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以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沙棘籽油作为化妆品原料制成的沙棘化妆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沙棘化妆品的安全性。经实验测定各项微生物及卫生化学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通过人体皮肤斑贴实验的人体安全性检验研究添加沙棘籽油的化妆品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产品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对人体皮肤未引起不良反应,沙棘化妆品是安全性很高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明鸣  孙月娥 《农业机械》2011,(32):47-4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杏仁油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8、微波提取功率为500W和提取时间为140s,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47.08%。各因素对大扁杏杏仁油得率的影响次序为:粒径>功率>时间>料液比。  相似文献   

3.
对微波辅助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微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理想提取工艺为选用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5min、提取温度60℃和料液比为1:7g/mL。该条件下测得丝瓜籽油提取率为20.74%。与常规溶剂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丝瓜籽油具有省时、高效和节能等优点,优于常规溶剂提取法。  相似文献   

4.
稻米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可降低人体中胆固醇含量,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防治。本文以米糠为原料,探讨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稻米油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稻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90min和CO2流量35L/h。试验证明超临界CO2萃取稻米油在工艺上可行。  相似文献   

5.
利用Py-GC/MS(快速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装置进行了甘蔗渣的两级快速热解实验,考察了甘蔗渣一级快速热解的产物分布特性以及一级热解温度对后续二级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甘蔗渣低温一级热解产物富含4-乙烯基苯酚(4-VP),在250℃热解时4-VP的选择性最高(相对峰面积百分比高达48.11%),而在300℃热解时4-VP的产率最大。一级热解温度对后续二级热解产物分布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一级热解温度的升高,二级热解产物中左旋葡聚糖(LG)含量显著增加,而多数其他产物的含量则显著降低;根据产物组成可以判断,300℃下的一级热解固体产物进行二级热解所获得的生物油,与甘蔗渣直接在500℃快速热解获得的生物油相比,具有更高的燃料品位。由此可确定甘蔗渣两级快速热解的应用方式应为:首先在300℃下进行一级快速热解制备4-VP,随后对固体残渣在500℃进行二级热解获得高品位生物油。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南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及响应面分析法,建立超声时间、固液比、超声功率和提取率之间的数学模式,确定超声波提取南瓜籽油的较佳工艺为超声时间34min、固液比为1:11.5g/mL、超声功率为247W和温度50℃,南瓜籽油提取率达88.97%。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功率对超声波强化提取尤一大扁杏仁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超声波提取杏仁油影响大小次序为: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温度,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8、超声功率250W、30℃提取10min,提油率为49.27%。  相似文献   

8.
采用对产品无溶剂和重金属残留,对环境无污染的物理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微波和分子蒸馏技术相结合的复合提取方法)提取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等。研究了茶叶含水率在30%~50%时对超临界CO2脱除咖啡碱的影响,研究表明,咖啡碱的脱除率从4.4%上升到52%,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高热效率节能两级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述了高热效率节能两级干燥工艺流程利用余热的基本原理。经过热平衡分析,推导出单位水分汽化耗热空气量、耗热量和每千克热干空气汽化水分的能力与热风温度和尾气温度的函数关系,绘制出函数曲线图,并算出降低尾气温度的节能效果。用于指导现在所有热风干燥机提高热效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在两级气流干燥机上应用,热效率高达80%~88%,节省热能20%~40%;在沸腾床上干燥玉米胚芽,两级干燥节省煤、电45%,提高效率45%。  相似文献   

