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农业文化,农业文化的核心是“和合”效应,应发挥“天人之合”、“人人之合”与“整体思维”效应,农户自主经营,休闲农业建设项目纳入法制的范畴,政府支持与市场运行相结合,综合利用当地资源合理规划,以本地资源为基础开发休闲农业项目,才能使福建休闲农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内丘县依托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内丘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牢牢把握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将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在规划引领、规范监管、品牌培育、宣传推介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形成了区域聚集、类型多样、特色明显、规模效益不断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提供了动力。创建了以“吃、住、行、摘、憩、嬉、购”为一体的地方特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局面,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增收,提升了当地农村生态环境,为其它县域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以南宁市12个区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定量测度南宁市各区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识别其空间格局的主导因子及机制。结果表明:南宁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空间异质性,总体呈中部强,南北两端较弱的空间格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当前南宁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与空间分异的决定性因子,农业资源是主导因素,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条件对其也具有重要影响;“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度较低。并提出优化休闲农业产业空间布局,集约高效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育休闲农业新业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及建设与扶持并举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新时期南宁市发展休闲农业和全面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一个古老的产业,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浓厚的文化特色,特别是近年来农业与文化、农业与旅游、农业与地产、农业与休闲度假的发展息息相关,随之催生出一个新兴产业——休闲农业。岐山县具有 “南桃北果中瓜粮菜”的农业产业布局,拥有以周文化为特色的周公庙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以“岐山臊子面”为龙头的“农家乐”接待度假业方兴未艾。但在发展中仍然缺乏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使之达到利益最大化。时代的发展在呼唤一个既能够整合诸类资源,又能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的产业-休闲农业。笔者通过深入有关行业进行调研,对岐山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5.
肖建中 《北京农业》2013,(11):36-39
“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的概念来自“创意产业”“休闲产业”“乡村旅游业”.是集创意、旅游、休闲产业与农业融合产生的新业态。创意休闲观光农业.是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分析、对比,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创意观光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创意休闲观光农业显示出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本原性质.即农业:二是创意、休闲和旅游的属性:三是融合新兴产业。创意休闲旅游农业是一产与三产相互融合,集农业与观光、休闲、旅游产业的新业态。  相似文献   

6.
习惯上,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休闲农业来源于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7.
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是新兴的旅游模式,满足了饱受新型城市污染荼毒的大众需求,休闲农业以城郊休闲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努力发展城郊休闲农业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长沙城郊休闲农业发展尤为迅速,被誉为“全国农家乐最火的城市”。本文从休闲农业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基础理论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为长沙城郊休闲农业发展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8.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核心,产业融合发展与休闲农业发展是产业兴旺的主要内容。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平台对2011—2021年的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下载查阅,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产业融合下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进行关键词网络关系可视化分析,归纳了文献中设计的产业融合度较低、专业人才匮乏等休闲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概述产业融合视角下对发展休闲农业所提出的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当前研究文献的看法,预测未来休闲农业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台湾农业探索》2006,(1):33-33
台湾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行政主管机关核准设置及登记之休闲农场,得申请使用主管机关注册之休闲农场标章,“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辅导处为休闲农场行政主管机关。2005年5月10日,“农业委员会”委托台湾农业学会办理“2005年度休闲农场农业服务品质提升计划——休闲农场辅导、评监与认证计划”。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08,(2):4-4
我国台湾地区吸收欧洲、日本等国家的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都市型的休闲农业,认为都市型的休闲农业是指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都市农业是将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综合于一体的产业。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的功能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休闲农业作为都市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都市旅游农业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一、二、三产业功能特性,是一种高附加弹性的创新型农业经营方式。休闲农业将是未来农业的重点开拓领域,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
休闲农业作为一项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在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为推动西安市休闲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本研究采用查阅资料、专题访谈、实地调研等形式,对西安市休闲农业产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表明,目前西安市休闲农业已基本形成了以秦岭北麓休闲农业产业带、渭河沿岸休闲农业产业带和白鹿塬、杜陵塬、荆山塬休闲农业示范区为核心的“两带三区”产业格局,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为主要产业模式。西安市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兴建特色休闲农业小镇,各种经营模式并存发展,模式不断丰富,功能日益拓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发现了影响产业发展的环境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不平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最后提出要合规经营有序发展、加强休闲农业的组织与协调、做优做强休闲农业特色产业等多项整合推进措施,以促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这为休闲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尤其是“十二五”以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休闲农业从无到有,逐步形成新的产业。通过休闲农业星级示范创建和“美丽休闲乡村”等工作的开展,带动全市休闲农业从无到有、从有到新、由新到特,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4.
旅游农业方兴未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农业方兴未艾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情报所万忠旅游农业亦称观光农业或休闲农业,是世界未来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也是现代农业中一项具有一定发展前途的特色产业。它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寓农业生产于休闲旅游,供游客体验田园乐趣的休息场所。从一...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休闲农业的理念传入中国.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休闲农业在促进我国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仍然属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与地方,专家与农户多方努力.才能向更完善、更高端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休闲农业有助于旅游空间拓展,实现农业高效,并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要让休闲工 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让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这就需要园林艺术的支持。文章主要就“相地合宜, 因地制宜”、立体种植、文景相依等3 种园林艺术设计方法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州休闲农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规模、结构、服务、产品、内容、项目等方面存在不合理,需要通过进一步优化实现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笔者针对郑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提出“稳步提升休闲农园水平、规范发展休闲农庄、大力发展农家乐集聚村”等具体发展途径,以及“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制定规范标准、加强人员培训”等对策以实现郑州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肖代彪  陈茹 《云南农业》2014,(7):I0008-I0008
近年来,昭阳区区委政府把莲藕、葡萄产业的发展作为深入实施产业富民、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昭鲁快捷通道”沿线两边,建立千亩连片“荷花休闲观光园”、“葡萄走廊”产业带和“葡萄庄园”,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建瓯市境内区位优势突出,环境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条件好,十分有利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近年来,建瓯在全力打造“中国笋竹城”和建设“绿色生态经济强市”的实践中.重视把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纳入建设现代农业的统筹规划,并开展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1998年6月24日,辽宁省政府讨论通过了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辽宁省农业“3655”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这是我省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一项宏伟的农业工程。是我省抗旱减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