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多年来连续保持良好发展局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农业农村经济受到的冲击不断加深,因而今年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的难度很大。我们应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密切关注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认真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落实好中央文件的部署,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农经管理工作的忧虑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一项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农经部门应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稳定两大主题,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加速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现代高效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谈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部署,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而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就是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根本上说,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而龙头企业是带动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若要持续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通过阐述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措施,为其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建言献策,助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衡阳数字经济对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影响,通过建立数字经济和农村农业现代化指标的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业结构优化;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乡村文明;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带动乡村共同富裕。为使衡阳市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加快农业生产数字化发展,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培养优秀数字化专业人才,推动农业数字化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刘勤收 《河南农业》2009,(12):17-17
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考虑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全局,作为乡镇政府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更新观念,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做好规划。制定规划要按照适应市场、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具有很强的区域差异性,农村个体种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还相对不足,因此需要加快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本文探究了农村农业发展现状中的问题,分析了效益农业的未来发展路径:机械化、特色化、生态化和科技创新化,并提出若干加快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举措,以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昆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是提高农业后续效益、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农业产业化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形式上,应针对我国农村经济的现实,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寻求“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解决,推进农村经济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丽 《云南农业》2002,(10):4-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统揽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的大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要想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地位、农业发展 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农业发展战略,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稳健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乡村 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发展策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江西省积极贯彻执行,推动农业 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农村经济 管理人才缺乏、管理理念落后等,为此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西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的对策建议,如健全农业农村管理体制,实行农业创新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乡村产业振兴根植于县域,依托于农业农村资源,能够繁荣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农村农 民的现代化。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要想大力振兴县域乡村产业,激活当地的产业经济,需要克服 乡村资源利用不活,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融合不强,产品链条短市场竞争力低,技术人才和经营团队匮 乏,农文商旅结合度不佳等难关。因此,本文将从县域乡村产业振兴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面临的 问题、相应的策略入手,来分析县域乡村产业。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在对甘肃农村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强调甘肃省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以农业产业化和企业化带动农村第二产业,以城镇化推动农村第三产业,从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甘肃全面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在我国农村基础网络建设基本完善,为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金融发 展模式中的应用提供了基本保障。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起到 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农业金融模 式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保驾护航。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金融发 展模式研究,希望为研究农业金融发展模式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种植业经济产值占据了农业经济的核心部分,换而言之 种植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决定了农业种植效益,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分析种 植业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促进我国 农村经济的发展,论证种植业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很多理论和实证分析均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只有解决了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才能较好的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的矛盾,进而才能促进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该文对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安徽省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的现状与不足,并为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谌飞龙  王礼力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0):1595-1599
[目的]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从协调性的角度研究农业多功能,完善农业多功能理论,并为陕西省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0年陕西省农业及农村发展数据,采用协调度模型分析农业多功能协调度的动态变化.[结果]陕西省农业经济功能已经呈现出协调发展的状态,但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仍然处于失调状态;整体上陕西省农业多功能一直处于失调状态,但与2000年的极度失调相比,2010年的失调状况有了极大好转.[建议]政府部门应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收益的提高,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实现陕西省农业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土地抛荒严重,农业生产力下降,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已成为制约中国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梳理各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历程、组织类型,并从当前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问题中展望其新型托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趋势,为中国新时期农业结构转型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理论参考的同时,又可以缓解农业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对于建设小康社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直接关系着农业的发展。所以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当中,必须 探索出一个适合农村发展的资金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从当前现状来看,财政支农资金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对于扩大农村资金供给,提升资金利用率具有明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