10.
SCF-CO2对玫瑰精油提取的研究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玫瑰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粒度60目,流量18L/h,萃取时间1.5 h,温度40℃,压力16MPa.GC/MS联用仪对产物进行分析,共检测出60种化合物,并给出它们的百分含量,通过谱库检索,结合裂解机理,参照ISO9842-2003标准对其中17种重要化合物进行鉴别,主要产物含量与ISO标准要求的含量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1.
以完整茶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浓度、夹带剂用量4因素对咖啡因脱除率的影响,优化了超临界脱除茶叶咖啡因的工艺条件,即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80℃、浓度70%的乙醇作为夹带剂,其用量与茶叶的质量比为1.2∶1时脱除率最高,达到48.96,以此达到提高茶叶品质和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提取沙棘油的方法主要有压榨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浸出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采用前三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压榨法无残留,但油收率低,不能保证无菌,色度深。有机溶剂萃取沙棘油,油收益率高,但残留溶剂有毒,不能完全去除,影响了沙棘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两级预测的温室WSN系统数据传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温室WSN系统传感器节点数据传输次数,提出基于两级预测的温室WSN系统数据传输方法。首先,引入莱特准则进行序列异常值检测,研究并提出了便于节点实时计算的序列方差滑动递推计算方法。其次,分别在传感器节点和服务器建立一阶分段线性回归方程并结合自适应加权算法形成两级预测模型,设定传感器节点仅在预测误差超过设定阈值时上传实际采集值,其他时刻服务器自动触发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填充该部分数据。同时,结合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基于抛物线的可变误差阈值确定方法。试验表明:分段一阶线性回归模型能够在规定误差阈值内逼近系统原始数据曲线,利用两级预测算法无线传感器节点数据发送次数可减少93%(误差阈值为0.9)。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超临界CO2流体管内对流换热的研究,指出了影响换热的主要因素有热流密度、浮升力、压力、润滑油等,提供了多种公开发表的超临界流体在冷却工况下的换热关联式,同时指出了现有研究内容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采用GT-POWER建模,对WP7柴油机可调两级增压系统进行模拟计算,分析高压级旁通阀的调节规律。结果表明,增压系统的总压比、低压级压比和高压级压比均随高压级旁通阀开度的增大逐渐下降,其中总压比受旁通阀的开度变化影响最明显,在75%负荷时,随着旁通阀开度的变化,总压比变化幅度达到了2.33。涡轮增压器的总效率随旁通阀开度的增大显著下降,当旁通阀采用蝶阀时,开度大于一定程度后,总效率下降的速度明显趋缓。  相似文献   

16.
孙瑞娉  殷昊  卢珂  吴兆亮 《农业工程》2010,(11):374-378
为了有效处理高浓度大豆蛋白废水,在研究初始pH值、表观气速和温度特别是在较高温度(60℃)对泡沫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同时提高富集比和回收率的两级泡沫分离工艺。在60℃时,对大豆蛋白质量浓度为4.0 g/L的废水泡沫分离,富集比比常温时提高4倍多。两级泡沫分离工艺中,第一级分离在大豆蛋白质量浓度为4.0 g/L,初始pH值为7.0,表观气速0.133 cm/s,60℃下操作,富集比为7.71,残液作为第二级泡沫分离的进料;第二级分离先在20℃,表观气速0.133 cm/s下进行,待塔顶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尾菜和小麦秸秆两级联合厌氧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级尾菜发酵后的沼液用作第2级发酵的接种物,对小麦秸秆进行喷淋和浸泡,有效地提高了产气率,缩短了产气周期。试验结果显示,在中温(35℃)发酵条件下,尾菜厌氧发酵最大负荷为3.2 kg·m-3d-1TS,容积产气率为2.72 m^3·m-3d-1;小麦秸秆厌氧干发酵启动时间加快至1~2 d,发酵周期缩短至40 d,小麦秸秆和尾菜沼液混合原料TS产气率达到334.26 mL·g-1。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机动车新型前轮悬架,由主、副螺旋弹簧并联组合的两级刚度复式弹簧和主、副减振器组成。空载或轻载时仅主簧起作用,当载荷增大一定程度后,主、副簧共同工作。同时,在主减振器与副减振器间存在较小夹角,随载荷不同而发生变化,有利于改善阻力系数。这种结构能适应不同载荷的要求,并能提高驾驶舒适性,特别适合在单前轮机动车上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沙棘籽及果渣进行脱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120min和CO2流量为15L/min,在此工艺下能够脱除脂肪17.82%,萃取率可达到94.18%,并着重探讨了各萃取条件对沙棘籽及果渣脱脂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护盾式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TBM)掘进大埋深山岭隧道时,平面式刀盘存在直接掘进的岩爆风险高等问题,亟需对地应力释放机理进行研究,设计一种使地应力稳定释放的刀盘方案。【方法】课题组聚焦一种地应力逐级释放的两级螺旋式刀盘方案,进行两级刀盘开挖围岩过程的大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盘面间距和一级刀盘直径对围岩变形和应力释放的影响规律。【结果】1)当盘面间距为30 m时,即一级掘进完成后再进行二级掘进,可以避免两级刀盘同时掘进过程中所引起的地应力交汇现象。2)一级刀盘直径为2 m时,两级螺旋式刀盘在隧道掘进中两刀盘释放的应力值都约为平面式刀盘的50%。3)盘面间距统一为3 m时,在隧道末端,一级刀盘直径为2 m时隧道变形量在X方向仅为0.7 mm,Y方向为2.7mm;一级刀盘直径为5 m时隧道变形量在X方向为0.9 mm,Y方向为4.7 mm。【结论】1)螺旋式两级刀盘的盘面间距对隧道形变的位移量影响不明显,一级刀盘直径对隧道形变的位移量影响明显。2)两级刀盘二级掘进可显著改善地应力的释放状况,降低单次释放的地应力值,提高隧道稳定性,降低岩爆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