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阿荣旗植保站对玉米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研究为基础,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阐述了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包括对温度、水分、光照、土壤、二氧化碳、养分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鹿茸最佳保存条件,将鹿茸置于常温、冷藏、冷冻和干燥4种条件下,分别测定储存初期、储存40d、3个月和6个月时鹿茸中总糖和水溶性蛋白含量。结果显示,鹿茸储存过程中总糖和水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对于鹿茸总糖,储存40d,冷冻条件对总糖保存有利;储存3个月,干燥条件对总糖保存有利;储存6个月,冷冻条件对总糖保存有利。对于鹿茸水溶性蛋白,储存40d,干燥条件对水溶性蛋白保存有利;储存3个月,冷藏条件对水溶性蛋白保存有利;储存6个月,冷冻条件对水溶性蛋白保存有利。从而推断,冷冻储存条件对保存鹿茸有利。  相似文献   

3.
黄淮平原农用地产能影响.因素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艳华  王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85-19087
以黄淮平原(河南部分)为例,从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科技条件、抗灾与可持续生产条件4个方面构建评了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关系数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评价指标进行极值标准化处理后,采用加权求和法、多元回归法对黄淮平原农用地产能影响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条件对黄淮平原产能的贡献率低于其对河南省的贡献率,资源条件对黄淮平原(河南部分)的贡献率高于对河南省的贡献率,抗灾与可持续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河南省和黄淮平原产能的贡献率均较低且差别较小,得出当前影响该区产能的主要因素为农业科技水平落后、耕地质量和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低。基于此,提出了提高黄淮平原农用地产能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在苏南丘陵山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当地的气温、降水量、光照、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技术条件、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分析紫花苜蓿的生态适应性,指出紫花苜蓿南引至苏南丘陵地区的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已经具备,且苏南丘陵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已经展开并取得一定进展,这将使紫花苜蓿南引最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黄土藻类回接之生境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体藻种固相接种培养试验,对人工培养藻类结皮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温度、光照、水分对藻类生长繁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条件对藻类的生长有影响,20℃和室温条件下藻类生物量平均增长率较小,说明其生长比35℃条件下稳定;从光照条件来看,全光和暗光条件下藻类生物量逐渐减少,而弱光条件下生物量持续增加,说明弱光条件下藻类生长最旺盛;水分是影响藻类生长的重要条件,土壤含水量达到30%~35%时藻类生长良好,说明足够的水分供给能够增强液体藻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在藻类接种的初期,加强水分的供应能够保证人工培养藻类结皮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2011年阳信县气候条件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1年山东省阳信县夏玉米全生育期间的气候条件统计,初步分析了气候条件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指出气候条件是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生育期适宜的气温、水分和充足的光照是夏玉米增产的有利气候条件,进一步说明了针对不利气候条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提高夏玉米产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田玲 《现代农业科技》2012,(24):263+268
通过对陕西省的气候条件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夏玉米生育期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提出陕西省降雨、温度、日照等气候条件对夏玉米产量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雷暴气候不利于夏玉米高产,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8.
在光周期L/D=16h/8h、温度(25±1)℃、相对湿度75%~85%的饲养条件下,室内测试中黑盲蝽成虫对3种不同营养的趋性以及3种营养条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季豆、四季豆+蜂蜜水、四季豆+花粉3种供试营养条件下,四季豆+蜂蜜水对中黑盲蝽的诱集力最强,与其他2种营养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在3种营养条件下,黑盲蝽取食取食四季豆+蜂蜜水后的若虫历期、产卵量及子代孵化率与其他2种营养条件存在显著差异,表明3种营养条件对其生长发育及生殖力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烤烟发酵过程中氧气条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人工发酵法研究了氧气条件对发酵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氧条件下发酵烟叶的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总氨基酸、淀粉、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大于无氧条件下发酵的烟叶。这说明发酵过程中氧气条件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降解和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烟叶发酵过程中,应提供充分的氧气条件,以促进烟叶品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孪井滩地区气候条件与西瓜生长气候条件的比较,得出该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气温日较差大、灌溉条件便利,适合西瓜产业的发展。并对西瓜种植期间出现的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辽宁阜新地区春季增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641-2642
[目的]分析阜新地区春播期第一场透雨天气特征,为当地春季播种人工增雨、抗旱减灾提供气象依据。[方法]对近46 a地面观测资料、春季天气变化系统、以及气要素分析图,欧亚地面图、550 hPa、700 hPa高空图等,做叠加归纳分析。[结果]阜新地区春播期适时透雨年占80%,20%的年份无透雨。影响阜新地区春播期降水天气系统主要有3种,即东北低压、华北低压和冷锋云系。[结论]东北低压和华北低压降水天气系统适合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冷锋云系适合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12.
霍星远  刘鹏飞  尹洪涛  谢华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14-1515,1518
利用天气图、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辽宁省朝阳地区一次龙卷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龙卷风在当地出现时天气特点以及天气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3.
辛洁  刘延锦 《北京农业》2012,(27):125-126
运用天气图、物理量场及相关气象资料等,分析了2010年6月18-19日发生在海西州东部地区的强降水天气过程,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来自孟加拉湾西南气流将水汽输送至海西州上空,气流的高辐散、低辐合叠形成了强烈的上升运动,气旋性垂直涡度的增大形成了大雨天气发生的不稳定层结。  相似文献   

