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藤壶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亚门(Crustacea)蔓足下纲(Cirripedia)围胸总目(Thoracica), 具备特殊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和种群生态特征,是最主要的海洋污损生物。其幼虫阶段通常经历6期无节幼体和1期不摄食的金星幼虫,从浮游的金星幼虫附着变态成固着的稚体是藤壶生活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外界化学和生物因子中成体提取物、水溶性信息素、足迹、神经递质、激素、生物膜等均影响藤壶金星幼虫的附着变态;内在因子即金星幼虫的生理状态(能量储量和年龄)决定了其对外界因子的反应程度。概括了近年来藤壶附着变态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可为深入了解藤壶金星幼虫附着变态机制提供参考,也为开发新型、高效、环保的防污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刘顺 《农家致富》2004,(23):45-45
1.幼体细菌性溃疡病各种牡蛎的育苗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此病。浮游的幼虫被感染后即下沉固着,或活动能力降低,突然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3.
近江牡蛎采苗技术及采苗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的是在九龙江口自然海区近江牡蛎繁殖季节,定期采集牡蛎。对其性腺成熟度及精卵排放情况进行观察,采拖海区水样,镜检其浮游幼虫各发育阶段和数量的变化,准确掌握在其发育至变态附着高峰时,及时投放采苗器进行采苗附着,结果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详细介绍自然海区近江牡蛎繁殖规律和自然海区采苗技术,可供有关牡蛎养殖部门和养殖渔民参考。  相似文献   

4.
圆背角无齿蚌寄生变态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圆背角无齿蚌的钩介幼虫寄生变态及稚贝发育过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实验表明:在水温(19.0±1.0)℃时,钩介幼虫需要约13天的寄生变态才能从鱼体脱落。圆背角无齿蚌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内部器官、营养源发生了较大变化:成熟的钩介幼虫仅仅可以作简单的双壳开合运动;刚脱落的稚贝外部形态与幼虫相似,但已经可以依靠斧足进行爬行,并逐渐开始滤食;稚贝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从幼虫壳内侧长出一对新壳,形态逐渐趋向于成贝,而幼虫壳则逐渐退化为壳顶。因此,圆背角无齿蚌的变态发育包括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为寄生变态期;第二阶段为贝壳分泌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香港牡蛎幼虫的运动速度、耗氧率、摄食率及趋光性等关键参数,为指导牡蛎人工育苗的集约化、精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莱卡显微镜和显微数码测量分析系统记录不同发育时期的香港牡蛎幼虫面盘直径和运动速度。通过静水系统试验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香港牡蛎幼虫单个个体的耗氧率和摄食率。通过不同光色诱集效果试验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牡蛎幼虫的趋光效应。最后分析上述参数与生长性状(即壳高)的相关性。【结果】香港牡蛎幼虫的运动速度为550~7500μm/s,幼虫运动速度随壳高增高而增加,但当接近变态时,幼虫的运动速度则下降,幼虫壳高与运动速度相关方程为y=-0.0043x2+27.992x-1002.6,R2=0.9892。随着幼虫壳高增高,面盘直径也逐渐增大。幼虫壳高与面盘直径的线性关系为y=0.7867x-11.412,R2=0.9519。随着幼虫壳高增高,其耗氧率逐渐增加,单个幼虫的耗氧率为0.67~6.45 ng/h。香港牡蛎幼虫摄食率随着幼虫壳高增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单个幼虫的摄食率范围为35~660 cells/h。不同发育阶段的牡蛎幼虫趋光性存在明显差异,D形幼虫趋向于白光[(...  相似文献   

6.
圆背角无齿蚌寄生变态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圆背角无齿蚌的钩介幼虫寄生变态及稚贝发育过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实验表明:在水温(19.0±1.0)℃时,钩介幼虫需要约13天的寄生变态才能从鱼体脱落。圆背角无齿蚌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内部器官、营养源发生了较大变化:成熟的钩介幼虫仅仅可以作简单的双壳开合运动;刚脱落的稚贝外部形态与幼虫相似,但已经可以依靠斧足进行爬行,并逐渐开始滤食;稚贝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从幼虫壳内侧长出一对新壳,形态逐渐趋向于成贝,而幼虫壳则逐渐退化为壳顶。因此,圆背角无齿蚌的变态发育包括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为寄生变态期;第二阶段为贝壳分泌期。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为11~15℃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土霉素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受精卵孵化率、幼虫成活率、相对生长率、眼点出现率及变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 mg/L以下浓度的土霉素对虾夷扇贝受精卵的孵化率没有明显负面影响;8 mg/L以下浓度的土霉素对幼虫相对生长率、成活率和变态率无明显负面影响;1~8 mg/L浓度的土霉素,对刚选育出的初期面盘幼虫壳长以及浮游和变态阶段幼虫的相对生长率、成活率和变态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人工苗种繁育中适宜幼虫生长发育的最佳饵料种类、配比及投喂方式,通过测定幼虫生长速率、成活率和变态率,对饵料品种、配比及投喂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饵料对单环刺螠幼虫生长和变态具有显著影响(P<0.05);单一饵料品种投喂结果显示,小球藻饵料组与球等鞭金...  相似文献   

9.
在水温为22.0~24.8℃、盐度为31~33、pH为8.10~8.50的条件下,研究了培育密度及饵料种类对大竹蛏Solen grandis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育密度(5、10、20、40、80个/mL)下,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40、80个/mL试验组幼虫不能发育至匍匐幼虫,即不能完成变态;5、10、20个/mL试验组幼虫的变态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各阶段幼虫的发育时间随着培育密度的增大而延长。不同的饵料种类及投喂方式,即单独投喂(小球藻、塔胞藻、新月菱形藻、金藻、海洋红酵母)与混合投喂(金藻+塔胞藻+新月菱形藻)对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变态率及幼虫各阶段发育时间的影响也不同,前期单独投喂金藻效果较好,以后混合投喂效果比较理想。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竹蛏苗种生产过程中,培育密度为10个/mL左右较为合理,且混合投喂比单独投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鲍幼虫变态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鲍因其幼虫营卵黄营养,且同昆虫和蛙类相比,鲍幼虫变态速度快、存在提早发育(‘anticipatory’developmental program)现象,是研究贝类乃至海洋无脊椎动物变态现象的理想模式.早期研究采用药理学和电生理学方法发现了GABA等能够诱导鲍变态的物质,并且提出了变态过程信号通路,但调节幼虫变态的分子机制仍然所知甚少.研究人员采用差异显示PCR和基因芯片等手段获得了一些变态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但是变态是由众多的基因和信号分子共同决定和影响的.传统获得差异基因的方法效率低、获得基因数量少、受公布的EST(表达序列标签)限制大,所以调控变态的分子网络和机制还尚未建立,缺乏对调控这一细胞过程的整体认识.转录组学分析获得大量变态差异基因,并且有助于建立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网络,是研究变态分子机制的新方向.此外,变态差异基因的功能验证和注释是鲍变态分子机制研究的另一问题,基因干扰可能是解决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