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蚕桑生产是南通县农村传统骨干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了蓬勃发展。1980年蚕茧首次突破了万担关,以后又连续六年以年均18.8%的幅度递增。到1986年,全县桑园已发展到39121亩,年产茧2195.6吨,且蚕茧质量不断提高,饲养水平不断上升。公斤茧价从1980年的3.35元上升到1986年的4.18元。张产茧从1980年的29公斤上升到1986年的31.4公斤。但是1987年以  相似文献   

2.
<正> 我站是1979年建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省、地业务部门指导下,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大胆创新,普及技术,促进了全县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全县有6个区,28个乡(镇),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1978年产蚕茧44.5吨,产值31.8万元,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8%,人均蚕桑收入2.11元;到1985年,产茧达到502.1吨,蚕茧产值210多万元。六年中,蚕茧产量增长了3.6倍,产值增长了6.4倍,在衣业总产值中,蚕茧产值上升到9.3%。蚕病得到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3.
贵县大岭公社利用西江两岸发展蚕桑生产,是从一九七五年开始的,几年来蚕桑生产由少到多,逐步发展.现在全社种桑养蚕的生产队已有七十二个,占总队数的百分之三十.桑园面积已达到一千一百多亩.今年到七月底统计,共养蚕一千三百多张,比七五年多四十五倍,比七八年全年养蚕一千二百六十张还多;产蚕茧四百四十五点六担,比去年同期多收一百二十七点五担,增长百分之十四;茧款收入五万七千六百七十五元,比七八年全年收入还多八百三十五元.  相似文献   

4.
<正> 地处川北边陲的山区剑阁县合林镇,近年通过大力发展栽桑养蚕业,闯出了一条以发展蚕桑为主,桑、猪、粮并举,其它产业为辅的富镇之路,今年春茧上市,该镇蚕农出售春茧达9万公斤,蚕农售茧收入逾100万元。 自1989年以来,合林镇就把发展蚕桑作为该镇、村、组三级干部的目标管理,使全镇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该镇的桑园面积由1989年前的不足500亩发展到1994年的8810亩。产茧量由1992年的11.505万公斤发展到1994年28.895万公斤。该镇农户仅养蚕一项年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就在20余户;5000元以上的500余  相似文献   

5.
我县从1989年开始狠抓了桑蚕茧科技示范基地村建设,现已初见成效.名山镇东升村率先突破了50吨,达到了60吨.通过抓科技示范基地村,推动了全县蚕桑生产的发展,使全县蚕茧产量由1990年的98.8万公斤,上升到1994年281.3万公斤,增加2倍多.若按东升村人平养蚕1.4张,产茧40.8公斤,收入333.4元计,全县养蚕人口58万,可养蚕78.2万张,产茧可达2340万公斤,蚕农可收入19372万元,工业产值可达15.26亿元,丝绸行业可实现税利9818万元,即使按1/3计算,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相似文献   

6.
<正> 南部县柳驿乡蚕桑辅导员山佳仁是一位战斗在边远山区、长年累月为蚕桑发展作出优异成绩的忠诚战士。 1673年山佳仁由乡政府推荐,经县农林局考查合格,招聘为不脱产的蚕桑技术员。参加工作那年柳驿乡只发蚕种342张,产茧7303公斤。经15年的努力,到1987年全乡发种4600张,比1973年增长12.4倍;产茧109.429公斤,增长13.9倍。在乡党、政正  相似文献   

7.
我场红星奶牛场,从1987年以来,不断地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大搞科学养牛,使奶牛生产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奶牛存栏由1986年的186头发展到1991年的263头,增长41.4%。同期成母牛年均单产由4007公斤提高到6305公斤,总产奶量由31.9万公斤增加到83.67万公斤,向国家出售商品奶山29.3万公斤增加到78.6万公斤,成母牛头年均利润也由646元上升到1286元,上缴利润由7.7万元  相似文献   

8.
<正> 地处川北边陲的山区剑阁县合林镇,近年通过大力发展栽桑养蚕业,闯出了一条以发展蚕桑为主,桑、猪、粮并举,其它产业为辅的富镇之路。今年春茧上市,该镇蚕农出售春茧达9万公斤,蚕农售茧收入逾100万元。 自1989年以来。合林镇就把发展蚕桑作为该镇、村、组三级干部的目标管理,使全镇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该镇的桑园面积由1989年前的不足500亩发展到1994年的8810亩。产茧量由1992年的11.505万公斤  相似文献   

9.
实施"10110"工程建设茧丝绸强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淳安县蚕桑生产在浙江省蚕桑西进工程的推动下,近两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桑园总面积由2003年的3733.3 hm2,增加到2005年的5333.3 hm2;蚕茧产量由2003年的4208 t增加到2004年的5260 t;蚕茧产值由2003年的7370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1.02亿元,增收2800万元;蚕茧质量连续8年名列浙江省前茅;蚕桑地位已从2004年的浙江省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市蛋鸡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蛋鸡存栏量由1982年的53.5万只,发展到目前的210万只,增长3倍;禽蛋产量由1982年的613万公斤(人均12公斤)增加到目前的2400万公斤(人均36.9公斤),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均17.5公斤)和河南省人均25公斤的水平。农民来自蛋鸡业的收入人均达到172.83元,蛋鸡业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向支柱产业的跨越。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养鸡业进入买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蛋价波动频繁,养鸡业处于低迷状态的形势下,该市蛋鸡业仍能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呈现出…  相似文献   

