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夏季气温高,细菌多,湿度大,若是在这一期间母猪妊娠,饲养人员就必须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否则母猪很有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进食量少、体温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母猪的身体健康,在极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使妊娠期的母猪,出现死胎的情况。因此,在夏季要搞好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笔者将分析在夏季做好妊娠母猪管理工作的要点。1为母猪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夏季最大的特点就是天气炎热,而处在妊娠  相似文献   

2.
夏季气温高,若不采取防范措施,会造成妊娠母猪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次数增加,并由此引发妊娠母猪机体营养不良和产奶量降低,更为严重的还会出现死胎。搞好夏季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可有效避免饲养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规模猪场粪便中污染因子的四季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监测规模猪场粪便中污染因子的四季变化趋势,选择肥育猪、妊娠母猪、保育猪3种猪的粪便为研究对象,采用GB 8576—1988标准测定鲜粪的含水率,采用NY 525—2002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采用GB/T 17138—1997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铜、锌含量。结果表明,肥育猪和妊娠母猪鲜粪含水率的季节变化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保育猪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风干粪样中,除夏季保育猪排序略有不同外,3类猪群5项检测指标四季及年均值的大小顺序均为有机质〉全磷〉全氮〉铜〉锌;全氮含量,3类猪群均冬季最低,保育猪和妊娠母猪夏季最高,肥育猪秋季最高;全磷含量,保育猪夏季最低、春季最高,肥育猪与之相反,妊娠母猪春季最高、秋季最低;有机质含量,肥育猪和妊娠母猪夏季最高,保育猪和肥育猪春季最低;铜含量,3类猪群在四季的变化差异较大;锌含量,3类猪群均秋季最高。  相似文献   

4.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容易导致妊娠母猪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免疫机能下降、繁殖机能紊乱而发病。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夏季高温对妊娠母猪的影响,针对夏季妊娠母猪的管理提出了防暑降温、做好环境卫生、防止饲料霉变、减少热应激、保胎防流、适当的运动、中药保健、沐浴消毒等综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进入高温高湿的夏季,养猪场户将面临着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高发期,其夏季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空怀母猪出现异常发情甚至不发情,返情率增高,且母猪的受胎率明显低于其他季节;母猪在妊娠早期胚胎的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6.
夏季气温偏高,若不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会造成妊娠母猪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次数增加,并引发妊娠母猪机体营养不良、产奶量降低,严重时还会出现死胎。因此,搞好夏季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可以避免或减少养猪户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母猪发生便秘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已经成为困扰规模猪场的棘手问题。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母猪便秘则更加重发生,危害严重。妊娠母猪便秘厌食综合症在大中小型猪场及母猪散  相似文献   

8.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若不采取防范措施,会造成妊娠母猪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次数增加,并由此引发妊娠母猪机体营养不良、产奶量降低,严重时还会出现死胎。因此,搞好夏季饲养管理,可有效提高妊娠母猪的生产性能,增加饲养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温湿度和猪舍空气质量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对妊娠母猪周围的温、湿度、CO_2、NH_3生产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妊娠母猪夏季生产性能最好,春季次之,秋季最差。母猪配种适合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春季,不适合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妊娠母猪舍NH_3浓度和CO_2浓度在全年的变化趋势一致,两者相关系数为0.569。妊娠母猪舍NH_3浓度越低,其生产性能越好,CO_2最适浓度为650ppm。在妊娠母猪舍温度允许的条件下,通风能降低NH_3和CO_2浓度,达到提高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若不采取防范措施,会造成妊娠母猪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次数增加,并由此引发妊娠母猪机体营养不良、产奶量降低,更为严重的还会出现死胎。因此,搞好夏季饲养管理,可有效提高妊娠母猪的生产性能,增加饲养户的经济效益。(一)提供适宜的温、湿度  相似文献   

