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意义]以福建省三明市为研究对象,总结其建设森林康养旅游基地的实践经验,为更多城市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三明市在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的政策措施,由市场培育到成功运营,利用"康养+旅游"的形式助力产业发展,通过对其实践路径的剖析,探索地方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经验启示.[结果/结论]研...  相似文献   

2.
森林康养业涉及了众多学科及产业门类,现有相关文献有关森林康养的研究广而散,少有学者从整体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基于大量文献基础资料,从森林康养的基础、载体、路径和目标4个方面,对国内对森林康养的研究进行梳理。结果表明,1)森林康养未来的发展同乡村振兴结合,充分借助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优势;2)同中医药相结合,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医药理念与技术,缓解亚健康问题,推广民族医药;3)与养老业、旅游业紧密结合,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带动旅游经济。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开展森林康养研究的建议,以期推动森林康养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新时代社会许多领域产生深刻变革,健康中国战略加速发展。习总书记强调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把大健康理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点工作之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波动及影响,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存在一定的局限和滞后特点,森林康养是当前大健康教育发展下的新模式,探索森林康养途径,结合康养基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期为新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泾县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充分利用泾县独特的森林景观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推动泾县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泾县森林景观资源现状,提出了泾县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思路以及实现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期为加快泾县旅游业发展、增加林区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从广州市从化区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和现存问题,结合全域旅游给当地发展带来新优势,进一步提出了广州从化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品牌特色;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合理规划。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地考察,结合获得数据对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对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提出合理的建议与策略,旨在为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及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其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曾凡耘 《乡村科技》2022,(22):42-45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休闲、养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单纯的休闲旅游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养生养心的追求,康养旅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目前,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的康养旅游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开发模式固化和同质化严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宣传力度不足,高素质人才不足等。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恒合土家族乡要积极创新康养旅游发展模式,完善康养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康养旅游宣传力度,加强康养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苏娜  黄绍斌 《安徽农业科学》2020,(23):175-176+213
茶文化旅游作为最能契合全域旅游休闲及体验要求的产品形式之一,能实现茶业与农业、工业、旅游业的有机融合。江西拥有底蕴深厚的茶文化,但也存在品牌涣散、人才欠缺、形式单一等问题,从而使江西茶业没有形成规模及品牌优势。该研究为实现江西茶业产业链的拓展,尝试融合全域旅游理念,从江西茶文化的地域差异性和多元化角度出发,提出江西茶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整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和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森林康养作为集健康服务业、林业以及旅游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和谐、自然、绿色、健康"的发展理念。未来,森林康养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绿色经济体系中的主要增长点。森林资源是森林康养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目前来说,绝大多数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是基于天然林开展的。因此,对天然林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并且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对天然林进行保护,对于实现森林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目前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我国天然林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天然林保护对于森林康养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森林旅游资源P-R评价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归纳总结国内外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森林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P—R法,即从森林旅游产品(Product)的角度对森林旅游资源(Resource)进行分析与评价,用以指导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三明市生态公益林的调查分析。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对不同生态公益林以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的优劣进行功能性等级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对林分水源涵养功能影响较大的因子,按回归偏相关系数t的大小依次为土层厚〉凋落物量〉非毛管孔隙〉稳渗速度〉土壤密度〉初渗速度〉郁团度〉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得分值高低可分为高效型(902.67~687.21).中等型(687.20~579.48)、低能型(〈579.47)三种类型;经对28种生态公益林林分类型进行检验,高效型林分有7个,占总数的25%,中等型11个。占总数39.3%,低能型10个.占总数的35.7%;有75%的林分生态功能(林分水源涵养)具有潜在的提升空间,有必要而且必须进行水源涵养功能性改良.  相似文献   

13.
综合测度长江中游城市群2009—2019年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各项效率,并探究其旅游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效率水平总体不高,主要受旅游纯技术效率驱动,空间上呈现出"东强西弱"梯度格局,空间演化上由集聚向离散状态转移,城市间空间关联性减弱;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时序上呈现波动式增长,空间格局的演化经历了"发散—收敛—发散—收敛"四阶段;地区经济水平和区位条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效率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资源禀赋则对其表现出阻滞作用;市场化程度、交通条件、信息化水平则对不同城市群的驱动作用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郑州森林生态城林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郑州森林生态城林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以土地类型作为评价的基本因素,并根据地貌、地形、土壤特性等确定林地评价因子,利用指标体系法建立了林地指数模型,用加权指数和法对各个因子的综合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该区适宜、较适宜、勉强适宜等适宜性林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适地适树原则,进行了适宜林种、树种选择及群落构建方式策划.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海口林场选取22块典型样地对其生产力、群落结构、抵抗力、土壤状况4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运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FEHI)评价模型评价昆明市国营海口林场的森林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组成的林分健康程度不同,华山松林>柏树林>桉树林;同一树种,不同林龄阶段的林分健康程度也不同,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22个典型林分类型中,处于亚健康的样地有11个,占总数的500%;处于健康的样地有10个,占总数的455%;处于良好健康的样地为1个,占总数的45%;不健康和优质健康类型没有;综合评价表明,昆明市海口林场的森林健康状况为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A的森林旅游运营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是绿色产业和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合了新世纪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显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发展势头。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森林旅游的运营效率进行了研究,为森林旅游的效率评估提供了定量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对其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为我国森林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物指示物法和综合评判法对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以光肩星天牛为生物指示物的评价结果表明,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综合评判法中的公众评价结果是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基本健康和亚健康之间,专家权重的评价结果为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8.
詹国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019-10020,10023
以三明市为例,分析了三明市林分资源的现状,分析影响三明市林分质量的因素,探讨提升三明市林分质量策略,旨在为三明市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传统旅游城市工业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希芸  沙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57-2058,2097
以南京为例,重点分析南京市工业旅游的开发条件,并且提出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旅游可以充分发挥地区生态优势和茶产业优势,是茶叶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其良好的开发会促使生态、经济及旅游本身综合效益的实现,是新一轮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依据安康市的实际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从资源基础、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撑等方面对陕西省安康市发展茶文化旅游扶贫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发展茶文化旅游的扶贫效益全面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综合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旅游扶贫正在逐步成为安康市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