休闲度假、观光赏园,体验大自然风光以及其久居都市后向往宁静田园生活的精神需求。但果园的规划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主要针对果园果树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希望对发展观光旅游的经营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景区环境感知和运动体验与健康功效的关系。  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衢州市柯城区灵鹫山森林运动小镇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分析,研究森林运动型景区环境感知和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  结果  ①森林运动小镇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值为0.26。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4个维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延展性(0.29)>魅力性(0.27)>兼容性(0.25)>远离(0.23),对4个维度的影响程度差别不大。在森林景区环境感知构成要素中,生态环境质量对游客森林环境感知满意度的负荷量最大,为0.74。②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有显著(P<0.05)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值为0.86,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4个维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远离(0.90)>兼容性(0.88)>魅力性(0.84)>延展性(0.82),对4个维度之间的影响程度差别不大。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中,运动设施与运动兴趣的负荷量最大,均为0.59。③从路径系数差异来看,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0.86)高于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0.26)。  结论  森林景区环境质量和森林休闲运动体验均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森林休闲运动体验的影响大于景区环境质量;影响森林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的最大因素是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的最大因素是运动设施的丰富性和森林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对于森林运动型旅游景区而言,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提高森林休闲运动项目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图2表1参2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现代农业展示型休闲农业园区休闲娱乐项目服务提升对策,针对市场需求创新设计休闲娱乐项目,提升园区吸引力,增强园区盈利能力,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方法】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及对八桂田园休闲娱乐项目现状及游客满意度和需求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娱乐项目提升对策。【结果】八桂田园现有休闲娱乐项目少且陈旧、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参与性和体验性不足、配套讲解服务不到位、休闲娱乐配套设施缺乏。【建议】农业科普知识宣传趣味化、创意娱乐项目设计市场化、配套设施及服务人性化、景区讲解服务专业化、夜间休闲娱乐项目丰富化。  相似文献   

13.
休闲观光果园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大自然向往需求不断增加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旅游产品,不同于以往旅游时的逛山看水,其具有生态、绿色、休闲等特点,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及艺术性为一体,给久居都市的人们带来观光、休闲、采摘、赏花品果、体验田园生活的切身体验。随着城镇的发展建设,城效型观光果园游发展越来越快,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很好。本文主要针对城郊型观光果园的规划原则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休闲观光果园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乡村度假成为一种有效减压的方式。同时,乡村旅游消费需求趋向多元化,感性体验消费不断升级。为满足乡村旅游需求的激增,适应客观需求的变化,休闲农业必须与体验营销模式对接。本文总结了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休闲农业体验营销模式的成功经验,发现发达国家休闲农业注重游客参与性,休闲农业企业善于学习体验营销模式,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业科普教育活动,体验项目设计极具创新色彩,并充分引入乡土文化。结合中国休闲农业体验营销存在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手段运用不当、休闲农业项目定位不准确以及专业营销人才缺乏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体验营销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关于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调查数据开展。随着网络电子地图的发展,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和通行时间数据为此类研究提供了新的大数据来源,但运用这些数据进行省域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研究的实例较少。为此,以高德地图POI数据和百度地图驾车通行时间数据为基础,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工具,研究了浙江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休闲农业在浙江省省域尺度上呈多核集聚分布,形成了杭州-湖州核心密集区和安吉县核心密集区,以及其他都市依托型密集区和景区依托型密集区。休闲度假类、田园农业体验类、农家乐类、回归自然类休闲农业项目呈现连片集聚,民俗风情类、村落乡镇类休闲农业项目分布较为均匀,科教旅游类休闲农业项目数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和消费能力、农业发展水平是影响休闲农业密集分布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休闲农业分布的都市依托性和景区依托性明显:田园农业体验类等依赖地理区位和地形特征的类型连片集聚,而民俗风情类等与地理区位和地形特征联系较弱的类型则分布较为均匀。整体上,资源禀赋丰富、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水平高、居民消费能力较高、客源市场较大、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休闲农业发展环境较好。  相似文献   

17.
休闲农业开展的主要形式是游客置身其中不仅可以观光还可以采果,在高强度城市生活之余通过体验农作来释放繁重的生活压力,并从中更深层次地了解农民的生活形态,从而享受乡土情趣带来的快乐。但是,从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来看,乡镇的休闲农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18.
正休闲农业是指在城郊和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和农村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休闲农业近来受到热捧,但是,休闲农业项目运营复杂,很多人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清楚,出现了亏损。今天的《农经漫谈》中国乡村之声记者李伟民来和您聊一聊,从事休闲农业,在政策方面都要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关于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调查数据开展。随着网络电子地图的发展,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和通行时间数据为此类研究提供了新的大数据来源,但运用这些数据进行省域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研究的实例较少。为此,以高德地图POI数据和百度地图驾车通行时间数据为基础,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工具,研究了浙江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休闲农业在浙江省省域尺度上呈多核集聚分布,形成了杭州-湖州核心密集区和安吉县核心密集区,以及其他都市依托型密集区和景区依托型密集区。休闲度假类、田园农业体验类、农家乐类、回归自然类休闲农业项目呈现连片集聚,民俗风情类、村落乡镇类休闲农业项目分布较为均匀,科教旅游类休闲农业项目数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和消费能力、农业发展水平是影响休闲农业密集分布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休闲农业分布的都市依托性和景区依托性明显:田园农业体验类等依赖地理区位和地形特征的类型连片集聚,而民俗风情类等与地理区位和地形特征联系较弱的类型则分布较为均匀。整体上,资源禀赋丰富、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水平高、居民消费能力较高、客源市场较大、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休闲农业发展环境较好。  相似文献   

20.
荞麦的资源文化属性及其在休闲农业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是原产于我国的食药同源作物,随着社会公众对乡村田园风光游赏、绿色安全食品和体验休闲旅游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强,荞麦的多功能效应开始逐步显现。本文在概述荞麦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荞麦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优势,并对其在田园景观营造、农事体验项目开发、食品多元化开发、文化体验项目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