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业的起源是人类为了自我生存而对作物种质资源利用的过程。种质资源是作物新品种培育及育种研究最重要的物质资源。农业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无一不得益于关键性种质材料的发掘与利用。粮食持续增产主要生产措施固然重要,而优良品种却是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孟凡华  杜振华 《种子》2000,(5):63-63
作物育种又称遗传改良 ,是粮食增产中投入最少而效益显著的一项技术措施。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 ,种植优良品种就能起到增产、改善品质的作用。据测算 ,新品种的应用对大田作物的年增产率为 l%~2 % ,而粮食品质 (包括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的改进主要依靠育种来实现。育种的途径与方法因作物种类而异。自花授粉作物如小麦是先杂交 ,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装”在一起 ,形成新的纯系品种 ;异花授粉作物 (如玉米 )一般先创制 (或引进 )优良群体 ,然后自交提纯 ,选择优良自交系 ,再杂交 (自交系间 )筛选强优势组合 ,这种途径除聚合优良性状外…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近年河南省小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河南省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利用2005~2012年河南省小麦冬水组区域试验数据,对新审定的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平均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平均每年提高40.529kg/hm2。千粒重年增长0.7703g,其他主要农艺性状均呈上升趋势,但穗数和穗粒数呈下降趋势。新品种平均产量和最高产量均比对照增产幅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穗数>千粒重>生育期>穗粒数>株高;3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近年来河南省小麦产量水平稳步提高,各因素得到很好的协调发展。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河南省生态及种植条件,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应采取在大群体的基础上,主攻千粒重,将大群体与大穗相结合,同时注意三要素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物育种新技术:DNA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的关键是选用优良品种。一个理想的优良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抗病虫、抗逆性强。将不同品种各自具有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到一个品种中,一直是作物育种家们的主要工作目标。在传统的育种工作中,育种家们首先进行品种或品系间的杂交,然后从分离后代中通过表型观察选择理想的重组基因型。但一些重要性状如抗性、品质等的表型观测十分困难,多数是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这就注定传统育种工作是一个周期长、难度大、耗费多、结果难预料的过程。长期以来,育种家们试图利用遗传标记辅助育种,但早期的遗传标记各自具有一些弱点,新近发展的DNA标记才成为最有成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快玉米新品种引种工作的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品种是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分析.全世界粮食大幅度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化肥的工业化生产和大面积使用:二是新品种(主要是杂交种)的推广。在一个农业行政区或一个生态类型区.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引种和推广育种单位新推出的优良品种.不仅标志该地区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和推广水平.而且对于提高该区的粮食产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玉米农艺性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多属于数量性状范畴,这类性状由多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影响使其遗传极为复杂,并且性状间常存在复杂相关关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间的复杂关系使得育种中对以产量为目标的选择极为困难.多元统计分析是研究客观事物中多个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统计规律性综合分析方法.合理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加深对性状间相互关系的遗传规律及各相关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和依存关系认识,为新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对35个玉米品种(组合)的20个农艺性状应用GGE双标图、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日产量、千粒重、穗长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20个农艺性状可综合为6个公因子;以6个公因子为综合指标对35个品种(组合)聚类结果聚成17个类群,其中G8、G14、G12、G10和G17为综合性状优良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7.
刊首语     
粮食问题始终关系国计民生。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为保证我国的食物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水稻增产的诸多因素中,品种改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水稻育种实现了两次重大突破,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曾使水稻大幅度增产。然而,近二十年来,我国水稻品种改良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主要水稻品种产量水平已相当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常规方法对种质资源利用率低,使得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难有大的突破。为解决上述问题,上世纪末,国际水稻研究所启动…  相似文献   

8.
受惠农政策拉动,中国粮食连续4年持续增长.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和自然资源短缺等瓶颈制约,粮食安全仍然存在非常大的隐患.结合国情,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才能保证中国粮食增产.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为:农业机械技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优良品种将是遗传育种的重要工作;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将有大发展;资源节约型技术将是农业技术研发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
耐寒水稻新组合金优431超高产示范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我国人口增加 ,耕地逐年减少 ,粮食增长缓慢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下个世纪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虽然不象有些人说的那么骇人听闻 ,但也必须高度重视 ,要解决粮食问题 ,一条可行的途径是通过育种手段来提高作物生产潜力 :另一条可行的途径是研究提高栽培技术 ,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在目前育种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进展的情况下 ,后者对粮食产量的提高更显迫切性和重要性。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又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主食 ,研究应用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产量 ,这对我国新世纪解决水稻需求、…  相似文献   

