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配合平衡的配制饲料饲喂家畜,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及等的研究,用平衡的配制饲料饲喂乳牛,可以提商泌乳量10——20%。同时可以降低产乳的饲料成本7——15%。由于近年来化学、生物化学及家畜物质代谢方面研究的进展,今后利用良好的配制饲料以提高畜牧生产量20——30%,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市场行情     
《农家致富》2005,(21):14-14
河北牛价下跌河北玉田大牲畜市场。近期牛价出现跌落走势。黑白花乳牛仅卖1500—1700元/头.幼乳牛只卖600—800元/头。  相似文献   

3.
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低血钙代谢性疾病,与此同时还有可能伴有低血磷、低血镁,奶羊有时也发生。本病主要发生在饲养条件较好,日产量10~15公斤以上的中、高产乳牛,而且大多数发生于奶量最高的2—3—6胎的5—9岁乳牛(初产牛几乎不发生此病),发  相似文献   

4.
一、奶牛饲养 世界牛的总头数由1969年的10.96亿头增至1984年的12.73亿头,奶产品由3.99亿吨增加到4.49亿吨。但在发达国家,乳牛头数大幅度减少而每头乳牛年平均产奶量却大幅度增加。例如美国由1955—1980年,乳牛头数由2104万头减少到1081万头,减少49%;而每头乳牛年平均产乳量由2655公斤上升到5404公斤,提高了103.5%,从而  相似文献   

5.
在乳牛日粮中加喂20——30公斤的酸甘兰,可使乳脂率降低到2%左右、补喂碘化食盐,每日喂60——75克,继续喂5天后,可以促使乳脂率显著地升高。试验证明,用酸甘兰喂的十头乳牛的乳脂率平均降低到2.11%。加喂碘化食盐五天后,乳脂率升高到2.54%;十天后为2.77%,二十天后为3.51%。在前次报道中,3(1959),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伊克昭盟三顷地种畜场的乳牛群,自1962—1982年期间,发生一种以乱吃乱舔砖块、砌墙土、尿液等异物为主要症状的异食现象,前后延续了20年,致使乳牛的生长、发育和增重迟缓,犊牛和育成牛的死亡率达15%,生产乳牛的日产乳量排徊在7.5—10公斤左右。我们于1982年5月—1984年6月对其发生原因和防治办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证  相似文献   

7.
中药天花粉蛋白是从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新鲜根中提取的一种植物蛋白。我们应用这种蛋白毒对乳牛产后胎衣不下进行了安全试验、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初步证实天花粉蛋白对乳牛是安全的;在预防乳牛产后胎衣不下方面,能使胎衣滞留明显减少(P<0.05);在治疗乳牛胎衣不下方面,观察到子宫内环境净化时间缩短1—3天,从而可提早正常发情,并提高了一次性的受胎率18.5%,对提高繁殖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从组织切片观察到天花粉蛋白能促使乳牛的胎盘绒毛变性坏死现象,其作用的时间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8.
美佐治亚大学动物乳品科学副教授 Henvy Amos 博士报道: 大量研究证明,应用 BUpHERD——新的倍半碳酸钠乳牛饲料缓冲剂,有利于养乳牛者和饲料生产厂家。由南伊利诺斯大学 A.W.Young 博士和威斯康星大学 L.Armetano 博士完成的这次研究,是 Stauffer 化学公司资助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随着乳牛业的发展,对蛋白质饲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致使豆类、饼粕类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供不应求。因此,广泛开辟蛋白质饲料来源,以满足乳牛生产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当前畜牧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近二、三十年来,一些畜牧业发达国家,广泛深入开展了利用尿素作为乳牛蛋白质饲料代用品的研究,并已普遍用于生产实际。例如,美国的尿素饲用量每年多达100万吨,苏联的年饲用量亦达数十万吨,其中65—70%系用作乳牛饲料。近年来我国尿素工业迅速发展,为畜牧业利用尿素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拟就乳牛饲养中合理  相似文献   

10.
<正> 提高乳牛的产奶量,除通过育种手段.培育育种值较高的优秀种牛或利用繁殖手提高优秀种牛的繁殖能力之外,在饲养管理方面也有许多途径。 1.应用氨化秸秆饲喂乳牛把稻草或麦秸切碎放在窖或壕内压紧,按100kg秸秆12kg25%氨水的比例,用装氨水的铁桶将铁嘴插入25—30cm深处,分几处灌入。灌后立即封严,经5—7天后,打开通风12—24小时,使残留的氨消散后,即可喂牛。每头乳牛每天可喂4—8kg。氨化后的秸秆,不仅适口性好,而且可使秸秆蛋白质含量提高1倍,有机物消化率可提高4.7%—11.0%,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1%和2%。  相似文献   

