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政策支持下,中国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市场不断延伸,但近年来在不同作物之间和不同农艺环节之间农机跨区作业都呈现明显的分化趋势。从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市场发展历程、分化趋势以及分化成因等角度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从农机具购置成本、利润空间、农机供给、区际时间差、地形与交通条件等方面阐述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市场分化的原因,但仍无法完全解释上述分化现象。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市场受时空的制约,因而需从时空因素角度寻找对分化现象更具解释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农机跨区作业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举。上世纪九十年代,北方地区一些农民机手从地域间小麦成熟的时间差中发现了商机,驾驶自己购买的联合收割机,从南往北自发地为沿途农户收获小麦,搞起了农机跨区域作业服务,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从1996年起,农业部等有关部委开始推进农机跨区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机跨区  相似文献   

3.
对农机服务状况与农机跨区作业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以具有代表性的农机专业服务主体为研究对象,在湖北省监利县开展实地调研。综合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探究农机专业服务主体跨区作业的现实状况,分析新形势下农户跨区作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调研数据,将农民收入分为农业和非农业收入两部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机服务的投入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影响,但其所带来的效益并不显著。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发现,农机服务支出与农业收入存在弱相关性。在非农收入方面,农机服务对非农收入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其对劳动力的替代所体现,回归结果发现,农机服务对劳动力并不是无限替代的,其对非农收入的影响取决于它能够释放出多少劳动力。  相似文献   

5.
朱薇羽  朱臻  李博伟 《世界农业》2020,(11):101-111+124
研究农机服务外包及其可获得性差异对农户专业化种植水平的影响,对于提升农机服务外包质量、提高农户专业化种植,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浙江省44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农机服务外包对专业化种植的影响机制;进一步从农机服务外包便利程度、服务价格、服务生产效率3个视角衡量农机服务外包的可获得性差异对专业化种植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选择农机服务外包对专业化种植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农机服务外包主体来源于本村比本村外对农户专业化的影响更大,而单位面积服务价格对专业化种植有抑制作用。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提高农机服务外包水平,诱导农户通过购买农机服务外包将生产活动卷入社会分工体系从而将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提高其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机作业效率的影响,采用DEA方法测算了2004—2015年我国30个省份的农机作业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机作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15年我国农机作业效率水平较低且区域差异较大,但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科技推广培训服务对农机作业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农机维修服务对农机作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因此,可以通过培育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完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加强农机推广培训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途径来提高农机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解农机作业服务的作用效果,基于中国15 个小麦主产省(自治区)2007—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估算,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研究农机服务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并解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7—2017年小麦生产技术效率逐年递增,各省间存在显著差异,且起点低的省份技术效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领先的省份,区域间不平衡逐步缩小;农机投入对小麦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要通过替代效应、技术效应及分工效应等路径优化小麦生产要素配置,获得小麦技术效率的提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建议如下:规范农机服务市场,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农机补偿机制,提升政策作用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9.
