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究储粮损失对中国农户粮食储备决策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农户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利用中国23省1 199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将储粮损失引入农户储粮决策模型,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储粮损失对农户储粮规模的影响。为了克服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本研究选取农户所在地年均降雨量和晾晒环节是否出现恶劣天气作为储粮损失的工具变量。结果表明:第一,储粮损失与农户储粮数量显著负相关,预期储粮损失越大,农户储粮规模将会下降;第二,储粮损失的系数绝对值呈下降趋势,表明储粮损失对储粮数量大的农户影响较小,受储粮损失影响较大的是中小规模农户。第三,粮食产量、市场发育程度、收入水平、牲畜饲养情况、节约意识等因素对农户储粮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应推广先进的储粮技术及减损方法,帮助农户减少储粮损失,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户粮食储备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有关农户粮食储备问题的研究文献甚少,笔者从农户粮食储备概念、衡量标准、储备量估算、品种结构、储备动机、影响因素、农户粮食储备模型、对粮食市场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和作用、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研究意义几个方面对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问题进行系统综述,最后提出农户粮食储备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完善粮食储备体系,保障粮食安全,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农户储粮,逐步将民间储备纳入国家粮食储备计划,并采取一系列政策对农户储粮进行补贴.本文结合中国国情,在充分分析农户储粮补贴必要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补贴政策,提出财政补贴农户储粮的设想,并为实现中国农户储粮补贴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选定河北省辛集市为调研点,对其所辖3乡10村的279个农户的玉米收获损失现状展开实地调研。利用T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影响农户收获损失的影响因素,发现影响玉米收获损失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户农业收入占比、种植规模、收获机械所使用年限、机手作业水平、收获时机和玉米品种。最后从引导农户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优化摘穗辊辊型、加强对机手收割环节的培训、培育适合机械化收割的玉米品种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保险是最常见的风险管理工具,农民可以用来减轻因不利的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造成的农作物种植损失。当前国内农业保险市场现实是补贴高、保额和保费较低,农户种植规模小且对风险管理的认知和对保险的理解有限。采用条件估值法,以辽宁省玉米种植户为例,估算农户对于完全成本保险的意愿支付。研究表明,维持当前补贴水平不变,农户愿意为完全成本保险支付更多保费;受教育程度及过去的投保经历对农民的意愿支付影响较大。最后,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森林资源的动态演变及其现状出发,以相关的统计资料为基础,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森林资源储备问题.认为森林资源储备的实质是森林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动态的均衡配置过程,是一种在时空尺度上的森林数量和质量的动态变化过程.森林资源的储备不仅是数量(规模)的储备,还应包括质量的储备,并将其划分为生态性森林资源的储备和经济性森林资源的储备.认为森林资源储备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一种"前沿森林"状态.提出森林资源储备的主体应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个人等多方参与的多元化主体.同时,应该建立国家森林资源储备制度,包括制定森林资源储备法案,设立森林资源储备的专项基金等,来保障森林资源储备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自2009年明确储备干预生猪市场的响应机制以来,储备调控政策经历两次调整,但是,这样的调整能否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未有定论。根据中国生猪生产和消费市场的特征及储备调控的具体实践对理性预期库存模型进行校准,模拟了2012年版和2015年版政策下生猪价格波动的长期趋势和政策成本,探讨了调整储备规模和改变储备触发条件对政策绩效和成本的影响,评估了储备干预政策在供需弹性双降背景下的绩效和成本变化。结果表明,当存在储备调控政策时,生猪价格的变异系数会下降。与2012年版相比,执行2015年版政策时,生猪价格低于下限的概率显著降低,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功能,同时,政策成本节约99.80亿元。但是,平抑生猪价格波动的能力略低于2012年版政策。调整储备规模对政策绩效和成本的影响都有限,降低储存成本能显著降低政策成本。当需求弹性下降时,储备干预平抑价格波动的能力会减弱,还有可能增加政策成本。因此,提出储备政策调整的方向是减少政府干预,稳定生猪市场需要发挥私人储备的作用,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生猪及猪肉市场的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粮食储备规模变动对粮食的供应以及价格的影响非常明显,在无法有效获取粮食 储备总量的状态下,有效准确估算出了粮食储备规模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而可以有效分析出规模变动 和粮食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相关研究工作人员提供出粮食市场供需波动以及价格对应状况,制定 出更加符合生产和贸易往来的粮食供需政策。  相似文献   

9.