10.
植物矮生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对作物高产性状,高产机理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愈加深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培育理想株型已成为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株高是高等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植株过高容易引起倒伏而减产,而矮生植株抗倒能力强,高产,因而矮化育种对培育理想株型十分重要,矮生基因的发掘研究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目前高等作物矮生性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特别是对水稻、小麦、玉米、黄瓜、西瓜和番茄等主要作物矮生性状的遗传特点、分子标记、矮生基因的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评价,分析了激素对高等植物矮生突变体的调控,提出了高等植物矮生资源的利用和矮化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高等植物矮生性状分子遗传学研究和分子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大省,玉米生产与消费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玉米是河南省第二大种植作物,播种面积已达250.83万hm~2;产量131.63亿kg,占我省粮食总产的28.73%,可见玉米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几年来,玉米生产也出现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取专家问卷调查形式,系统研究了专家对我国粮食增产技术发展重点的观点,总结出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八大类增产技术的重要性优先序:品种选育技术在三大作物中均以较大优势排列第一位,肥料及施肥技术均排在第二位,而种植制度和防灾减灾技术均排在三大作物八大类技术的后两位;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在水稻和小麦增产中作用相对较大,均排在第三位,玉米生产中比较重要的是农业机械与耕作技术,排列在第三位。保障我国粮食作物的可持续增产,优良品种的选育至关重要,其他技术对不同作物增产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太空5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空5号(SP2027)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小麦新品种,两年省区试产量平均较对照增产3.81%,并有1年增产显著;省生产试验也较对照增产达5%以上.且该品系属制作优质饼干、糕点类型,达到国家优质弱筋小麦标准,2002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并于2002年12月获国家"十五"品种后补助二等奖,是我国采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选育成功并审定通过的第1个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脱毒甘薯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甘薯是运用遗传学原理培育出的优良无病毒的高产良种,它具有抗病力强、适应性强、产量性状好、品质优的特点,是食用、饲用及加工的优良品种。脱毒甘薯种植作为粮食增产、经济增收的一个项目,于2005年在进行示范种植,为了摸索脱毒甘薯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充分发挥其在生产上  相似文献   

15.
漯河地区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锋 《中国种业》2013,(1):33-34
漯河地区是河南省小麦生产主要产区,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8.9万hm2,冬季小麦种植面积占95%,对河南小麦产量的稳定及提高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在该区小麦生产上仍存在一些制约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因素,通过走访调查,总结了漯河地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相应对策,以期保证漯河地区小麦丰收,为河南省小麦实现持续稳定增产提供参考。1当前漯河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1种子市场混乱,优良品种未得到充分利用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一、水稻系统选育的前景系统选育,是我国行之有效的育种方法之一。在作物育种史上,培育了大量的良种。我国水稻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而产量约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一半。湖南省近年粮食总产持续增长,水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90%以上,培育水稻良种起了显著的效果。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先进的育种方法很多.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已誉名  相似文献   

17.
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农业增产的首要措施,也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为了总结经验,明确任务,制订措施,组织起来协作攻关,使作物育种工作为加快农业生产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农委、国家科委委托农业部于1982年1月5日至14日在北京在开了第四次全国农作物育种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29个省、市、自治区农业厅(局)、农科院、农业高等院校等单位的领导和作物育种专家,以及有关部门的科研和行政管理人员,共计有320多人。会议收到了有关作物育种的总结报告和研究论文210多篇。还有13位著名育种专家、教授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这是1966年召开第三次全国作物育种工作会议之后,我国农作物育种界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8.
《种子》1982,(4)
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农作物品种管理,加速利用育种新成果,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推广优良品种,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特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建国以来粮食增产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多元回归和柯布-道格拉斯农业生产函数分析了河南省建国以来粮食增产的主要生产要素的贡献率,总结出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不同阶段的相应特点,认为化肥在河南省近50年的粮食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个生产要素的相互协调配合是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择长江流域旱地作物适宜的耕作方式,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促进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归纳了国内外关于间作对旱地作物产量、品质、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情况。间作系统各作物的总产量(或收益)高于其任一单作系统;间作能显著改善作物的品质;间作能够使各作物在时空与水肥利用上具有互补性;间作群体在辐射截获和利用总效率上不低于其任一作物的单作群体;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含量及利用率、土壤养分利用效率高于单作系统;间作的两种作物对养分吸收存在竞争与促进关系,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肥料损失率;间作系统能够集约利用光、温、水等自然资源。针对长江流域旱地作物间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条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