14.
袭祝香  王文跃  王晓明  纪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36-11337,11394
为了提高农用天气预报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通过VB6.0编程技术、Access数据库技术和Surfer8绘图技术研发了吉林省农用天气预报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农用数据管理、农用指标和预报方法浏览查询、农用天气预报快速制作等功能;该系统使业务人员能在一个一体化的平台上查询农用数据,浏览细化的作物发育期指标、农事活动指标及知识库、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农用天气预报方法,快速制作农用预报图和农用天气预报,为农用天气预报业务、服务和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了农用天气预报业务的集约化、客观化、自动化水平,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的现状,结合实际服务的需要,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区域一体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综合监测分析网系统。该系统基于.NET平台,采用ASP.NET技术进行开发,并应用Web GIS技术实现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产品的发布。系统内容丰富,界面友好,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其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地面实况资料和雷达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变化特征等方面对2020年5月23日发生在龙口市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雹过程主要是在冷涡横槽和地面气旋的共同影响下发生的;充足的水汽条件,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条件以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动力条件是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基础。可充分利用冰雹天气在雷达反射率和VIL图上的明显特征来做临近的预报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周口秋季连阴雨天气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辉  董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00-13902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基于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天气图等资料,对周口1961~2011年的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找出秋季连阴雨的规律,并对周口秋季连阴雨过程进行大气环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周口市秋季连阴雨平均1.6年一遇,7 d以上的连阴雨平均约0.7年一遇,≥10 d的长连阴雨平均5年一遇,7 d以上的连阴雨及≥10 d的长连阴雨均是9月份出现最多。秋季连阴雨20世纪70、80年代出现较多,平均为一年两遇;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大于10 d的长连阴雨天气发生较多,占50%。秋季连阴雨过程雨量在30~50 mm的较多,其次是≥50 mm;过程雨量≥100 mm的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以来。秋季连阴雨是中高纬度西风带系统和中低纬度副热带系统共同作用形成的;中高纬度系统大致分双阻低压型、单阻低压型、平直环流型、两槽一脊偏北型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应用天气分析方法,对大连北部地区2013年11月9—10日寒潮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为"一槽一脊"型,促使寒潮暴发的流场为横槽转竖型。高空500 hPa天气图上-44℃冷中心位于120°E;55°N~60°N;对应高空700 hPa天气图上冷中心为-32℃;而地面天气图上冷高压中心强度达到1 060 hPa,标志着冷空气的堆积达到了可产生寒潮的强度。由贝加尔湖暴发南下的冷空气偏北、偏东,大连地区只有最北部庄河站达到了寒潮标准,24 h内最低温度下降9.1℃。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出大连地区寒潮天气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
经过对6~9月份廊坊市历史气象资料的普查与统计分析发现,700 hPa天气图上的低涡、切变线、低槽和地面天气图上的冷锋是出现频率较高且可带来对流性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当其中的某个系统出现时,该地区有50%以上的日数会出现雷暴和较明显降水,或出现云量大于4的积雨云,成为人工增雨作业潜力日,因此,正确识别上述系统是指导人工增雨作业的重要环节。笔者对该影响系统的位置、范围等进行了宏观描述,以期抓住适当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高增雨效率。  相似文献   

20.
杨远航  沈永生  张顺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64-12766
介绍了利用Delphi工具结合Surfer接口实现乡镇自动气象站等值线图绘制的路线,阐述了应用程序开发的设计思路及技术方法,并结合输出实例描述了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