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利用生料床栽金针菇,是我国近年来在食用菌生产上获得的一项新成果。此法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栽培工艺,有利于金针菇生产的推广普及,并适于大规模生产和机械操作。正常情况下,接  相似文献   

2.
用生料床栽金针菇,是我国近年来在食用菌生产上获得的一项新成果。此法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栽培工艺,有利于金针菇生产的推广普及,并适于大规模生产和机械操作。在管理正常的情况下,接种成活率在90%以上, 生物学效率在100%以上,高者达 140%-170%。  相似文献   

3.
<正> 金针菇熟料袋栽,产量高而稳定,但成本较高,尤其在燃料缺乏的地方难以推广。1989~1991年,我们进行了4次小型生料窄畦栽培试验,总投料177.5公斤,总产228.2公斤,平均生物效率为128.6%。1991年冬~1992年春,我们又做了小型示范试验,投料110  相似文献   

4.
<正> 金针菇是一种可在严冬季节生长的菌类,其子实体小巧美观,营养丰富。金针菇虽属高档食用菌,但其制种、栽培并不复杂,目前在国内大都采取熟料栽培。为节约能源,减少或简化高压或低压蒸煮基料的程序,有关专家进行了长期栽培实验,生料栽培金针菇已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膨化谷壳粉是一种优势的新型食用菌培养料。试验表明,用膨化谷壳和棉籽壳按1:2-1:1的比例混合栽培金针菇,鲜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10%左右,棉籽壳为主料的BE%为80%左右,但混合杂木屑以后子实体产量很低,质量较差,不宜用杂木屑或纯膨化谷壳粉进行金针菇的商业栽培。  相似文献   

6.
7.
8.
子实体丛生,菌盖直径2-15厘米,半球形,盖缘内卷.后逐渐展开呈扁平状。菌柄梗直,长2-13厘米,直径2-8厘米,上下近等粗,菌柄初期实心,后期中空。品种有2种类型,白色和黄色,白色适于加工成瓶装罐头,黄色适于鲜食和加工成千品。常用品种有:三明1号、昆研F908、黑犬朴6号、川金916、8310、  相似文献   

9.
邓红平 《农技服务》1994,(10):20-20
<正> 烟炕房是烟叶产区用来烤烟叶的场所,每年冬春季都闲置着、为了提高烟坑房利用率,笔者于1989年利用坑房进行生料栽培金针菇试验。每座栽培面积约30平方米,投棉籽壳400公斤,除去成本纯收入750元以上。生料栽培可收3~4潮菇,整个生产周期3~4个月。生物效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最高达150%。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稻糠(壳)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壳中含有不少有用化学成分。但大部分稻壳末被加工利用而废弃,本文通过对大量资科的系统总结,介绍了由稻壳生产糠醛、植酸、活性炭,高纯硅、食用纤维素,ZMS—5型沸石等的基本方法和这些物质的用途,指出将稻壳进行多向利用,变废为宝,是振兴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经济的道路之一。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在水稻集中的地区,旱育稀植育秧取土成为一大难题。本项研究针对这一难题,采用稻壳进行无土育秧,从根本上解决春季育秧取土难、稻壳堆放、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稻壳沉淀法制备白炭黑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稻壳为原料,NaOH、H2SO4为活化剂,采用沉淀法对白炭黑制备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的工艺条件为:稻壳灰酸化时加酸速度为0.04mL/g?min,碱化处理时间为5.5h,稻壳灰与40%NaOH溶液配比为1:1.5,助剂硫酸钠及苯甲醇加入量分别为2.0%和1.5%。产物的比表面积为219.3m2/g;提取率(白炭黑:稻壳灰,白炭黑:稻壳)分别为55.2%、10.7%。产品经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质量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日本褐变穗病、内颖褐变病以及叶鞘褐变病的病症、发病特点、病原菌及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5.
16.
稻壳灰中的纳米SiO_2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 SEM/TEM(SAD)技术,首次发现了稻壳灰中的纳米 SiO2粒子,并首次揭示了低温稻壳灰( L- RHA)的显微结构稻壳灰由纳米尺度的 SiO2粒子(~ 50 nm)疏松地粘聚而成.稻壳灰结构中除了以往报道过的微米尺度的蜂窝孔(~ 10 μ m)外,还含有大量由 SiO2粒子非紧密粘聚而形成的纳米尺度孔隙( <50 nm ).纳米尺度的 SiO2粒子和纳米尺度的大量孔隙使稻壳灰对混凝土具有强烈的增强改性作用.当低温稻壳灰替代水泥量为 10%~ 20%时,可提高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 10 Mpa以上.  相似文献   

17.
水稻植质钵育栽植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传统的水稻栽植方式存在的缺点进行了剖析,介绍了植质水稻栽植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该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案、工艺路线,并对该项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8.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和PAGE技术研究了12个金针菇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平板对峙培养法研究结果表明:12个菌株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拮抗现象,无拮抗或拮抗效果不明显的菌株组合为:1号和6号、2号和4号、7号和10号、3号和5号。基于12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图谱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菌株在遗传距离为D=0.39处明显地聚成5组。其中,Ⅰ组为1号和6号,呈现Ec、Ed、Ei、Ek、El特征带;Ⅱ组为2号和4号,呈现Ec、Ed、Ef~Ei、El特征带;Ⅲ组为7号、8号、9号和10号,呈现Ed、Eh、Ei和El特征带;Ⅳ组为3号、5号和11号,呈现Ea、Ed~Ei、El特征带;Ⅴ组为12号,呈现Ed、Ee、Ei和El特征带。拮抗关系法和酯酶同工酶图谱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此外,12个金针菇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图谱中,谱带d、i、l为12个菌株所共有,说明这3条谱带为金针菇的标志性谱带,其相对迁移率分别为0.479、0.744、0.905。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的燃烧利用已被人们所重视,大量的生物质秸秆更需要合理的利用,而对于生物质秸秆燃烧锅炉,目前研究则不多。通过一系列秸秆在循环流化床内的燃烧实验,从秸秆颗粒度、密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研究了对其燃烧工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度大小影响秸秆挥发分的析出以及传热过程,密度大小影响到原料的循环以及传热系数,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到秸秆的辐射换热。与煤相比,秸秆有其自身的特点,故生物质秸秆的循环流化床燃烧应根据其特点进行设计。考虑到秸秆的具体特性,流化床炉膛燃烧温度控制在800 ̄900℃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20.
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根据15年的试验观测数据,分析了水稻在不同生育期遭受水分胁迫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了水稻水量生产函数,因此,本对指导水稻灌溉决策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