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提高赤桉34号组培苗扦插育苗成活率和壮苗率,在技术上关键要把好以下环节:1.基质营养袋准备要合理。无论组培苗,还是扦插苗需要的营养袋,其基质都要求是烧透的谷壳灰和过筛的黄心土,按1:1的比例,充分拌均,装于营养袋内,营养袋的规格为6×8厘米或8×12厘米。2.扦插移栽要及时。在移栽方法、营养袋基质、移栽后的管理控制情况一致的条件下,营养袋装袋与组培苗移栽时间间隔对组培苗成活率有一定影响。经对比试验,间隔时间1天,成活率95%,间隔时间1个月,成活率约70%,间隔时间2个月,成活率约50%,间隔时间100天以上,组培苗基本死亡。最好做到装…  相似文献   

2.
林子 《湖南林业》2002,(9):21-21
一、组培育苗1.组培诱导增殖。第一步,用母株带有腋芽的枝段作为外植体,通过培养,诱导外植体芽蘖生增殖,扩大成许多无根个体。第二步,将蘖生的无根个体诱导生根,培养成完整的苗木。2.试管苗移栽。第一步:要建好塑料大棚,一般将10米宽幅的塑料薄膜用钢管作半圆型支架撑好。大棚内筑3条宽1.2米的苗床,苗床垫10厘米厚的粗砂。第二步:作好营养袋,营养袋规格一般为6厘米(宽)×10厘米(高),每平方米摆放1000个左右。营养袋基质一般为3:1体积的细黄心土与河沙或1:1体积的黄心土与谷壳炭混合。注意谷壳烧透炭化(成黑色)即可,灰色(成白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在于解决大行山区侧柏营养袋育苗的容器规格和营养土配方选择问题。试验结果表明:中等规格(5.7×14cm)的容器,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在造林中应广泛使用。小规格容器(3.8-5.1×12cm),适宜造林地较远、运输不方便的地区。在羊粪较充足的地区,营养土以羊粪30%+土杂肥30%+复合肥0.2%+黄心土39.8%最合理。  相似文献   

4.
黑耳吊袋栽培出2~3潮耳后,由于袋内水分、营养缺乏,就当废料扔掉,但袋内养分还未耗尽,为了多出耳,笔者象平菇后期覆土那样,对黑木耳后期进行覆沙,取得了可喜的效益。现介绍如下: 将出过2~3潮耳后的菌袋脱袋,用大颗粒状的含水量为50%的河沙和1%的石灰拌匀,再将脱袋后的菌料置于每100公斤水中加有磷酸二氢钾100克、硫酸镁180克、硫酸锌60克、高锰酸钾100克的营养液中,浸泡1天,让其充分吸足水分,取出横卧成宽1米、长不限的行,菌筒与菌茼紧密排列,上面及周围覆1~1.8厘米厚的沙,4天后便出现大…  相似文献   

5.
当植株具有3至4片叶时,可以根据预期成品花的尺寸将幼苗移栽到较大的花盆中,以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其生长。移栽前的管理:环境:要对周围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扫,严格注意环境的卫生,这样可以提高成品客来的质量。使用新的花盆,将苗床及苗床下的土壤打扫干净,将温室内的角落和杂物清理干净可预防并减少真菌或虫害的侵害。基质:与播种时所用的基质相同,因为仙客来最关键的生长季节都处于低温、高温、低光的环境,基质的透气性尤为重要。移栽时间:播种后8至9周开始移苗,可以选择直径为10至13厘米或7至10厘米的花盆或营养钵…  相似文献   

6.
稀土育苗效果好农用稀土主要是镧和铈元素的化合物。林木育苗时施入稀土效果明显。湿地松容器育苗用0.03%稀土液浸种12-24小时,芽苗上袋用0.01%液喷施,可提高发芽率3-12%,苗木移栽成活率提高6.8-8.7%,苗高增长13-24%。林木育苗中用...  相似文献   

