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新村运动:对环境亲和型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5月,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亲自带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财政部、建设部、央行等几家单位参与,共8个人一起去韩国考察。8人小组回来后,形成了两个报告上报给中央,一个是关于韩国‘新村运动’的感悟,另一个是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他们提出,目前的中国更有条件、更有能力搞好农村建设发展。这两个报告成为‘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的重要参考依据。”(《国际金融报》2006年03月10日第七版)因此,了解韩国新村运动将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诸多媒体如《中国国情国力》、《中国社会导刊》、《党政干部论坛》、《小城镇建设》、《了望东方周刊》、《半月谈》等都有相关的文章发表。为使我们的读者更直观地了解韩国新村运动的全貌,经作者同意,以作者在《光明网·光明观察》的系列文章为蓝本,本刊做了整理和采编,发表在“关注”栏目。其中,从环境角度阐述新村运动的文章——《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新方向》将在下期刊载。  相似文献   

2.
借鉴一词在《高级汉语大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以便吸取经验或教训。”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但借鉴什么,又如何借鉴呢?对此,李水山用一句“欲速则不达”来概括。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就是说,子夏当莒父的邑宰,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告诉他:不要求其速成,不要只见小利。求速成,必定缺乏考虑草率从事,事必难成;只见小利没有远见,贪图小利将因小失大,成就不了大事。  相似文献   

3.
韩国新村运动:对环境亲和型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借鉴(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亲自带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财政部、建设部、央行等几家单位参与,共8个人一起去韩国考察。8人小组回来后,形成了两个报告上报给中央,一个是关于韩国‘新村运动’的感悟,另一个是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他们提出,目前的中国更有条件、更有能力搞好农村建设发展。这两个报告成为‘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的重要参考依据。”(《国际金融报》2006年03月10日第七版),因此,了解韩国新村运动将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诸多媒体如《中国国情国力》《、中国社会导刊》《、党政干部论坛》、《小城镇建设》、《瞭望东方周刊》、《半月谈》等都有相关的文章发表。为使我们的读者更直观地了解韩国新村运动的全貌,经作者同意,以作者在《光明网·光明观察》的系列文章为蓝本,本刊做了整理和采编,其中《韩国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的试行错误和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已发表在本刊2006年第2期。本期《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新方向》是其中的第4篇。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了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新农村建设:新课题、大战略十六大以来,中央对“三农”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明确“三农”  相似文献   

5.
江西于都县梓山镇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水土保持与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充分发挥各项治理措施的综合作用,促进农村环境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通过分析比较,认为今后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各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借鉴的经验是:政府高度重视,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农村教育体系的建设;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体系;采用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实行职业技术资格证制度。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培养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秀山县地处武陵山区、信息闭塞,造成农民文化层次低、科技素质差、农民接受科技教育及实用技能培训少、市场信息捕捉能力弱等,严重制约了全县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应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科技兴农,通过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做好农民培训项目、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出台扶持政策措施,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服务,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借鉴并总结国外农业信息化比较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经验,结合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对甘肃省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必须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一个开放系统,我国农业受到工业及城市生活和农业自身污染的三重压力,同时还受到外来生物入侵的影响,环境问题尤为突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整体上已进入了由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主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的新阶段,经济、社会、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环境处于优先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这是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新农村建设,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是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亦即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它是关系到农村三大文明发展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关键在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很多农村在许多方面都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加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块石护岸工程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与其相关的设计、施工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在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曾多次地提出水土保持措施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工程与生态环境的一致性。在这方面,日本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以块石护岸的设计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入手,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环保标准和要求;列举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基本标准,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在“十一五”期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培养新型农民,没有千千万万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土保持》2008,(6):F0003-F0003
多年来,四川省平昌县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着力开展水保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以项目带动治理、以治理培育产业、以产业促进增收”的良性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繁荣.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概括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农村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在对石家庄地区平原农村生活垃圾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农村广泛存在的垃圾处理问题,对影响垃圾产生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调查结果指出了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推动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莱阳市以倡树文明新风为目标,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县级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农村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功能,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分析了县级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对进一步发挥县级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和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新疆新农村建设概况和农村抗震安居建设情况,重点介绍了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认识农民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加强农民主体地位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