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扬与批评     
《长江蔬菜》编辑部: 我是一个蔬菜种植爱好者。我处人多地少,种植蔬菜是解决温饱的一条门路。自从我订阅了《长江蔬菜》,从中学到了很多实用技术,也从中得到了蔬菜良种信息。通过引进良种,使我们的蔬菜数量、质量有很大提高。我社很多农友,看到我订阅了《长江蔬菜》尝到甜头,从我一个人订阅,发展到今年有8人订  相似文献   

2.
《长江蔬菜》编辑部: 你们好!我是《长江蔬菜》的热心读者。自从订了《长江蔬菜》以后,对我启发很大。特别是栽培技术、经验交流等栏目有较强的实用性。你刊介绍的新优品种,我很想试种,但是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希望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长江蔬菜》的热心读者。自从采用了《长江蔬菜》介绍的新技术以后,我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我非常感谢贵刊全体编辑和工作人员。最  相似文献   

4.
感谢和建议     
编辑部全体同志们: 您们好!我是《长江蔬菜》的忠实读者,1988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看到了你部编的这本杂志,竟使我爱不释手。我是一个搞蔬菜良种繁育的技术员,看了《长江蔬菜》中刊登的许多文章后,得到了不少  相似文献   

5.
读者心声     
《蔬菜》1993,(3)
编辑部的同志:您们好! 《蔬菜》杂志几年来给我们菜农带来丰富的科技知识和极大的经济效益,真是一条信息当年获利万元。借此我也夸夸《蔬菜》给俺的好处。我自1987年就和《蔬菜》交上了朋友。阅读后方知《蔬菜》是我的良师益友。《蔬菜》内容丰富,短小精焊,通俗易懂。学之能用,用之见效,图文并茂,经济实惠,技术新颖,科学性强。《蔬菜》为我们菜农传递了大量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学而致用,经济效益显著。 10年来,我一直搞早春甘蓝育苗。以前由于缺良种,无技术,育早了怕抽薹开花,育晚了经济效益低。  相似文献   

6.
《长江蔬菜》编辑部: 我是《长江蔬菜》的忠实读者。今年我种了1.5亩辣椒,由于防落素使用不当,一度使辣椒陷入绝境,是《长江蔬菜》使我家的辣椒起死回生,我要借贵刊一角表示感谢! 去年5月中旬,我因保花保果心切,用南京电化二厂生产的2.5%防落素(水溶性)按1:2500的比例,每3~5天喷洒一次,连续3次,结果大祸从天而降:无蕾无花无新叶,叶片皱缩,辣椒停止生长,果呈  相似文献   

7.
朱林耀 《长江蔬菜》2016,(21):56-57
正转眼间,《长江蔬菜》创刊已经30周年了,此时我也在蔬菜技术推广战线上工作了30余年,可以说我的成长离不开《长江蔬菜》,一路走来,非常感恩成长之路上一直有《长江蔬菜》相随,30年里,《长江蔬菜》给我启迪,使我开拓,教我提高。从订阅中得到启迪1981年从武汉市农业学校蔬菜专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农场工作,慈惠农场是一个种植蔬菜的专业农场,正好给我提供了施展  相似文献   

8.
<正>在《长江蔬菜》创刊30周年之际,受长江蔬菜杂志社现任社长之邀,嘱我写一篇与《长江蔬菜》的回忆文章,我备感荣幸,欣然应允。我查阅《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所志(1950-2010)》发现,1975年10月由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武汉农业科技》创刊,1979年6月更名为《武汉蔬菜科技》,主办单位变更为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市蔬菜所),1979年12月改为武汉市蔬菜所和武汉蔬菜学会联合主办。半年刊,为内部刊物,未正式发行。德高望重的孔庆东先  相似文献   

9.
张管印 《长江蔬菜》2016,(23):58-59
正"读《长江蔬菜》,走成功之路。"说起《长江蔬菜》,我有讲不完的故事。《长江蔬菜》在为我提供丰富的栽培知识同时,也让我结识了不少蔬菜行业的优秀人才,使我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一筹莫展,偶遇《长江蔬菜》※"身处他乡遇陌路,《长江蔬菜》解迷途。"我是山东菏泽人,早在1994年山东省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时就从事蔬菜栽培管理的技术指导工作,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1年我被湖南的一家农企聘用为基地的技  相似文献   

10.
正十四年前,我与《长江蔬菜》"一见如故"最早接触《长江蔬菜》,是在2003年读博士研究生期间。那时,我在《长江蔬菜》2003年第1期发表了"蔬菜作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章,影响比较大,从此我慢慢地喜欢上了《长江蔬菜》。以后,我和我的团队成员及研究生多次在《长江蔬菜》上发表相关研究结果、新品种及栽培技术,诸如"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对枯萎病的抗性研究"、"不同倍性西瓜果实不同糖含量比较"、"不同倍性  相似文献   