11.
<正> 旬阳县三岔河乡,属土石山区。为了治穷致富,选择了发展蚕桑这一骨干项目。经过三中全会后的几年努力,不仅粮食生产上去了,蚕桑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86年全乡有桑树78万株,比1980年增加了三倍半。养蚕量由662张增加到1008张,产茧达到24500公斤,农民的生活也逐步得到改善。他们的经验有三条: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沙河市畜牧局适应农村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兴办各种经济实体,以实体为依托向农民提供系列服务,促进了畜牧业的迅猛发展。1984年—1990)年,肉类总产量由2226吨增加到5442吨,增长1.45倍;禽蛋总产量由775.9吨增加到4708吨,增长5.07倍;奶类总产量由5吨增加到117吨,增长22.4倍;畜产品商品率由32%增加到83%;畜牧业总产值由774万元增加到2857万元,增长2.7倍;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7%上升到24.3%。畜牧业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镇江市蚕茧产量持续增长。1987年蚕茧产量7740吨,比1978年增长2.4倍;养蚕的张单产也大幅度提高,1978年每张种产茧量全市平均只有21.35公斤,1987年提高到31.7公斤。亩产茧量由1978年的35.15公斤提高到1987年的80.35公斤,增长128.6%。市丝绸公司成立三年,蚕桑生产跨了三大步,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1985年增产500吨,1986年增产750吨,1987年又增产775吨。我市在促进蚕桑生产持续增长的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正确理解发展方针,端正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方针,应该说是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方针。但是,在一  相似文献   

14.
<正> 1998年游仙区以抓“60个蚕桑特色村建设”作为建设省级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县工作的切入点,通过狠抓增发蚕种,提高单产,提高质量等重点工作,抓当前和今后发展并重,开创了蚕业的新局面,为游仙蚕业迈上新台阶创造了条件。全区1998年发蚕种124653张,比1997年增发蚕种20680张,增长19.89%;生产蚕茧3561291.9公斤,同比增产797177.9公斤,增长28.84%;全年收购蚕茧3105169.5公斤,同比增收1158679.8公斤,增长59.5%,农民获茧款收入4807.7万元,同比增收1352.6万元,上升39.1%;全年平  相似文献   

15.
抓小蚕共育 防蚕病发生 对提高蚕茧生产经济效益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县蚕桑生产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了较快的发展,桑树已由1979年的411万株发展到1983年的1700多万株,增长了四倍,蚕种发放量由1979年的7152张增长到1983年的19764张,蚕茧产量也由1979年的32.51万斤达到1983年的71.02万斤,增长了一倍多,产值超过了百万元,整个形势是好的。但在好的形势下却掩盖着另一种倾向,这就是随着蚕种发放量的增加,一年多次养蚕的开展,特别是联产承包桑随地走,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十年来,南部县蚕桑生产发展较快,1980年发种6.72万张,单产25公斤,总产茧168万公斤,解舒率67.4%,1994年发种23.2万张,单产16.2公斤,总产茧376.7万公斤,解舒率59%。由此可以看出,发种增加到四倍,产茧翻了近两翻,解舒率却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单张种产茧减少了近10公斤。简而言之,发种产茧上去了,单产质量、效益下来了。近期笔者下乡随机调查了30户蚕农,认为养蚕效益较好,还准备再发展的有两户,占调查的6.6%;保持现状,让其桑树自生自灭  相似文献   

17.
<正> 1986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表的关于198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我国畜牧业和渔业获得全面丰收。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继续有所调整,使其更加趋于合理。1985年农业总产值比1984年增长3%,而牧业产值比1984年增长15.6%,渔业产值增长17.2%,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4年的18.3%上升到21.7%,渔业产值由上年的2.6%上升到3.5% 1985年我国猪、牛、羊肉产量达到1755万吨,比上年增长13.9%,每人平均由上年的14.9公斤增加到16.77公斤。在肉类中占90%以上的猪肉产量达到1650万吨,比上年增长14.2%,牛羊肉产量100多万吨,增长10.3%。牛奶产奶达250万吨,人均牛奶产量达到2.4公斤,比1980年的1.2公斤增长1倍。鲜蛋产量达500多万吨,比1984增加100万吨,增长23.1%,人均鲜蛋产量达到5.2公斤,比1982年增长84%。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我省蚕桑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桑园面积由1980年的76.5万亩增加到1989年的149.7万亩,增长近1倍,蚕茧产量由1980年的3.82万吨增加到1989年的10.735万吨,增长近2倍。要使我省的蚕茧生产再上新台阶,其着眼点已不可能放在继续扩面上了。这是因为我省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我省又是粮食重点生产省,因此,为稳定粮食面积,蚕桑生产不可能仅依赖扩面的方法来增加蚕茧产量。当前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只有走内涵挖潜之路方是良策。作者分析了有关资料,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看,我省蚕业从内涵挖潜增产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文登市从1980年以来的19年间,奶山羊饲养量由9284只发展到10.89万只,每年以98.8%的速度递增;奶牛由30头发展到1.09万头,每年以96.6%的速度递增。1999年奶类总产量达到7.5万吨,全市人均占奶量由1980年的2.16公斤提高到112.8公斤,增长50多倍。1999年收购鲜牛奶2.26万吨,制成奶制品1.6万吨、冷饮品1.5万吨,为农民增加收入316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0元,为3200多人提供了就业机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忠县重拳出击,狠抓蚕桑,走出了一条桑蚕兴县的农业特色之路.全县发放蚕种93332张,产茧1336.5吨,实现产值1514.36万元.虽然蚕种较1997年减发7465张,但是,蚕茧产量比1997年增收45.43万公斤,增长51.5%;蚕农增收472.89万元,产值增长45.4%.丝绸公司上交税金134.8万元,较1997年54.6万元增缴80.2万元,实现了财税收入大幅度上升.1998年蚕茧生产出现了恢复性的发展,单产提高,效益增加,蚕农的收入明显增加.主要得益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