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精准扶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就是乡村,必须补齐乡村这块短板。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实现乡村全面脱贫的有效举措。基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绿色扶贫、人才扶贫维度探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和定点驻村扶贫等有效模式开展脱贫攻坚,全省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贫困地区医疗、住房、饮水、交通、教育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黑龙江省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了现阶段贫困人口致贫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推进产业扶贫和电商扶贫、完善资产收益扶贫制度和鼓励农民创业脱贫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第一个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各级关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和要求,武定县委、政府始终把培育发展富民增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产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对全县产业扶贫现状入手,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乡村要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打好脱贫攻坚战,啃掉脱贫攻坚“硬骨头”,是乡村走向“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美好愿景的必由之路。河南省长垣县聚力产业扶贫,以农业产业扶贫为重要支撑,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把产业扶贫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形成了产业扶贫工作新局面。一、基本情况(一)定规划,强化指导引领河南省编制了《河南省"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引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优质粮食产业、设施农业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特色加工产业、畜牧养殖产业、电商流通产业等8大扶贫产业,并制定了农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和“1+N”专项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6.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也是化解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主要途径。在脱贫攻坚决胜的关键阶段,全力打好打赢攻坚战役,建立解决贫困的长效机制是农村工作的重点目标。精准扶贫重在产业扶贫,应深刻了解产业扶贫的重要性,完善产业扶贫体系,推动落实产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保障贫困地区实现真脱贫、不返贫。以延边州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为例,调查其概况及贫困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图们市扶贫案例研究,对产业扶贫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推进延边地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探索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有机衔接机制,不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更是实施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抉择。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视角的综合衔接概念。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发展农业产业依然是重中之重,产业发展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核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阚春丽 《乡村科技》2019,(12):15-17
精准脱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于我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精准脱贫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找准、找实、找细精准脱贫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在实际的扶贫脱贫工作中,要吃透悟透具体政策、科学规划脱贫措施、关注重点扶贫对象、转变工作作风以及动员社会力量等,以一切为了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实实在在地做好扶贫脱贫工作。  相似文献   

9.
产业扶贫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是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乃至贫困县摘帽的重要支撑。近几年来,产业扶贫取得了巨大成就,确保了脱贫攻坚顺利进行,但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农业发展模式,确定科学合理产业扶贫发展方向,发挥产业扶贫带动作用,本文通过了解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在精准扶贫方面的要求和贫困村产业扶贫发展的现状,对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琼  唐然  董光美  周平  郭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244-246,249
产业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的主要脱贫模式之一,是保证如期实现精准脱贫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了我国产业扶贫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模式,分析了双江模式的特点、成功经验及减贫脱贫成效,并提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扶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打好农村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要使农村贫困户脱贫摘帽,持续性增产增收,必须因地制宜探索脱贫的有效途径,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建立可持续脱贫的机制,提供可持续致富的动力.文章分析了当前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形成原因,结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特点和优势,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农业科研院所开展浸入式扶贫的建议,创新性贯彻党中央的扶贫精神,以使贫困区在农业产业引领下如期实现全面脱贫.  相似文献   

12.
郭成 《甘肃农业》2019,(6):51-53
在全县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笔者针对秦安县产业扶贫带贫深入各个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提出了产业扶贫带贫“十大模式”。“十大模式”为今后同类地区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阜南县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成效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南县是国家重点贫困县,在扶贫工作中突出农业产业扶贫,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探索精准脱贫模式,实现了产业加快发展、贫困人口加快脱贫的良好态势。该文详细介绍了阜南县实施农业产业扶贫做法、成效,并提出了进一步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夯实扶贫基础、保障发展条件;创新扶贫机制,做到精准施策;深入发动群众,激发内在动力等。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农业产业扶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扶贫"理论的提出,使扶贫工作从以前的粗放管理阶段步入精细化管理阶段,以便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问题。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中的陕南为例,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基础上,分析各类致贫因素,并确定重要致贫因素。探索解决重要致贫因素的精准扶贫措施。根据陕南现行的农业产业扶贫措施,精准识别农业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精准扶贫措施,以期为陕南乃至西部集中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精准脱贫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以顺昌县农业产业扶贫为例,分析当地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扶贫模式”,防止出现脱贫后返贫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农业科研单位是脱贫攻坚工程的主力军,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创新扶贫模式,探索帮扶措施对于打赢扶贫攻坚战意义非常重大。文章在归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扶贫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做大做强科技扶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在农村,国家也探索出了精准扶贫的新途径——电商扶贫。农村电商是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型载体,是在农村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媒介,要实现农村人口有效脱贫,电商的发展质量与规划至关重要。以精准扶贫为背景,分析、整理农村电商发展概况,探索现在农村电商发展的困境,并针对发展难题提出创造性改进措施,为实现农村电商向优向好发展、覆盖面更广,以在农村真正落实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小康提供理论支持与实际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飞  江蓬勃 《农学学报》2020,10(9):95-102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开展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步骤。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于落后乡村、边远山区的尚未脱贫人口,通过采取不同形式的帮扶措施,增加贫困人口家庭收入,改善贫困人口生活质量。文章以陕西南部山区的重点贫困村——汝河村为例,首先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其它因素3方面对汝河村致贫原因作了简要分析,而后对汝河村精准扶贫的具体帮扶措施易地搬迁、文化教育帮扶、产业发展帮扶、消费扶贫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脱贫攻坚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发展产业特别是长期产业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而采取帮扶措施是为了完成脱贫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绝不仅仅是单纯帮扶乡村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乡村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实现年.精准扶贫工作也受到了接受人民群众检验,但在扶贫工作的进程中出现众多贪污腐败专项扶贫资金的违法事件发生.为了巩固扶贫事业的成果和规范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违法问题原因是精准扶贫的上下级政府扶贫工作人员的信息不对称,专项资金的责任人不具体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20.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消除贫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1]本文结合实践,对高校后勤管理中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对脱贫攻坚工作有更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研判,激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斗志,凝心聚力开展脱贫工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