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筛选黄连土壤来源的阿魏酸降解菌,从黄连种植基地的土壤中分离能够在以阿魏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真菌,ITS序列比对鉴定种属,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菌株在不同条件下对阿魏酸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获得对阿魏酸具有降解能力的真菌F-0056,鉴定为齿孢青霉(Penicillium daleae);外源阿魏酸添加量为200μg/mL时,菌株F-0056培养72h后阿魏酸降解率达87.5%;真菌F-0056在土壤环境下144h对阿魏酸降解效率达71.8%.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废弃资源利用、提高磷利用率,采用无机磷培养基筛选、透明圈试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rDNA序列测定等方法对磷尾矿表层土壤中解磷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磷尾矿表层土壤中分离出具有解磷效果的菌株11株,命名为K1~K11,其中,K4和K7菌株的解磷能力较强;接种K4和K7菌株的无机磷发酵液发酵2d后其磷含量分别达335.47μg/mL和282.31μg/mL,Ca3(PO4)2分解率分别达16.83%和14.16%。经鉴定,K4属荧光假单胞菌,K7属胶质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3.
以长白山腐殖质土壤为样品进行富集培养,筛选出能够降解玉米秸秆木质素的微生物,结合ITS生物学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确定筛选得到的菌株为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该菌株产漆酶酶活4.86 U/mL、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酶活1.33 U/mL、锰过氧化物酶酶活2.96 U/mL、木聚糖酶酶活18.22 U/mL、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性3.57 U/mL。该菌株降解玉米秸秆的失重率达23.65%,其纤维素降解率为17.06%,半纤维素降解率为7.65%,木质素降解率为35.67%。以上为进一步开发其在玉米秸秆降解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材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降解塑料,在堆肥或高温条件下可以快速生物降解,但在自然条件下降解缓慢,产生大量的微塑料。本研究拟从黄粉虫肠道中筛选具有降解聚乳酸能力的微生物,鉴定降解菌的种类及测定降解菌的降解特性。采用PLA粉末为唯一食物喂养黄粉虫60 d,将其肠道提取液接种在以PLA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富集、筛选及纯化降解菌。结合菌种形态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的方法和ITS序列序列信息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降解菌的分类;将筛选菌接入添加不同营养条件下的PLA液体发酵培养基,测定其降解效能。结果筛选出11株具有降解PLA塑料潜力的菌株,其中一株鉴定为真菌毛栓孔菌(Trametes hirsuta)FJ001菌株,接种在含有1.0%葡萄糖的PLA薄膜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培养30 d,降解率可达20.1%。研究表明,黄粉虫肠道存在对PLA塑料有一定降解性的真菌,为降解聚乳酸材料微生物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毒物质是造成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研究旨在筛选能够降解土壤中自毒物质的细菌。采用选择性分离方法从土壤中筛选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降解菌;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测序鉴定菌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降解对羟基苯甲酸能力,并通过盆栽实验验证解毒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有降解对羟基苯甲酸能力的菌株,编号ZH2,经鉴定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在纯培养条件下,当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5 mg/mL时,ZH2能在培养72 h时将其降解97%。盆栽条件下,当基质中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10 mg/g时,ZH2能有效缓解对羟基苯甲酸对黄瓜的生长抑制作用。该研究从土壤中分离到能够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绿针假单胞菌,具有应用于连作障碍防控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氧化乐果无机盐培养基通过长期的摇床驯化培养,从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了可以在高浓度氧化乐果环境下生长的真菌菌株,并通过固体培养实验和液体培养实验以及有机磷显色反应最终筛选出两种生长较好的菌株,初步鉴定为曲霉。进一步研究发现,在50mL氧化乐果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初始pH5.5,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r·min-1,氧化乐果初始浓度2000μg·mL-1,培养时间10d,测得氧化乐果的降解率分别为70.38%和61.28%。研究了外界因素初始pH、培养温度、溶氧对降解菌的生长量和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培养5d,氧化乐果初始浓度2000μg·mL-1,初始pH5~7,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r·min-1条件下,两降解菌均可达到最佳生长量和降解能力,生长量和降解能力具有正比例相关性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纤维素粉对纤维素降解细菌筛选结果的影响,为废弃食用菌菌渣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CMC-Na和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废弃菌渣中筛选出具有纤维素降解性能的细菌,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通过酶活力测定和滤纸崩解试验对各菌株的纤维素降解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CMC-Na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获得的34株细菌中有7株具有较好的纤维素降解性能,经鉴定主要是芽孢杆菌(Bacillus sp.)