郑纪芳  郑军 《世界农业》2022,(12):86-94
家庭农场正在成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探究家庭农场农机作业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对于完善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基于山东省416个家庭农场样本,利用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家庭农场农机作业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70.43%的家庭农场为周围农户提供过农机作业服务,但农机作业服务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别。(2)社会网络对家庭农场的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行为决策和供给服务水平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从不同维度社会网络的影响来看,无论是宗族性社会网络还是朋友圈社会网络,两者均对家庭农场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行为和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应该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的社会网络资本,促进农场与农户之间的学习交流,并通过加大对农场主的农机专业培训、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设置服务信息传递机制等措施,进一步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提升其农机作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其政策的效果值得特别关注。基于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的视角,构建了大型农机需求的理论模型,运用双对数模型和13个粮食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分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果,探讨大型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对大型农机的需求;然而,对大型农机需求的促进作用最为强烈的是农机作业收入,这与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农机价格和农民购买农机的个人投入并没有显著影响大型农机需求。此外,大型农机的需求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华北、华中、华东、东北对大型农机需求都显著高于西南地区。基于培养农机作业服务供给主体、促进农机作业服务供给的目的,提出:一是农机购置补贴向农机服务供给主体倾斜,更加注重向大型农机调整,同时要注意中央补贴和地方补贴的联合配套使用;二是提供农机作业补贴及相关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7—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与农业保险赔付水平2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并针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子样本的稳健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但在不同分位下其影响效应存在差别,在较低分位上,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作用较大,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农业生产水平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然而农业保险赔付水平对农业生产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应当努力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重点扩大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地区的农业保险覆盖面,着力提高农业保险保障和赔付水平,增加农业保险险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耕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将农户家庭耕地面积、流转面积和弃耕地面积放在同一分析框架内进行理论机制分析,并利用CLDS2018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和弃耕地面积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对转入地面积没有显著影响。第二,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于规模经营农户的耕地面积和转入地面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小农户和规模经营农户的弃耕地面积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增加规模经营农户的转入地面积增加实际经营的耕地面积,减小了小农户的耕地面积。第三,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和弃耕地面积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农户家庭的转入地面积具有正向影响,此外,对于东、中西部地区农户家庭弃耕地面积均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供给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我国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位于黑龙江省玉米核心产区的现代农机合作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生产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生产效率及适度经营规模,探讨典型样本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调查样本中27.2%的现代农机合作社是DEA有效的,现有条件下样本合作社适度经营规模为873.3-966.7 hm2。生产和管理水平低导致产出不足是影响低效率样本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在资源配置合理的前提下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将对所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针对目前粮食主产区农机合作社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产资料投入不合理、大型农机具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合作社管理人员应强化学习意识,定期组织成员参加农机、农艺技术培训;规范生产管理规程,执行标准化生产;构建农机租赁平台,提高大型农机具利用效率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符合新时期乡村产业动能转换的现实需求,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及其动力机制,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瓶颈,构建坚实的乡村产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分工理论,利用2010—2020年度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总体作用、间接机制和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东部区域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持续高于中西部区域,各区域总体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越高,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越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在其中发挥了正向传导作用,其中资本积累的中介作用最为显著。此外,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乡村产业振兴不同维度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其对农业综合生产、产业现代化和产业增收带动水平有显著提升作用。因此,本文从开展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多元投入格局、引导绿色产业化生产方式、完善服务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加快乡村产业振兴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环节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2019年国内7个省份早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非径向SBM模型测算早稻生产技术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和分位数模型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早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农机社会化服务对早稻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耕地、播种和植保环节农机社会化服务均对早稻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灌溉排水和收获环节农机社会化服务对早稻生产技术效率则并不显著。农机社会化服务对早稻农户种植技术效率提升效果显著,但作用边际效果因原本技术效率水平差异而有所差别,这种差别也体现在各生产环节上。因此,在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时,应根据其不同环节特性,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30个省(市、区)级农业科学院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判别其发展类型,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促进省级农业科学院的发展.[方法]通过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使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曼奎斯特指数方法测算省级农业科学院2003~2011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分析其变动趋势.[结果]省级农业科学院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出现增长趋势,以2.1%的年平均速度递增,技术进步变动率的提升是推动省级农业科学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技术效率的相对作用较小.60%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运行效率处于增长型.[建议]开展针对性强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根据科技运行效率类型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财力、人力两个维度,以2015—2019 年浙江省60个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发现:农业科技财政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且对浙西南地区的正向作用要明显高于浙东北地区;农业科技人员投入仅在浙东北地区表现出正向作用,在浙西南地区表现出负向作用;其他控制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农业机械总动力没有表现出正向作用。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中,浙江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财政投入并向浙西南地区倾斜;积极优化农业科技人员配置,在浙西南地区要着重优化农业科技人员配置使其与农业生产相适应,在浙东北地区要着重加强农业科技人员引进培养以打造有力的农业科技队伍;加快老旧农业机械设备更新和新型实用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针对小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对农户减贫增收效应问题,以西部12省(区、市)为例,根据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产品供应链发育度与农户减贫增收之间的关联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供应链发育度与农户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联效应;在构建的农产品供应链发育度评价指标体系中,第一产业产值比、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农业GDP、平均农膜用量、平均柴油用量、灌溉面积比对欠发达地区农户减贫增收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