11.
夏季气侯炎热,对妊娠母猪影响比较大,在这个季节如果管理不当,容易造成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无名高烧症,中暑甚至死亡等病症。对非妊娠母猪及配种公猪可造成配种不孕或母猪返情、仔猪成活率及产仔率下降、公猪交配能力下降,或公猪精液稀薄少精、无精及精子死亡等病症。因此为了减少夏季高温对种猪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科学措施,方能减少养猪生产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夏季气温高,若不采取防范措施,会造成妊娠母猪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次数增加,并由此引发妊娠母猪机体营养不良、产奶量降低,更为严重的还会出现死胎。搞好夏季饲养管理,可避免饲养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黄继勇 《当代畜牧》2014,(30):46-47
在猪场管理中,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既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还被称为猪场的生产命脉。所以,科学、有效的妊娠母猪饲养管理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高温天气的夏季,如果饲养管理得当,能够有效防暑降温,有效抵制热应激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不仅可以使妊娠母猪顺利产仔及安全度夏,而且还能进一步增加猪场饲养量与窝产仔数,提升猪场经济效益。反之,若管理不科学,极易导致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或者弱胎,降低产仔率,浪费了很多时间和饲料。本文对夏季高温影响妊娠母猪饲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不同生长和生理阶段猪的特点,介绍了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公猪和断奶仔猪在夏季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要点。  相似文献   

15.
妊娠猪舍全年热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减少环境温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北京市某猪场妊娠母猪舍为试验猪舍,通过监测试验猪舍全年舍内、外热环境指标并记录妊娠猪舍母猪3年返情率,研究妊娠猪舍全年热环境变化规律,并统计分析母猪返情率与月份、季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试验期间妊娠猪舍舍内、外温度偏高。夏季舍内温度为34.6℃时舍外温度为35.2℃。舍内日平均温湿指数THI大于舍外,舍内、外日平均温湿指数THI均多数时间处于危险级79≤THI≤83,部分时段进入紧急状态(THI≥84)。冬季试验期间舍内温度偏低,春季舍内温度较为适宜。妊娠猪舍母猪返情率存在季节性变化规律,第3季度返情率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季度,第3季度母猪返情率较高与北京市6—8月的高温有关,高温对母猪返情的影响存在延迟现象。  相似文献   

16.
牛德料 《中国猪业》2018,13(9):48-49
便秘常表现为排粪困难,粪便呈球状、干、硬、小,排便次数显著减少,在规模化猪场中较为常见,炎热的夏季在母猪妊娠后期更为常见。夏季引起母猪妊娠后期便秘的主要原因为热应激和自身负担过重。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措施缓解热应激,最终解决便秘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夏季气侯炎热,对妊娠母猪影响比较大,在这个季节如果管理不当,容易造成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无名高烧症,中暑甚至死亡等病症。对非妊娠母猪及配种公猪可造成配种不孕或母猪返情、仔猪成活率及产仔率下降、公猪交配能力下降,或公猪精液稀薄少精、无精及精子死亡等病症。因此为了减少夏季高温对种猪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科学措施,方能减少养猪生产中的损失。1 搞好猪舍卫生消毒工作猪舍内的粪便应及时清除,严禁粪便在猪舍内腐败发酵,给呼吸系统疾病综合症、乳房炎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每天除了作好清除粪便工作外,还要注  相似文献   

18.
夏季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季节,易引起妊娠母猪发热、流产和死胎的发生,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笔者就夏季母猪的环境、饲养技术、配种、免疫接种和疾病防治等方面提出若干技术要点,以减少母猪流产和死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夏季气温高,若不采取防范措施,会造成妊娠母猪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次数增加,并由此引发妊娠母猪机体营养不良、产奶量降低,更为严重的还会出现死胎。搞好夏季饲养管理,可避免饲养户的经济损失。 (一)防舍温过高 对过夏的怀孕母猪,猪舍应配有遮荫、通风等设备,防止中暑及其他热性应激疾病的发生。热天可向舍内喷洒凉水,但不要直接喷在母猪身上。在气温达到30℃以上时,可采取安装空调、电风扇等措施,迅速降温,以防造成死胎。 (二)防机械性流产 养母猪头数较多的专业户,夏季要注意合理安排妊娠母猪的饲养密度。例如,在7~9…  相似文献   

20.
进入高温高湿的夏季,养猪场户将面临着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高发期,夏季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空怀母猪出现异常发情甚至不发情,返情率增高,且母猪的受胎率明显低于其他季节;母猪在妊娠早期胚胎的死亡率增高,导致母猪的产仔数量减少,发生流产,生产弱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