、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而从纤维素粉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获得的36株细菌中有7株具有较好的纤维素降解性能,经鉴定主要是高山芽孢杆菌(B. altitudinis)、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 methylotrophicus)、解淀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植物亚种(B. amyloliquefaciens subsp.plantarum)、沼泽芽孢杆菌(B. vallismortis)、贝莱斯芽孢杆菌(B. velezensis)和芽孢杆菌。通过酶活力测定试验和滤纸条崩解试验发现,g31菌株在7 d内能将滤纸崩解成糊状,该菌株具有最高的滤纸酶(FPase)和内切葡聚糖酶(CMCase)活力,分别为33.14和394.41 U/mL,而C23菌株具有较高的β-葡萄糖苷酶(β-Gase)活力,为118.12 U/mL,g29菌株具有较高的外切葡聚糖酶(Cex)活力,为1.22 U/mL。【结论】以纤维素粉为碳源分离筛选得到的纤维素降解细菌种类更丰富,具有更好的滤纸崩解效果和更高的酶活性能,可为纤维素降解提供优质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从蓝莓植株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具有溶磷、耐盐功能的菌株,为研究和评价其溶磷效果,采用固体溶磷圈法,根据是否产生溶磷圈来筛选蓝莓溶磷内生真菌,选取具有溶磷圈的真菌进行经典形态学和内源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和鉴定;采用液体培养法测定发酵液的有效磷含量及pH值;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有机酸的种类及其含量,分析菌株的溶磷机制;采用固体培养法,设置不同NaCl浓度梯度用于分析蓝莓溶磷内生真菌的耐盐性。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G14为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菌株FG54为阿达青霉(Penicillium adametzii)。菌株FG54于5 d后有效磷含量最高,达到587.315μg/mL,菌株G14于5 d后有效磷含量最高,达到523.730μg/mL。通过对2株菌株有机酸的测定,发现该菌株的溶磷能力主要通过自身分泌的丙二酸、甲基丙二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降低菌株发酵液的pH值,从而达到溶解磷的效果。同时,菌株FG54能较好的适应不同含量氯化钠浓度,在较高浓度的氯化钠培养基中也能生长。在氯化钠低浓度情况下,菌株G14生长速度较快,FG54生长较慢。通过筛选得到了2...  相似文献   

9.
三种农用抗生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降解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的真菌菌株,利用抗生素作为唯一碳源进行抗生素降解真菌富集驯化培养,分离纯化耐受真菌,将纯化后的菌株回接到以抗生素作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各菌株抗生素降解能力进行检测,并通过菌落形态学特征、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筛选到4株抗生素降解真菌KS248、KS256、KS257、KS272,分别鉴定为轮状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其中,菌株KS248、KS256、KS257具有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降解能力;菌株KS272具有土霉素、诺氟沙星降解能力。在抗生素初始浓度1500 μg·L-1、30℃、150 r·min-1条件下避光培养7 d后,菌株KS272降解土霉素、诺氟沙星能力最强,降解率分别达到40.29%、10.59%,菌株KS256降解磺胺二甲嘧啶能力最强,降解率达到18.53%。筛选出的菌株均具有2种及以上抗生素降解能力,对抗生素的降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且随着抗生素浓度增加,菌株对各抗生素降解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生物质秸秆降解速度,筛选高效生物质纤维素降解菌系,以富含玉米秸秆的腐烂物为菌源,用纤维素刚果红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初筛,从中分离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初筛由刚果红培养基上透明圈直径大小以及滤纸条崩解能力初步判定;复筛则通过酶活的测定,包括滤纸条酶活的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活的测定进行逐级筛选,从而组建高效菌株复合菌系。结果表明,从腐烂的玉米秸秆中筛选到一组玉米秸秆降解复合菌系,其C1菌株滤纸酶活相比最高,为8.52 U/mL;N1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最高,为6.44 U/mL。对所筛选的菌株复合菌系测序鉴定发现,复合菌系优势菌系主要组成是栓菌(Trametes)、稻瘟病菌(Sarocladium)、链霉菌(Streptomyces)、未分类的放线菌(Actinomycetales unclassified)、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呕吐毒素(DON)污染的谷物和饲料脱毒提供菌株资源,本研究从赤霉病污染区域的小麦田采集土壤样品,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到一株DON降解菌,通过形态、16S rDNA、gyrB基因序列对降解菌进行菌种鉴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降解产物,明确其降解途径和解毒机制,通过菌株生长特性、降解特性和基因组间差异分析比较DON降解菌A4、A8和A16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分离筛选获得DON降解菌A4,该菌能在10 h内降解9.7 μg·mLP>-1P> DON,降解率高达97%。经鉴定,A4为德沃斯氏菌(Devosia sp.)。A4通过降解DON为3-keto-DON进行脱毒。A4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NaCl浓度为2%,其耐热性和耐盐性优于菌株A8和A16。A4的最适降解温度为35℃、最适降解pH为8.0,其降解速率高于菌株A8和A16。通过平均核苷酸相似度(ANI)分析,A4与A8和A16之间的ANI分别为81.54%和77.87%,均低于95%,因此属于不同种的菌株。研究表明,筛选得到的新型DON脱毒菌株A4具有良好的抗逆性,为DON的污染控制提供了新的降解菌资源。  相似文献   

12.