7.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的植物,在国内享有“第二人参”、“南方人参”之美称。绞股蓝有四种育苗方法。一、种子繁殖。每年10-11月,采集成熟的深褐色果实,晾干,放入布袋内置通风干燥处贮藏备用。于播前1周内取出果实,搓去果皮,选褐色成熟的种子(白色为未成熟的种子),用35℃温水泡8-10小时,捞出晾干水分即可播种。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整平耙细的苗床上进行条播或穴播。①条播,按行距30-40厘米横向开深3-5厘米、宽10厘米的播种沟,将种子与5倍的细砂充分混合,均匀地撒入沟内,覆细肥土厚1-2厘米,…  相似文献   

8.
甘蔗腋芽组培苗是在营养丰富、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培育出来的,其组织十分幼嫩,抗逆能力差。因此,对甘蔗腋芽组培苗的移栽和苗圃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大量死苗。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需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炼苗1组培苗在移栽前需进行常温炼苗处理,将瓶盖打开在室内放置~后,再移栽到一级苗圃。23d 一级苗的假植定植2一级苗在冬、春季移栽困难较大,一是温度变化大,气温低;二是空气湿度低;三是蔗苗容易发霉腐烂。夏、秋季移栽种植,土壤湿度大,温度高,容易成活。具体做法是:()建盖塑料大棚,在大棚内建造苗床…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是适宜北方沙区用材、观赏和绿化造林的常绿树种。近几年,我们对樟子松营养袋育苗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将营养袋育大苗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有灌溉条件、便于管理的园田地为宜。二、营养袋规格以塑料袋为主,一般为12×25厘米(直径12厘米,高25厘米圆筒)。塑料袋厚度以装实营养土不破裂为宜。三、营养土配制1.营养土配方和酸碱度15%草炭土+10%腐熟农家肥+73%风沙土+2%过磷酸钙,PH值5.5~6.5。2.营养土消毒处理灭菌:使用1%~2%黑矾(FeSo…  相似文献   

10.
建兰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兰花茎尖诱导,原球茎增殖和根、芽分化的培养基筛选及对不同发根时间、不同基质移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附加BA3-4mg/L和NAA1-2mg/L诱导茎尖,效果较好,诱导率为69%;原球茎增殖在改良MS培养基上附加BA2-3mg/L和NAA1-2mg/L增殖倍数可达40倍;筛选出可同时进行原球茎增殖及根、芽分化培养的培养基,用该培养基培养外殖体,每瓶可繁殖完整试管苗20株,原球茎60余个;试管苗移栽以发根时间70天以上为宜,移栽基质以苔藓、红壤土、腐殖土混合物(1:1:1)为佳。  相似文献   

11.
桉树轻型基质网袋组培苗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初选的3种轻型基质进一步筛选试验、轻型基质网袋与塑料薄膜袋培育组培苗的根量对比试验及在相同轻型基质条件下不同无性系使用网袋苗移栽成活率及根量对比试验研究中发现:桉树轻型基质网袋培育组培苗最佳的轻型基质为3号(泥炭:椰糠:炭化稻壳=2.5:2.5:5),且网袋育苗根量显著高于常规塑料薄膜袋苗。只要加强移栽后的光照、水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桉树轻型基质网袋育苗技术已完全达到大规模生产的技术要求。与常规硬塑料杯苗和塑料薄膜袋苗对比,桉树轻型基质网袋组培苗更具有根系发达,有良好的空气修根作用、侧根须根多、无缓苗期、存苗时间长、有利于改良土壤、降低苗木运输及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增强抗风性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冬春栽培,菌肉肥厚、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倍受消费者欢迎。 1.栽培时间。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至60天,一般可安排10月至次年2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3月均可出菇.可在室内或室外大棚育菇。 2.培养料配方。配方①棉籽壳60%-70%、  皮15%~20%、棉籽粉10%~15%、糖l%、碳酸钙1%.配方②:杂木屑68%~75%、 皮0%~20%、棉籽粉0%~20%、糖1%、碳酸钙1%。配方③:杂木屑30%~35%、棉籽壳30%-35%、棉籽粉10%~20%、糖1%、碳酸钙1%、 皮10%…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林地鳞翅目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2年8月-1993年8月在安徽省宣州市麻姑山林场设4块标准地。每月1次,查明了乔木层的优势类群为枯叶蛾类、毒蛾类,暝蛾和袋蛾类。灌木草本层的则为暝蛾类和毒蛾类。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是毒蛾类和夜蛾类。6月和8月份种类及个体数量多,1-2月份为越冬期,及个体数最少。以离差平方和法聚类分析将1周年分割为3个时期,即11月-次年2月,3-5月用7-10月,1993年的6和8月,在每一时期内昆虫群落的  相似文献   

