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迅速,检测需求逐渐增加。随着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和监管力度加强,传统乳制品检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核酸适体在食品和医疗领域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高稳定性和高特异性等特点,有利于检测体系构建。核酸适体是一种以指数形式存在的单链DNA或RNA分子。利用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可通过双链DNA或RNA杂交得到荧光信号,用于检测蛋白质及各种酶等生物材料。与传统检测手段相比,核酸适体具有可设计性强、合成简便快速、成本较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核酸适体是指采用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从随机单链寡核苷酸库中筛选出的能与靶物质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配体。鉴于适体特有的亲和力高、特异性强、精确识别、易体外合成与修饰等特点,其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基因调控、蛋白质组学和新药研发等领域。在疫病的检测方面,核酸适体逐渐成为抗体的代替或补充试剂,已初步应用于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分子信标等多种检测技术平台,并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适体技术及其在疫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民对乳制品需求量的增加,乳制品行业成为发展最快的食品产业之一,但随之产生的抗生素残留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快检试纸条作为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的检测手段,在抗生素检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主要介绍了用于检测乳与乳制品中残留抗生素的快检试纸条,包括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酶联免疫试纸条、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核酸适配体试纸条和生物膜干涉试纸条。重点介绍了基于新型荧光纳米材料、核酸适配体、生物膜干涉等技术的新型试纸条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张振宇  王勇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7):2820-2830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霉菌产生的毒性极强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乳与乳制品和霉变谷物中。目前研究较多的黄曲霉毒素有黄曲霉毒素B1(AFB1)、AFB2、AFG1、AFG2、AFM1和AFM2,黄曲霉毒素物理与化学性质稳定,加热处理很难将其破坏,是目前公认的毒性最强的致癌物之一。黄曲霉毒素不仅会造成动物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进入人体后还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原料乳中黄曲霉毒素的存在会对整个乳制品产业链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建立简便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综述了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进展,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质谱法、电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试纸条法等方法在检测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应用,总结以上各种方法在检测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中的优势与其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设计新的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微生物法、碘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检测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方法的特异性和适用性,讨论现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综述了乳及乳制品中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的原因及危害,以及对今后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旨在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子鼻作为一种基于综合气味信息的气味指纹检测技术,有着快速、无损、便捷、有效、客观等多方面优势,成为了乳及其制品的热门检测技术。与常规仪器分析和感官评价方法结合,电子鼻在乳制品掺假,成分检测,乳制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等相关气味信息方面的研究较多,为市场监控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本文总结了电子鼻在乳制品风味成分鉴别,乳及其制品新鲜度检测,乳制品加工过程监控、掺假检测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电子鼻技术在乳及其制品应用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旨在为其在乳及其制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昂贵的羊乳中添加牛乳的做法已扰乱乳制品市场,其检测技术现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分析国内外乳制品检测现状,综述了现有原料乳、乳制品掺假检测技术及其特点,尤其对各类掺假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度、检测时间和成本进行重点分析,为进一步完善乳制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和保障乳制品市场的规范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物理和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其种类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AFB1)、AFB2、AFG1、AFG2、AFM1和AFM2,其中AFB1毒性最强,污染最广,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Ⅰ类致癌物。奶牛摄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饲料后,部分黄曲霉毒素会转化为AFM1和AFM2,从而存在于乳及乳制品中。本文比较国内外各国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的差异,汇总目前国内外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各项检测技术,阐述近年来主要应用的薄层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电化学法、快速检测试纸条法等检测方法,分析各类方法在检测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方面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旨在为更简便、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乳及乳制品中霉菌毒素检测灵敏度和通量低的技术难题一直困扰乳业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完成的"乳及乳制品中霉菌毒素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针对乳及乳制品中霉菌毒素风险评估研究空白,即霉菌毒素污染水平、发生规律掌握不清的难题,经过8年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以"检测技术—风险评估—过程控制"为主线的乳及乳制品霉菌毒素防控技术体系,取得突破性进  相似文献   