联苯菊酯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联苯菊酯菌株,为环境中联苯菊酯的生物修复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法,从湖南某农药厂下水道污泥中,以联苯菊酯作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筛选,以降解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高效菌株,根据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降解的最佳温度、pH、接种量和联苯菊酯质量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获得1株革兰氏阴性好氧杆状菌,经鉴定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tsuruhatensis),命名为HLB-1。在pH7.0、30℃、接种量100mL/L、120r/min的条件下培养5d,菌株HLB-1对200mg/L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可达74.5%。获得的高效降解联苯菊酯菌株,其最佳降解条件为pH7.0,30℃,接种量100mL/L,联苯菊酯质量浓度为250mg/L。【结论】获得了1株联苯菊酯降解菌HLB-1,其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潜力,可作为环境中联苯菊酯农药生物修复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2株有机磷降解菌Yj2和Yj3对大豆卵磷脂和乐果有机磷的降解特性及酶活性。【方法】利用16S r DNA鉴定从大豆土壤中分离得到的Yj2和Yj3菌株,在菌株最佳生长条件下,测定了不同磷源时菌体的酶活性并分级纯化了有机磷降解酶。【结果】Yj2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其最佳生长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硫酸铵,p H为8;Yj3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最佳生长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p H为9。大豆卵磷脂为磷源时,Yj3的菌体生长情况稍优于Yj2。乐果为磷源时,Yj2的菌体生长情况稍优于Yj3;72 h内Yj2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整体高于Yj3,而有机磷降解酶活性低于Yj3。硫酸铵沉淀法+阳离子交换层析分别从Yj2和Yj3菌体中成功分离纯化了有机磷降解酶,SDS-PAGE结果显示纯化的蛋白均为单一条带。Yj2硫酸铵沉淀法+阳离子交换层析的提纯倍数是硫酸铵沉淀的7.77倍,硫酸铵沉淀为粗酶的1.35倍。Yj3硫酸铵沉淀法+阳离子交换层析的提纯倍数是硫酸铵沉淀的5.07倍,硫酸铵沉淀为粗酶的1.53倍。【结论】菌株Acinetobacter sp.Yj2和Bacillus sp.Yj3都具有降解大豆卵磷脂及乐果有机磷的特性,对有机磷降解起主要作用的是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有机磷降解酶,它们在2株菌株对大豆卵磷脂和乐果降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明显差异。可从Yj2和Yj3菌体分离纯化获得提纯倍数较高的有机磷降解酶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过程中对降解根皮苷发挥主要作用的物质,为揭示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根皮苷为碳源发酵培养苹果树腐烂病菌10 d后,测量菌丝干质量及病原菌对根皮苷的降解率;以淀粉为碳源获取病原菌30 d的无菌发酵液,进一步分离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和蛋白类物质。用HPLC法分别检测病原菌、淀粉无菌发酵液、有机酸类、蛋白类物质及发酵剩余液对根皮苷的降解作用。【结果】以根皮苷为碳源发酵培养病原菌10 d后,每100 mL发酵液中菌丝干质量为48 mg,病原菌对根皮苷的降解率为92.46%,发酵液对根皮苷的降解率为99.88%。1 mg/mL蛋白类物质与根皮苷作用5 d的降解率为90.4%,有机酸类对根皮苷的降解率仅为1.6%,发酵剩余液对根皮苷的降解率为5.9%。根皮苷的降解率随蛋白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在根皮苷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为苹果树腐烂病菌代谢产生的蛋白,其可能为细胞壁降解酶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筛选甲氰菊酯的高效降解菌株,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果蔬残留危害的综合治理提供候选生物制剂。【方法】采用基础盐培养基,从农药厂废水排放口的污泥中筛选降解菌,以甲氰菊酯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复筛,以降解率为评价标准,确定高效降解菌株,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鉴定其种属,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降解特性。【结果】分离得到甲氰菊酯高效降解菌株ZH-3,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ZH-3能有效降解25~300mg/L的甲氰菊酯,在1%接种量、30℃、pH8.0、160r/min条件下,3d内对50mg/L甲氰菊酯的降解率为85.3%。【结论】菌株ZH-3对菊酯类农药的降解作用谱广,对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及溴氰菊酯等均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鉴定本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一株纤维降解菌,并优化其发酵白酒糟的条件,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并结合菌株形态和部分生理生化方法进行菌株鉴定,随后利用该菌进行白酒糟发酵试验.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然后根据发酵后白酒糟营养成分变化,确定用于正交试验的各因素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适发酵条件,最...  相似文献   

