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高职院校作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排头兵,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路径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优势和目前面临的困境,提出农业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克服困难,提升社会认知度,开展"学农思农"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氛围,并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和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农业硕士培养目标与新型职业农民要求相契合,故研究农业硕士入职新型职业农民意愿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业管理、农村发展专业在读农业硕士进行调研,共获得103份有效问卷,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硕士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内外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对农村环境的满意度、对国家政策的满意度、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程度等因素是正向影响其入职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新型职业农民是振兴乡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主体。引导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新的驱动力。本文以吉林省吉林市为例,分析吉林市引导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及现实困境,提出引导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即完善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政策,创新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养机制、优化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服务和管理体系、解除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等。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9,(20):245-247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抓手。本文阐述了安徽省巢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及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以期为加快职业农民制度建设、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抓手。在分析安徽省巢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成效以及存在问题和难点的基础上,提出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与建议,为加快职业农民制度建设、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型职业农民肩负振兴乡村的社会责任。以浙江省S市乡村振兴先行村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分析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的行动逻辑、影响因素与需要获得的支持,提出了优化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发展的路径:加强思想引领、强化新型职业农民责任担当,统筹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协同的运行体系,满足综合服务需求、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以昆明市为例,采用政策文本分析、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从昆明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分析,探讨了昆明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建立健全制度、提高质量效能、统筹教育资源、加大政策扶持、搭建交流平台、实施动态管理、普及信息化应用、强化延伸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以期更好地提升昆明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质量,助推昆明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力量,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和突击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介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要求,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困境,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育的途径,以期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发展的主力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科技贡献,助推中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结合案例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具体方式,总结出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也是突破农业农村发展人才瓶颈的重要举措。该文通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性及其分析,提出相应的培育策略,旨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步伐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1.
王泰群  秦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725-5726
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民素质水平与收入呈正相关性,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受素质水平影响最大。提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培养生产经营型,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加快培养生产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以提高工资性收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切入点,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的职业教育责任,探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职业教育的实践策略,旨在说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 重要性,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破解如何种好地、谁来种地的问题,必须大 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面对着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水平日益提升,对农民的职业要 求越来越高。然而国内绝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农业技术培训,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 发展特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农业培训,培育他们成长为新型职业农 民,更好地适应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嘉兴市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实际需求,从而为嘉兴市相关部门精准开 展职业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课题组于2018 年10 月对嘉兴市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术培训需 求进行了调查。调研结果显示嘉兴市整体培训情况较好,农民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术培训 认可度较高;嘉兴市新型职业农民对于种植实用技术、农业政策与农村法律法规知识、农产品贮 藏与加工技术方面培训需求较大;通过改革现有培训方法方式,增加培训互动交流机会,可以进 一步提高培训效果。调查结果对嘉兴市加强农民科学技术水平,推进嘉兴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推广居家养老服务券是解决日益凸显的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可行路径之一。为推广居家养老服务券找到基层民意信息,以广东省Y县为样本的田野调查发现,66.95%的失地农民表示愿意使用居家养老服务券,且推广意愿强烈。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是影响使用意愿的主导因子,而身体健康水平则是影响使用意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从组织机构、烟农合作社专业化服务覆盖率、烟农收入及种植情况、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各方面对十堰市房县西坪烟农合作社和竹溪向坝合作社2两家烟农专业合作社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适合十堰市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结果显示,西坪烟农专业合作社虽然选举产生了理事会,但理事会对合作社事务介入的较少,合作社比较效益相对较低;西坪是村级合作社,竹溪向坝是乡级合作社,从合作社的运行和发展状况来讲,乡级合作社从服务途径和效益都较村级烟农合作社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否有能力带动小农户发展,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技术效率比较视角出发,利用对黑龙江省13市47村342个样本的调查数据,采用三阶段DEA-Tobit模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比较并分析导致技术效率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普遍高于小农户,具备带动小农户发展的能力,其中带动能力最强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次是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环境因素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生产者管理因素是导致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重塑主体培育政策、巩固合作经营基础、创建优良生产环境将有助于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光胜  姚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28-230,241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宁国市通过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步伐,让农民专业合作社步入"信息高速公路",对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管理服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评价研究--基于AHP-Fuzzy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可以分为企业培训、专业机构培训、示范教育和学校教育4种模式。农村实际情况不同,选择的农民培训模式也应不同。该文在对4种培训模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运用AHP-Fuzzy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评价指标模型,较好的解决了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困境。  相似文献   

20.
选取蔬菜专业产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Logit 模型实证分析蔬菜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种植面积,种植的品种数量,种植年限是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主要因素,小商家地头收购和农贸市场销售 等传统渠道目前仍然是蔬菜销售的主渠道,面对小规模的农户供应商,大型超市或加工企业直接采购的交易成本较 高,因此未普遍参与产地采购限制了农户的销售渠道选择发展新型规模化的采购供应链,形成订单式的蔬菜销售 渠道,有待于农户规模化经营方式的普遍形成,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