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粗放现象较为严重,土地集约利用意义重大。该研究基于发展方向区的划定,更加全面地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进行了对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开发区主区集约利用水平大都高于发展方向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基于此,应继续加大开发区主区的内涵挖潜,重点开发发展方向区,并且不断改善土地利用状况和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肖蓓蓓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88-12689
作为目前城市建设的重点,开发区建设发展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在满足社会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这些都要求将土地集约利用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联系起来.该研究以重庆市开发区为例,针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新理念,结合重庆市开发区具体情况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分析目前重庆市开发区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重庆开发区或者其他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朱秋芳  赵寒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18-14719
利用统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紫金经济开发区不同行业企业用地进行土地集约利用定量化评价,并结合紫金经济开发区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研究表明,紫金经济开发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业导向是大力发展塑胶制品和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当促进纺织,服装的发展。提出根据各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值的大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AHP、集约度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对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和测算。结果表明,洋浦土地利用集约度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管理绩效分值为100,说明土地供应已完全实现了市场化,土地利用监管有力;用地效益分值为90.45,说明工业用地投入产出强度高;土地利用状况分值为69.64,是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所在,其主要通过提高土地利用强度、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开发区的用地门槛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河北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为政府审核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依据。【方法】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分值分别为97.77、45.48、100.00,评价总分值81.88,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利用类型。【建议】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土地监管长效机制;严格土地审批制度,逐步建立优扶劣汰的管理机制;优化产业格局,积极推动园区由起步型向成长型过渡;完善土地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保证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河北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为政府审核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依据。【方法】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分值分别为97.77、45.48、100.00,评价总分值81.88,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利用类型。【建议】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土地监管长效机制;严格土地审批制度,逐步建立优扶劣汰的管理机制;优化产业格局,积极推动园区由起步型向成长型过渡;完善土地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保证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开发区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当前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而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又直接影响开发区本身的发展,因此评价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辽宁丹东前阳经济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三方面入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丹东前阳开发区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丹东前阳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度分值达到84.89,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状况良好,管理绩效较好,但用地效益有待提高。提出了制定集约标准、设立开发区用地门槛等提高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和用地效益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经济增长的载体,开发区是我国当前城市经济重要增长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经济能否快速、稳定增长。本文以吉林前郭经济开发区为例,评价了该开发区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如何有效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土地资源持续保障能力,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开发区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建立集约高效的开发区用地模式。综述了开发区概况、土地集约利用原理、评估的重要性、土地集约利用途径、评价体系、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全面了解宁夏全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宁夏开发区的审核、批后监管及有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推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理想值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廖平凡  杨小雄  徐小任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20-14822
阐述了基于理想值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评价指标理想值的性质及其确定方法。以广西北海出口加工区为例,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潜力测算。  相似文献   

13.
张广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27-10030
以襄樊国家级高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襄樊高新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比例较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较高,管理绩效集约度突出。最后提高提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性建议:一是合理调整用地范围,严格规划管理;二是集约利用存量土地;三是根据集约化原则招商引资;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4.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缓解当前旺盛的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在有关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理论依据、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和潜力测算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在综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运用对比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阐释开发区土地利用分类的形式、内容及与其他分类的区别,探讨开发区土地利用分类的实用性。结果表明:开发区土地按照土地建设状况和供应状况划分为2类,统一编码排列;分类反映了不同的土地基本特性和本质差异,体现了由大到小、由一般到特殊、由高级到低级的等级层次,存在明显的从属和逻辑关系,且2种分类之间存在明显的并列关系;开发区土地利用分类与其他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在分类目的、适用对象、分类标准、层次设定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且应在土地分类中以科学方式增加一些新兴产业地类的分类。  相似文献   

16.
2014年4月国土资源部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体系进行了调整,发布了新版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新版评价规程规范了评价工作用袁,由于这些表格之间存在复杂而严密的逻辑关系,因此需要广泛使用Excel的引用和函数来处理数据.基于VSTO可以定制开发Office系列软件的应用程序,为此该研究将VSTO技术引入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Excel工作表处理中,通过对评价工作表的定制开发,实现了评价数据的准确计算及评价成果的快速更新和入库,使用评价工具可以较大地提升评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梅州市五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梅州市五华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综合运用趋势分析法、多因素评价法等方法定量评价梅州五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梅州五华经济开发区总体水平不高,其中管理绩效对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贡献最显著,但土地利用状况和用地效益相对较低。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和研究区实际情况,对五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构建了一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重庆市38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据此对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玉梅  何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41-4743
对我国开发区发展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研究热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开发区土地利用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