17.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鉴定及其对饲料粗纤维的降解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本课题组分离的一株纤维素降解菌进行鉴定,优化其产酶条件并检测其对饲料粗纤维的降解效果,以期为该菌在饲料粗纤维降解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了实验室分离保存的一株纤维降解菌;研究该菌所产纤维素酶的部分酶学性质和酶谱,并优化其产纤维素酶的条件;利用体外发酵和尼龙袋法测定菌株N3所产粗酶液对3种饲料(麸皮、麦草、燕麦)粗纤维的降解率;利用RB亮蓝脱色试验检测该菌的木质素降解能力。【结果】经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N3;N3菌株不产生漆酶,主要向胞外分泌分子质量70ku以上的纤维素酶组分;N3菌株所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60℃和5.5;N3菌株以体积比1∶50接种至最适发酵培养基(碳源为麸皮、氮源为蛋白胨,初始pH为5),37℃培养24h时,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可达3.50U/mL;菌株N3所产粗酶液对麸皮的粗纤维降解率最高,对麦草秸秆的粗纤维降解率最低。【结论】分离到的纤维降解菌Bacillus subtilis N3主要分泌分子质量70ku以上、耐热的纤维素酶,对饲料粗纤维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降解菌在堆肥发酵中具有加快腐熟、提升堆肥品质的作用,其中抗逆性强的芽孢杆菌属具有一定的优势.从新鲜牛粪中筛选具有降解粪污能力的纤维素降解菌,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与革兰氏碘液结合培养、滤纸摇瓶复筛,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基因序列对比鉴定,获得一株纤维素降解菌CK41,经NCBI提交序列BLAST比对后,鉴定为内生芽孢杆菌(Bacillus endophticus)(登录号:MT023630).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产酶条件试验,在温度为37℃,时间为72 h,pH为7.0,接种量为4%(V/V)时,获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量3.14U.mL-1,较优化前提高了 149.5%.结果表明,温度、时间和pH对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是重要影响因素,接种量影响程度较小.菌株CK41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酶生产能力,在堆肥发酵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能够降解高氯·马拉硫磷的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探寻高氯·马拉硫磷无公害降解方法。【方法】利用富集及驯化培养方法,从长期施用并受高氯·马拉硫磷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高效降解高氯·马拉硫磷的菌株;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的基础上,对其16S rDNA 序列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对高氯·马拉硫磷的降解特性和最佳摇床培养条件。【结果】获得了1株能以高氯·马拉硫磷作为惟一碳源和氮源生长的菌株,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 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菌株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相似性最高,为99.79%,因此确定其为荧光假单胞菌。该菌株最佳摇床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8.0,摇床转速180 r/min,培养时间24 h,培养温度30 ℃。在此培养条件下,培养2 d 的菌株对500 mg/L高氯·马拉硫磷的降解率达到67%。【结论】分离菌株对高氯·马拉硫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可试用于高氯·马拉硫磷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20.
为挖掘新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异源高效表达,以本课题组前期筛选出的降解谱广泛、降解率较高的菌株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为研究对象,克隆其菊酯类农药降解酶基因BioH,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过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全序列进行基因组注释、蛋白注释和通路注释,和已有菊酯类农药降解基因序列比对,筛选出潜在的具有菊酯类农药降解功能的基因;以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功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片段后与pMD19-T载体连接,筛选阳性克隆并鉴定;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后和pET32a(+)表达载体连接,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将验证正确的重组菌经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得到BioH基因,该基因具有水解酶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其他菊酯类农药降解基因序列中存在的保守五肽motif-GXSXG,PCR扩增后得到大小为783 bp的条带,通过重组技术获得阳性克隆,PCR扩增、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验证,重组菌经0.2 mmol/L IPTG诱导4 h后获得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