14.
甜菊各地种子播品质有很大差异,应认真检验;如采用双层大棚育苗,播种期3月20日-4月10日;播种方法为播种后压平;育苗床营养土配方以床土:猪粪=9:1为好;培育粗壮苗木是甜菊丰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泥炭土、谷壳作为桉树组培苗移栽的轻型基质,先利用网袋成型机压制出圆条状的网肠,再用切床把网肠切成每段长为10cm的网袋,用石灰水把轻型基质的pH值调至6.5左右,把经炼苗后的组培苗移栽到网袋的轻型基质上,加强移栽后组培苗的光、温、湿、肥水、病虫害的管理,培育出健壮的桉树轻型基质网袋组培苗,大大地提高移栽成活率和出圃率。  相似文献   

16.
温琼文 《云南林业》1999,20(2):21-21
芒果由于实生繁殖变异性较大,所以在生产上一股选用嫁接繁殖。而芒果袋育小苗的嫁接有利于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提高移栽成活率,提早结果时间,定植后便于大田管理。本人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一些芒果袋育小苗的嫁接技术,现介绍如下:1.拟进行嫁接的苗木圃地,应选择在水利条件好、交通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就地育苗,待嫁接成活后,即行出圃定植。2.营养袋应选用宽、长以22~24cm×25~30cm的为好,过小的营养袋会影响成活率,苗床深度与营养袋长度相同。3.装袋的土壤要多次翻晒,装袋时应重施有机肥;苗床间…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矾根的顶芽或腋芽均可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在其培养过程中加入适量浓度的6-BA和NAA有助于调节和促进外植体的生长和生根。研究发现:以30~40d为一继代培养周期为好,若超出此期限,易诱发玻璃苗;控制空气中尘埃粒子的大小和浓度可减少组培苗的污染率;由组培苗转变成生产用苗的炼苗过程,其温度、光照和温度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并十分强调:组培苗一旦脱离试管(或瓶)切不可用净水泡洗,否则将严重降低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矾根组培苗移出后的移栽基质以2∶1或3∶4(体积比)的泥炭和珍珠岩为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地被菊组织培养苗出瓶移栽成活率进行多次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地被菊组培苗在高寒地区进行移栽,其根系发生状况是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性的关键。其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0.1mg/L(激素单位,下同)+NAA0.1+糖30g/L+琼脂5g/L。移栽成活率可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19.
云南甜龙竹组培及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6种类型的云南甜龙竹外植体,经不同浓度的升汞溶液消毒一定时间,在添加不同浓度6-BA的MS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试验,以筛选云南甜龙竹组培繁殖的适宜条件;同时,以1年生云南甜龙竹组培苗为材料,在6种育苗基质和4种育苗环境下试验组培苗的生长情况,以筛选适宜组培苗生长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云南甜龙竹组培繁育以1年生种子苗茎段作为外植体,用0.10%~0.15%的升汞消毒6~9 min,使用标准MS培养基,添加浓度为1.5~2.0 g/mL的6-BA,能够获得较高的芽诱导率;1年生组培苗移栽时,采用大棚套小棚的移栽环境,以植物碎沫作为栽培基质,苗木成活率较高,幼苗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20.
方正林业造纸厂是我国林业系统最大的造纸厂,产品品种为挂面牛皮箱板纸,设计规模为3.4万t/年。造纸车间原料为:以制浆车间来的阔叶材半化学浆为底浆,以针叶材化学浆为面浆。1打浆工段1.1主要设备①ZNW21型圆网浓缩机面积5m2;转鼓规格1500mm×1065mm;生产能力3~3.5t/m2·d;进浆浓度1%~2%,出浆浓度4%。②ZNW23型圆网浓缩机面积15m2;转鼓规格1500mm×3330mm;生产能力3~3.5t/m2·d;进浆浓度1%~2%;出浆浓度4%。③450双盘磨ZDP-11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