11.
正我于2008年毕业,从事蔬菜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便开始订阅《长江蔬菜》。《长江蔬菜》可以说是年年必订、期期必读,她已然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机缘巧合,与《长江蔬菜》结识记得刚参加工作,单位领导交办一项给菜农做培训的任务,主讲红菜薹栽培技术,我虽爽快接受,但心里既兴奋又紧张,既充满自信又感到底气不足:作为一名蔬菜专业硕士生,在校园里待了近20年,终于可在工作岗位"大显身手"了,但在同事眼  相似文献   

12.
张编辑: 您好!我看了您在90年第4期刊出的《儿菜、广告、邮购及其它》一文,使我很受感动,您能和读者谈心,说明你们工作热心和踏实,我向您致谢。我自从订了《长江蔬菜》以后,对我启发很大。有的文章对种植蔬菜确实是良师益友,特别是各农业  相似文献   

13.
《长江蔬菜》编辑部同志们: 你们好!我于2月份汇款13.80元给你部,购买1盒“植宝素”和两本《长江蔬菜》丛书(《姜与蒜》、《黄瓜》),感谢你们及时给我寄来了“植宝素”,9月份又收到了两本书。  相似文献   

14.
我是从福建来内蒙工作的。对南方蔬菜有所偏爱,渴望南方蔬菜专刊。《武汉蔬菜》由诞生到成长为《长江蔬菜》,我一直衷心地热爱她。在1986年得知有《武汉蔬菜》后,便马上订阅,我要求补订过去的期刊也得到满足。有次《长江蔬菜》1988年第一期没收到,也补给了我。编辑部同  相似文献   

15.
《长江蔬菜》编辑部: 您们好!我是陕西省一个比较落后村庄的农民,1985年我从一家报刊上看到了《武汉蔬菜》的征订启事,就决心订了一份.订阅几年,使我学到了不少蔬菜新品种种植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我变富了.如1986~1987年,我引进了贵刊介绍的“791”冬韭,试种0.5亩地,青韭收入1200元,除去种子等投资.纯收入近1000元. 目前,我还试种了南方的芦笋、蓝山大白苦瓜,意大利冬芹,崇明金瓜、地瓜、茭白等蔬菜,我计划在88年突破万元,我想,有《长江蔬菜》作指南,这一计划一定能实现,到明年年底再向贵刊报喜。  相似文献   

16.
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蔬菜优质高产关系很大。由于病虫害的威胁,常常造成蔬菜生长潺弱,不能正常开花结果,使蔬菜大量早衰,严重时,甚至会成片死亡,需要毁种,影响蔬菜种植计划,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此我们特请了几位多年从事蔬菜病虫害研究的科技人员编写了《蔬菜病虫害防治历》丛书,这里分别转载几种不同生长季节蔬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供广大专业户及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初次接触《长江蔬菜》时,其还未更名,叫《武汉蔬菜》,彼时我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园林系蔬菜专业,对其印象比较模糊,仅记得一些关于蔬菜的诗词咏赋。自1987年《长江蔬菜》正式出刊后,她即成为我的良师益友,那时我正在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攻读蔬菜栽培生理专业硕士学位,翻阅《长江蔬菜》后发现其中有许多文章是我的老师、同学、同行、朋友所撰写。他们深入浅出的真知灼见、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深深感染了我,也让我大开眼界,真正爱上了蔬菜这个专业,觉得掌握种菜的学问可以帮助菜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吉林蔬菜》杂志社:看到贵刊第3期第8页刊登好消息的广告,在创刊30周年之际,凡订阅全年《吉林蔬菜》杂志者,杂志社向读者赠送蔬菜良种。我是全年订阅《吉林蔬菜》的老订户,《吉林蔬菜》杂志是在我每年续订的主刊之一。这次随信封邮去3元邮资。衷心谢谢杂志社和富民公司对订户的帮助和关照。一个老订户只有学好、用好贵刊,在实践生产中,种好菜,生产出优质的蔬菜,为城市服务好,为国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来回报贵社和富民农业对订户帮助和期望!《吉林蔬菜》杂志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深远的,为菜篮子工程建设与发展,立下辉煌的贡献!受益于菜农…  相似文献   

19.
《长江蔬菜》发行部:本人是《长江蔬菜》的忠实读者。长期以来,一直把《长江蔬菜》作为指导自己工作的重要工具,甚至把杂志作为教科书来阅读,受益匪浅。《长江蔬菜》是我的良师益友。本人原先是学文科的,并非农字号专业人员,从事蔬菜部门的工作,可以说是半路出家,因此对蔬菜生产技术的渴求十分迫切。要从门外汉变成业内人士,就必须努力学习,迅速掌握蔬菜生产技术、品种信息、市场信息等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长江蔬菜》便成了我学习蔬菜生产、良种、市场信息的捷径教材。实践证明,《长江蔬菜》知识性、实效性、理论性…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长江蔬菜》编辑部: 我于1990年10月21日汇款500元去南昌市苏圃路91号蔬菜种子公司业务处购之豇28—2豇豆良种,3个月过去了,一直没有回音,经我在邮局档案室查询复单,款是南昌市蔬菜种子公司曾建华取走,几次写信询问都被退回,款如石沉大海。我给《长江蔬菜》编辑部写了封信,经发行部徐泽民同志在百忙中为我解了大难,他给这家公司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