将农户分为4种不同类型的劳动力转移农户,对辽宁省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分析,DEA方法测算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对影响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户受教育程度、玉米种植规模、有无农技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等因素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所在村到其所在镇上的距离对其影响为负,劳动力转移类型对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负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粮食供求平衡和市场价格平抑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粮食调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气候灾害变化所引发的粮食生产遭灾减产、能应对世界粮食价格异动和对我国粮食市场及供求平衡冲击以及调节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缓解国内粮食供求矛盾.当前,我国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及管理制度,储备能力和储备技术水平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粮食储备体系中仍然存在有对储备粮功能认识不足,储备结构、布局不合理,储粮基础设施落后,农户储备条件落后,各储备主体之间的协调不力等问题.接着分析了影响粮食储备的主要相关因素,如粮食产量、粮食消费需求、粮食价格、粮食储备政策制度和粮食进出口贸易及国际粮食形势,最后从粮食储备体系、承储主体、农户储备这几个角度提出了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保证粮食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年来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量连续下降的问题,以及农户群体储粮行为常表现出的"共振效应"现象,利用进化博弈分析方法,对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存在3个进化稳定策略。2)在预期粮价与粮食产储成本满足一定关系时,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常表现出趋同性,出现"共振效应"。3)可以通过调整未来预期粮价与改变农户粮食产储成本的方式,影响农户群体的粮食储备策略,进而将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保持在可调控的合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的影响,基于吉林省359个农户数据,运用二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研究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东北主产区优势产区农户和非优势产区农户收入及种植结构调整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优势产区玉米产量、品质、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都明显高于非优势产区,优势产区农户种植玉米仍可获得合理收益,非优势产区农户种植玉米则普遍亏损;2)优势产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不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玉米出售价格(正相关)、土地流转难易程度(负相关)、对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的满意程度(正相关)。非优势产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较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业劳动力数量(正相关)、耕地面积(负相关)、贷款状况(正相关)、玉米出售价格(负相关)、是否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借助改进的蛛网模型,分析了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对我国玉米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机理;并综合运用滚动协整、VECM、BEKK-GARCH与IS模型,系统探究了2009-2019年我国临储政策及其改革对玉米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玉米期货和现货价格存在相互引导关系.2)BEKK-GARCH...  相似文献   

14.
政府支持农户奶牛生产发展的政策主要表现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土地使用,技术服务,畜产品市场建设等。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山东两省区奶农饲养奶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获得的分析,研究了畜牧业政策对奶农生产和行为的影响,从一个方面反应了中国畜牧业政策对农户饲养奶牛的效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CFPS数据库实证探讨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水平和关键影响因素。结论如下: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总体先下降、后反弹上升,且不同地域分布的农户和不同家庭特征的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农村贫困脆弱家庭中长期脆弱家庭和动态脆弱家庭也并存;农户家庭特征和外部发展条件显著影响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户主年长、家有患病人员、家有较多老人与未成年子女以及经历自然灾害等情况加剧家庭贫困脆弱性。户主高学历、家有较多劳动力,家庭成员参与医疗、养老保险以及家庭可便捷获取教育、医疗和信息服务,家庭贫困脆弱性有效缓解。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耕地占有量和家庭社会关系网络及农村农业机械化与合作组织发展未产生有效的贫困脆弱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户面临多种销售渠道时的选择问题,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从生计资本角度出发构建评价指标,对不同地区菜农的生计资本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元选择模型(Multivariate Probit)分析生计资本对于农户销售农产品途径的影响及不同销售渠道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除自然资本外,其他几类资本拥有情况均较好;辽宁地区较为缺乏人力资本、山东地区主要缺乏金融资本。2)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对于自己零售、中间商收购、通过批发市场销售和超市直供有着显著影响,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影响农户对于合作社和订单农业这2种渠道的选择。3)农户在不同销售方式之间的选择通过替代或互补效应产生相互影响:中间商收购与自己进行零售、订单销售与超市直供、订单销售与合作社销售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补作用,批发市场销售与自己进行零售、批发市场销售与中间商收购、合作社销售和批发市场销售3对销售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玉米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运用2020年中国和美国的截面数据,比较两国及中国各地区间玉米生产成本结构差异,并采用刻画等产量曲线的方法揭示玉米生产中机械投入与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投入与肥料投入的替代关系,明晰各地区玉米生产的投入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COST-DEA模型测算2010—2020年中国玉米主产省份的技术效率、要素投入效率、配置效率以及成本效率,分析玉米生产成本节约潜力。结果表明:玉米生产的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较高是导致中美玉米生产成本悬殊的重要原因;中国玉米生产成本效率平均为0.568,其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过低;从区域分布看,成本效率呈现西北和东北高、西南低的局面;从不同投入要素看,种子和肥料的利用率更高,土地和劳动力投入的节约潜力更大。因此,应综合提升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升中国农产品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陕西省安康市256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户生态移民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特征中,家庭人口数量、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年人均纯收入对农户生态移民意愿产生重要影响;原有居住条件中,原有房屋居住位置、房屋材质、原住地离集镇距离、原住地聚集户数对农户生态意愿影响显著;社会压力方面,亲邻态度、村干部态度会对农户的搬迁行为产生影响;此外,是否具有退耕地及退耕面积的大小也是影响农户搬迁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