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国外棉花品种资源在新疆长绒棉育种中的利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自1953年于阿克苏试验站开始试种长绒棉,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半个世纪以来.新疆对引进的国外棉花品种资源,除直接在生产上利用外,在育成的所有品种中,无不载有国外棉花遗传资源。国外棉花种质资源对发展新疆长绒棉生产,不断提高自育棉花新品种的产量.逐步提高其纤维品质.以及增加其抗逆性能诸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和未来的棉花育种和生产发展中,必将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国外棉花突出优异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5.
长绒棉是吐鲁番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大力发展长绒棉生产对本地区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7~2000年,通过为期四年的区域化试验,为育种家选育出的优良品系进行品种审定和进而生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疆长绒棉育种现状、趋势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新疆自1953年引种长绒棉成功以来育成品种的现状、分布和趋势,以及新品种对新疆长绒棉生产的影响等;总结新疆长绒棉育成品种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为新疆长绒棉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2013~2018年,以不同时期新疆培育的79个长绒棉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多点试验;收集、汇总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并对比分析。【结果】66年来,新疆育成了7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长绒棉新品种,保障了新疆长绒棉的生产需要;主栽品种有军海1号等10个,与引种初期长绒棉品种相比,主栽品种普遍较引进品种经济性状显著提升,助推了新疆长绒棉产业的发展;新疆长绒棉品种改良经分了引种试种-驯化-选择生产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过程。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育成品种质量迅速提升,如军海1号和新海10号等;育种平台不断完善,为长绒棉新品种研发提供了保障。66年来新疆农科院经作所、兵团第一师农科所、巴州农科所3个单位共育成了新疆超过84%的长绒棉品种数量,是长绒棉育种育种研究的优棉团队;虽然新疆长绒棉育种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品种株型、品种类型单一、丰产稳产品种缺乏、适应性亟待改善、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开发尚落后等问题。【结论】应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新情况,设定育种目标,提高品种丰产稳产性,加强病、虫、逆等保障性状的改良,促进实现育种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新疆水稻品种演变的三个阶段,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新疆70年代前后至80年代十几个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相似文献
8.
不同长绒棉品种的蕾铃脱落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疆6个长绒棉品种新海7号、新海3号、新海14号、新海16号、新海20号和新海21号的蕾铃脱落规律的系统调查研究表明:长绒棉蕾铃脱落率高于50;,落铃率高于落蕾率,品种之间差异明显,新海14号脱落率最高,达到65;以上.蕾铃脱落的峰期出现在7月下旬,而且蕾铃脱落率的变化趋势与7月中下旬最高气温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6个品种不同果枝之间的脱落率变化规律相似,上部果枝蕾铃脱落率高于中下部果枝,主要是因为上部果枝的落蕾率显著的高于中下部果枝,新海16号甚至高出了35个百分点.除了新海3号和新海16号中部结铃数高于两端以外,其余4个品种结铃数皆是下部>中部>上部,即通常指的"中空"现象.从产量上看,蕾铃脱落率高的品种其最终产量偏低,相反蕾铃脱落率低的品种,最终其产量也高,总体来讲新海7号>新海20号>新海3号>新海21号>新海16号>新海14号. 相似文献
9.
10.
本试验通过对零式分枝和混生类型的长绒棉品种产量性状的调查对比分析,发现棉混生类型品种的现蕾总量多于零式发枝品种,但二者成铃总数差异不明显,混生类型品种的单铃重明显高于零式分枝品种,平均增加0.14g;子指,衣指均高于零式分枝品种,混生类型品种在草株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两个高产长绒棉品种产量性状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2006年新疆农一师的两个主栽长绒棉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和棉铃空间分布结构.发现品种间的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在棉铃垂直空间结构上表现有较大差异.为今后针对品种间的差异,提出不同的栽培意见,提高棉花产量增加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对我所1993-96年从广东、广西、四川引入的28个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桂糖84/332、粤糖85/2549、粤农81/762的评判值均大于对照种桂糖11(0.7524),综合性状突出,应给予加大繁殖,推广;粤农79/309、粤糖85/1589、桂糖86/267、粤农87/1257的评判值均大于0.5,远远高于对照种ROC10(0.2859),综合表现良好,可以进一步扩大试验;粤农88/488、粤农88/489、川糖88/598、川糖85/591的评判值低,综合表现差,但是其蔗糖分高,可考虑作为高糖亲本利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模糊概率法对中国西北地区13个试点的13个参试春玉米品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评价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完全吻合,表明模糊概率法应用于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方便可行,且运算简单. 相似文献
15.
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薯套作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花单作生产模式因光温资源利用效率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同时考虑本地区水资源严重超采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对目前正在试验研究和小面积示范的棉薯套作漫灌、棉薯套作滴灌、马铃薯-玉米复种3种新型种植模式开展了综合评价。以传统的小麦-玉米复种和棉花单作为对照,利用试验获得的数据,采用AHP法,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对5种种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棉薯套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经济效益表现最好,生态效益仅次于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但是,社会效益在5种模式中却是最低的,指标值仅为0.068;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表现最好,而经济效益指标值仅达到棉薯套作模式的35.4%。就综合效益而言,3种节水高效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均高于棉花单作和小麦-玉米复种模式,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综合效益最高,比棉花单作模式综合效益指标值提高了1倍,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次之。在适当提高棉薯套作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投入后,棉薯套作滴灌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个不同来源的转Bt基因抗虫品种及原始受体品种为材料进行半双列杂交并构建6个F2分离群体,对半双列杂交组合、亲本和6个F2分离群体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和抗虫性鉴定,分析转入Bt基因以后转基因品种抗虫性和产量性状、纤维品质的表现.结果表明:Bt基因为显性遗传,Bt基因的引入对于杂交组合的纤维品质不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于铃数的增加具有显著影响;在不同F2分离群体中,转基因抗虫棉的校正死亡率与烂铃率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59~-0.495,抗性的提高对烂铃数的减少、成铃数的增加具有显著作用;不同拷贝数的转基因抗虫杂交种抗虫性不存在显著差异,Bt基因不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