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拖拉机驾驶座椅振动舒适性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拖拉机振动舒适性是拖拉机座椅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在综述国内外有关车辆振动舒适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指出现有方法在评价拖拉机振动舒适性时的局限性,以及目前拖拉机振动舒适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路面不平度引起的拖拉机振动及驾驶员驾驶疲劳等问题,以大功率拖拉机为研究对象,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建立六自由度人-椅-路面拖拉机振动模型,仿真拖拉机动态工况下人椅系统的振动传递过程。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田间及沥青道路上进行实车试验,测量动态工况下拖拉机座椅及人体头部、腰部、腿部的振动加速度,并与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加速度响应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把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评价指标,对驾驶员的振动舒适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人椅系统模型与振动试验的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且驾驶员测量部位因振动产生的不舒适感由低到高为头部、腿部、腰部,为拖拉机减振及座椅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徐燕 《农机化研究》2024,(11):245-249
由于农业生产环境较为复杂,田间地形粗糙度、拖拉机行驶速度、轮胎性能、后轴宽度和拖拉机底盘离地高度等田间因素会造成农业拖拉机操作时机身的振动,影响田间作业效果与驾驶员的操作舒适性与安全性。针对以上问题,探讨了拖拉机底盘离地高度对拖拉机横向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拖拉机车身横向振动随着拖拉机底盘离地高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将拖拉机底盘高度降低30cm(仅占当前高度的15%),将减少20%的拖拉机横向振动;拖拉机车身垂直振动几乎不受拖拉机底盘离地高度的影响。综上所述,拖拉机设计与生产优化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拖拉机底盘离地高度减少车身横向振动,进而提高拖拉机的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拖拉机机体振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介绍了一些拖拉机振动试验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对拖拉机机体的竖向振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套新的、较完整的振动分析方法,并通过了大量振动试验验证,提供了许多轮式拖拉机的振动数据,为驾驶座的动态设计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根据。针对拖拉机的特点,建立了双输入输出线性系统力学模型,由此推导出该系统的凝聚函数,并用于定量分析多输入输出系统中各输入于输出之间的相关性。还提供了许多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拖拉机振动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文胜  李桂芳 《拖拉机》1993,(5):48-50,54
  相似文献   

6.
拖拉机犁耕机组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维空间建立了拖拉机犁耕机组的线性10自由度力不数学模型,以实测信号为依据,建立机组的激励谱矩阵,探讨了在同时受车轮位移激励和犁的外力激励时机组动态响应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犁耕机组的振动特点。  相似文献   

7.
拖拉机座椅悬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拖拉机的乘坐舒适性,本文建立并分析了3种不同的线性和非线性座椅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编制了座椅悬架系统动态参数的优化设计程序。对铁牛-55型拖拉机悬架系统的动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为了预测动态环境人-车-路系统中驾驶员的振动响应特性及驾驶舒适性,基于振动理论建立了六自由度拖拉机-人椅系统整车动力学模型,由Simulink搭建起仿真模型,通过输入一国产中型拖拉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运行仿真程序,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时域及频域分析,并依据该拖拉机的实车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路面等级的降低,拖拉机的人椅系统所受振动加速度响应幅值明显增大;人椅系统所受各向振动由大到小依次为垂直方向、侧倾方向和俯仰方向;该拖拉机人椅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为3Hz左右,其座椅舒适性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9.
集材拖拉机现已批量生产近500台,供林区使用.用户反映该机的震动较强,噪音较大,致使罩板、前大灯等零部件被振坏;驾驶员由于噪音和振动,精神紧张,感觉劳累,长期使用,听觉也大大减退.为此,就如何减少集材拖拉机的振动和噪音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振动是拖拉机的重要性能指标。如驾驶员座椅振动会影响驾驶员的舒适性 ;发动机机罩的振动不仅是拖拉机的主要噪声源 ,而且将引起机罩上车灯的损坏 ;仪表板的振动则影响仪表板上各类工作仪表的可靠性等。本文以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东方红LF80 - 90拖拉机为研究对象 ,对其主要部位的振动进行了测量分析 ,并提出了具体的减振措施。2 试验用振动测试系统振动测试系统由以下仪器组成 :HP3562动态信号分析仪、JX - 1加速度校准仪、DHF - 8电荷放大器、R - 81磁带机、B&K42 31三向加速度传感器、CA-YD - 1 0 7单向…  相似文献   

11.
拖拉机在我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拖拉机也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问题.异常振动是拖拉机存在故障的表征之一,通过分析拖拉机异常振动的故障特性能够帮助进行故障分析与定位,从而提高拖拉机的故障维修效率和质量.详细介绍了拖拉机振动特性的研究情况,说明了振动特性的检测方法,并对典型异常振...  相似文献   

12.
陈勇  朱思洪  马然 《拖拉机》2013,(5):13-15
为研究拖拉机振动对驾驶员舒适性的影响,试验测试了某型号拖拉机在标准较粗糙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驾驶员处的振动特性,使用功率谱密度(PSD)曲线及“疲劳一降低工效界限”曲线对该振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谱峰值频率在低频范围内集中在10}Iz以下,对驾驶员舒适性的影响明显,工作约1h后驾驶员工效降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播种机种箱中种子的运动机理。阐述种子在种箱内的状态及种子架空的形成与消失,分析振动过程中种子的运动情况、振幅对种子移动的影响及振动时种子流出量,以期为播种机播种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拖拉机操作性能,改善其乘坐舒适性,以拖拉机振动特性检测与分析为突破口,测试了其静态及不同路面条件下的动态振动加速度,并对其强度、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装置静态速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排气筒位置和驾驶座底板的振动强度会急剧增加,增速明显高于装置的其他区域;在动态低速状态下,引起拖拉机振动的主要原因是路面不平整;而处于动态高速状态时,振动主要由发动机引起,沙土路面反而起到减振作用。此研究可为拖拉机结构设计和优化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惯性式振动输送机振动特性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进行了被动隔振和主动隔振。采取被动隔振后,可使振动传递率降低,从而减少其振动对周围其他工作机械的影响,但同时也降低了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在被动隔振的基础上,再采用主动隔振,通过选取合适的反馈变量和反馈增益,可使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和振动传递率均得到明显改善。理想隔振状态下,可使振动输送机的振动传递率为零,同时使工作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John Deer1240型拖拉机为研究对象,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方法,分析了座椅的固有频率。基于小波分析的方法,对轮式拖拉机整车振动信号进行了处理分析。对采集到的拖拉机前桥、座椅、车体、后桥等处的振动信号进行了多级小波分解,从1级、2级小波分解的细节信号中,检测出了振动信号的奇异性,从5级小波分解的逼近信号,得到了路面激励信号。同时,分析了地面激励信号经拖拉机的传递方向和衰减程度。研究为拖拉机减振研究和异常信号检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拖拉机在牧草地上自动引导行走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车辆运动学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对拖拉机自动引导行走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前馈控制方法生成了车辆自动行走的轨道;通过对车辆运动状态方程的线性化,设计了车辆沿生成的轨道引导行走的负反馈控制器。最后利用该方法在牧草地上进行了实车实验,结果表明:拖拉机在倾斜度小于3°的地面上直线行走时的横向标准偏差小于0.08m。  相似文献   

18.
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某拖拉机驾驶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模态和振动特性分析,并通过试验分析了该模型的声振特性;针对模型的试验结果对驾驶室内噪声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美国拖拉机的市场销售情况,分析了美国拖拉机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