11.
某些饲料可以提高乳脂率;另有某些饲料可以降低乳脂率。试验证明用饲用甘兰喂乳牛可使乳脂率降低0.4——1.0%,乳脂率降低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瘤胃中的醋酸成分减少。醋酸是形成乳脂肪的原料。一般乳脂率低(3.4%)的乳牛其瘤胃中的低级脂肪酸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12.
乳牛产乳热又叫乳牛生产瘫痪,是一种高产乳牛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在乳牛产乳期间,大量的血钙流入乳汁,外部吸收和骨骼所能提供的钙质不能够代偿其失去的血钙,导致乳牛全身上下钙动员平衡被打破,最终呈现的一个低血钙性瘫痪。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乳牛的死亡。在高产乳牛中,产乳热是一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之一,血钙的降低还会引起乳牛乳房炎等其他代谢性疾病。另外,具有产乳热的乳牛其分泌乳汁的能力急剧下降,给生产单位造成大量的损失。因此,对于乳牛产乳热的防范和治疗,对于减小生产损失,提高乳产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乳牛骨软症是矿物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骼脱钙脆弱或软化变形,病牛的体质逐渐变坏,奶产量下降,生下的牛犊发育不良,给畜牧业生产带来损失。 1962—1964年我们在某乳牛场做了三次钙磷代谢试验,想查明矿物质代谢障碍的程度和矿物质补料(碳酸钙、矋粉)的吸收利用情况,从而进一步找出北京乳牛发生骨软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实验证明,每天两次,连续7天给干乳牛注射雌二醇—17 B和孕激素,可以成功地诱导干乳牛泌乳(史密斯和香伯格,1973)另外,还有一些解释这种治疗方法效果和进一步完善这种治疗方法的实验,是将地塞米松(福克逊和麦克道尔,1975)或利血平(科利尔等,1977)注射液作为类固醇或辅助治疗药品,为干乳牛注射后,可提高诱导泌乳的成功率(%被诱导泌乳的母牛).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冷冻精液在乳牛的配种上获得成功并推广以后,现今养牛业发达国家人工授精的普及率已达到100%。在我国人工授精技术发展最快的是乳牛,普及率很高,冷冻精液在各大城市的乳牛业及大规模的乳牛养殖上亦已普及。  相似文献   

16.
乳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较常见于高产乳牛,是乳牛产犊后突然发生的以低血钙、低血糖和中枢神经高度抵制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代谢性疾病。一旦发病,如不能及时救治,可以导致病牛死亡。该病多发生在乳牛第3~5胎,产后1~4d。外部表现眼睑、咽喉、舌、肠道麻痹,失去知觉及四肢瘫痪。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应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于一九七九年在国内首次合成的甲咪酯,八○至八二年期间,分别对十三只兔、廿四头猪、四只羊和廿一头牛,使用不同剂量,采取肌肉和静脉注射的方法共进行了八十七头次麻醉试验。其结果证明甲咪酯单独应用对免、猪、羊和牛等动物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特别是对乳牛,按每公斤体重用3~9毫克的甲咪酯一次静脉注射,药液没有注完(约注入药液的1/2~2/3)时,乳牛即一次安全倒下并能迅速进入睡眠状态,达到一定的麻醉深度,肌肉松弛,镇痛良好,安全性较大,心血管、呼吸均元抑制现象,体温虽稍有下降,但基本无变化,苏醒后可一次站立成功等特点。麻醉后不再需要其它任何保定和使用局部麻醉药,在横卧情况下可用作检查和治疗家畜疾病,若需要延迟麻醉时间,可继续采用静脉滴注,维持时间可达二小时。乳牛的全身麻醉按每公斤体重用5~7毫克,其效果最佳。按每公斤体重用3毫克以下,乳牛仅仅出现短暂的时间不等的兴奋期,未见乳牛进入麻醉期。按每公斤体重用13毫克以上,乳牛会有致死危险,应慎重。  相似文献   

18.
乳牛日粮营养与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3):390-392
根据安徽省乳牛生产现状 ,论述乳牛日粮采食量、精粗比、能量和蛋白质浓度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并介绍了几种乳牛营养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仪对乳牛早期怀孕诊断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SCDⅡ型兽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仪对483头乳牛进行了早期怀孕诊断,并与直肠检查法相比较,其符合率高。最早检出宫血音、胎心音、胎血音的时间分别为16天、50天、59天。宫血音诊断与直肠检查诊断的符合率在配种后16—30天、31—50天分别为92.93%(184/198)、97.91%(141/144),在配种后51—79天及未怀孕的母牛均为100%(116/116及36/36)。胎血音在配种后59—65天、70—85天的符合率分别为48.15%(13/27)、90.35%(25/27)。试验证明,检测到宫血音的时间比胎心音、胎血音早30—40天左右,与直肠检查结果相比较其符合率也较高。因此,乳牛的早期怀孕诊断可用宫血音作为判定怀孕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A—B导程和肢体导程(标导和加压单极导联),对杭州地区的32头健康乳牛进行了心电图测定。测出的P波(电压、时间和形态),P—R间期、QRS综合波(电压、时间和形态)、S—T段、T波(电压、时间和形态)以及Q—T间期的数据与美国学者B.V.Alfredson等(1942),R·B·Lank等(1959)和日本学者中村良一等(1968)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因此,我们认为本实验结果可作为乳牛的各种心脏病、中毒性疾病及电解质紊乱的诊断参考数值。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对导程和心电轴等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对胸前导联,尚未研究,今后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