10.
乳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异常分析和重金属含量超标都是目前行业内关注的检测内容,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乳品中关注的元素含量已成为关注的重点。检测乳及乳制品中的元素含量,是有效保证产品品质与安全的前提。因此,针对现有国内外标准中乳及乳制品中元素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各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详细阐述,为实际乳及乳制品中元素的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食品辐照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过程以及在蜂产品中的应用。介绍了食品辐照的法规标准,辐照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以及辐照检测方法。蜂产品是具有较高活性且不耐高温的功能性食品,选用适当的辐照条件,可以彻底灭菌,同时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原有的成分和功能。对于辐照蜂产品检测方法的研究,目前国内外还较为缺乏。基于对辐照蜂产品安全性的考虑,这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气相色谱和质谱有效结合的分析方法,实现了两者的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能对样品高效分离,同时还能定性、定量,在食品质量检测和安全控制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乳制品的分析和检测中,可用于农药残留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食品成分...  相似文献   

13.
兽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发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免疫层析试纸是一种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且具有良好灵敏度的检测方法,适用于现场检测、大规模食品筛选,在兽药残留检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纳米材料可提供特殊的检测信号,是影响免疫层析试纸检测灵敏度和定量分析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对胶体金、磁性纳米材料、量子点以及时间分辨荧光微球这几种纳米标记材料进行介绍,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并对该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动物源食品中多种兽药残留主要是动物在生长和加工中额外添加。该种残留现象具有水平低、种类多、机制效应复杂的特点。针对该种动物制品在进行兽药残留检测中应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方。目前在动物源食品中多种兽药残留检测中常用的技术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合使用技术,该项技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数据获取精准的特点,能对多种兽药残留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在动物源食品多种兽药残留检测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该文主要论述动物源食品中多种兽药残留的种类及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兽药残留检测已成为全球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色谱与质谱是兽药残留分析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由于兽药各种类之间在理化性质、残留状态、限量要求等方面差异较大,导致在仪器分析环节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为进一步了解该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动物源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用于畜牧业预防及控制动物感染性疾病。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等原因,造成动物源食品中该类抗生素残留超标,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需严格控制其在动物源食品中的残留。作者就目前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检测法、理化检测法及免疫分析法等作一简单介绍,分析各种方法的利弊,以期为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物芯片作为一种新兴起的微量和高通量分析与检测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生物研究、食品、医疗和农业领域等.本文主要介绍生物芯片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制作过程.深入探讨生物芯片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生物芯片在乳品行业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兽用镇定剂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现状,综述了动物组织样品中氮哌酮和氮哌醇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分析检测技术,为动物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确保转基因动物及其食品安全的条件下,搞好转基因动物食品产业的发展,对于有效解决资源短缺,食物不足,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切实保证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就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集成创新我国转基因动物及其食品的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为我国转基因动物及其食品的安全检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为此,论文参阅...  相似文献   

20.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食源性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水及植物源、动物源加工的食品中。近年发现也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是一种人兽共患性细菌,特别是能够引起人畜肠道疾病,导致腹泻型或呕吐型食物中毒。快速准确检测蜡样芽孢杆菌是控制其污染和感染后治疗的关键环节。作者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总结,主要包括传统检测方法、普通PCR、多重PCR(m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叠氮溴化丙锭-定量PCR(PMA-qPCR)、微滴数字PCR技术(dd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从传统方法到新兴技术,涉及传统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技术,作者主要总结了各方法的原理、检测范围,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这些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精确度、样本要求等有所不同,可根据检测需要和条件限制进行选择。将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等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样品进行检测,可全面而准确地呈现检测结果。蜡样芽孢杆菌能产生多种毒素,这些毒素决定了其致病性,所以除了检测菌体外,还可以对毒素进行检测,有助于确定病原及其致病力。总的来说,蜡样芽孢杆菌对人畜的健康安全均构成了威胁,快速准确地检测能有效辅助治疗和提前预防,作者将主要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评估蜡样芽孢杆菌的风险,为主动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