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意义】生鲜农产品的配送问题已成为制约生鲜电商发展的重要瓶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出适应新时期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的新模式。【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题分析法,分析现阶段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的电商配送新模式。【结果/结论】基于乡村振兴视角,提出适应当前发展的生鲜电商配送新模式,并给出3点对策建议:整合城乡电商配送资源,推动城乡配送系统一体化;提升电商配送技术水平,实现数据监控与食品溯源;加快完善电商配送标准体系,培育电商配送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广西具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是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产业,而电子商务的兴起,则为广西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目前,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电商模式包括B2C、B2B、C2C、O2O等,不同的电商模式有着不同的营销对象与特点,适用不同的电商主体。但由于对自身定位不清晰、对电商营销模式认识不足等原因,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成效不尽如人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商户及企业从事电商的热情。优化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发展农产品产业集群,助推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二是打造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增强电商市场竞争力;三是整合资源,发挥政策类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导向作用;四是打造"产业基地+电商直播基地+物流基地"联合体,实现三方共创。  相似文献   

4.
5.
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乡村经济发展业态,其利用互联网的广泛性,易用性,交互性等特点,整合"线上-线下"两种资源,优势互补,在促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农村生活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些许弊端和不足愈发凸显,冷链物流技术滞后、平台运营模式有待创新、农户盈利能力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为此,农村电商在健全物流配送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平台信誉机制和加强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商是落实乡村振兴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举措,也是互联网+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我国特色农产品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了特色农产品发展的4种模式分别为:微信电商模式、F2B2C模式、O2O模式、直播订单模式,并对现有电商模式的问题如:购群体问题、产品问题、消费习惯问题、物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给出针对目标群体营销、完善法律法规准则、开展体验式消费、跟进新兴媒体等破解困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消费扶贫就是在我国精准扶贫政策下细化、强化的扶贫方法,为精准扶贫、脱贫致富注入了新鲜而又活跃的力量。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消费扶贫是新时期我国精准扶贫事业做出的新式探索,为我国持续扶贫工作发掘出新机遇,对实现我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笪静  裴圆鑫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2):153-158
近年来,农产品电商物流开始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以拥有诸多特色农产品的湖北省宜昌市为例,阐述了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宜昌市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的现状,重点剖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宜昌市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在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9.
袁刚  张军 《江苏农业科学》2022,(22):246-253
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典型县域农产品电商空间分布,确定县域农产品电商的演化特征及空间机理。基于高邮市2015、2018、2021年农产品电商数据,采用莫兰指数、热点方法,分析农产品电商空间分布、销售产品类型、销售主体的演化过程及空间机理。(1)县域农产品电商空间分布呈集聚形态,早期农产品电商分布以城关镇、重点镇为主;近年来,特色产业村成为农产品电商新的空间分布热点,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技术”以“城关镇—重点镇—特色村”等级扩散为主。(2)农产品电商销售产品类型存在地方特色产品—地方优质产品—一般农产品的演化链条。(3)农业企业在农产品电商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以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产品电商也得到快速发展,个体农产品电商则相对萎缩,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电子商务经营能力显著高于个体,是电子商务技术扩散的主导力量。(4)农产品电子商务经历了外部等级扩散、内部扩散、园区集聚3个阶段,人口回流,资源、市场,人才、政策分别是3个阶段电商空间演化的主要驱动力。随着农产品销售对电商依赖程度的逐步加深,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应成为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
李丽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4):210-210,21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的新成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是实现乡村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本文对邢台市乡村振兴模式进行调研,通过对沙河市金沙河企业发展现状与模式的梳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新型职业农民+科研机构+基层党组织”七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商业活动中跨境电商对扩大贸易规模和推动产业链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云南农产品市场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建模“农村电商供销社”体系对跨境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进行可行性分析,在时代红利与政策的加持下,实现云南农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鲜农产品是易腐、一般需冷藏或冷冻保存、未经加工过的初级农产品,是提高农民、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解决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存在的流通率低、腐损率高等问题,以共享经济等理论为依据,提出应科学合理地设置始末两端的集配点等角度优化冷链物流网络、构建冷链物流共享信息平台并促进参与主体主动上传和反馈物流信息,以及普及应用物联网、“智能+”等现代技术实时监控生鲜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关键数据。为了解决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策略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矛盾,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为基础,吸引出身于农村的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提高针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普及率、针对性,解决冷链物流运行、升级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深化发展,农村电商正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南阳市内乡县作为“区位贫弱”的山区小县,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蹚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内乡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对内乡县电商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剖析了内乡县电商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培养高端电商人才、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物流资源等措施,以推动内乡县电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对脱贫地区和偏远山区完成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智勇 《乡村科技》2021,(35):37-39
依据国家振兴对乡村战略部署规划,尽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构建完备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是应对社会变化及各类风险的重要举措.现阶段,虽然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背景下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基于此,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讨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深入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存...  相似文献   

16.
自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来,广西各地县以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新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广西本土农业转型升级。但仍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同质化竞争、顾客粘性低、附加价值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足等突出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电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农户职业素质的重要手段,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研究主要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电商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关颖  王闻环  许评 《安徽农业科学》2020,(5):187-188+192
通过分析镇江市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发现镇江市农产品物流存在主体多元化发展、物流资源分散,物流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农产品物流服务水平尚未能匹配消费升级需求等问题,进而提出整合农产品物流资源、不断推进农超对接、提升农产品物流技术应用水平、加快第三方冷链物流专业化发展、探索推广现代农业电商服务、形成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现代农产品物流高质量发展路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零售模式给传统生鲜农产品零售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促使生鲜农产品线上与线下经营商不断优化升级,以提升产品零售的效益。本文基于新零售模式对生鲜农产品零售的作用,从物流配送、农产品质量、运营团队、消费者市场四个方面提出了生鲜农产品零售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吕明珠 《农业与技术》2021,(16):151-153
面对电商+直播这一模式发展的高潮,生鲜农产品电商也迎合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利用直播提高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购买率.本文基于计划行为、感知风险等理论,根据396份实证调研数据结果,运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消费者个人特征、产品特征、商家主播特征、风险感知特征4个方面来探究在电商直播模式下影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