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脂拌料栽培食用菌产量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脂拌料栽培食用菌产量高实践证明。油脂拌料栽培食用菌产量高,品质好。目前贵州各地区均已普遍采用此法栽培生产平菇、金针菇、蘑菇等食用菌。现将试验结果简述如下:(一)试验方法栽培食用菌拌料时按每100公斤料中加植物油或动物油2~5公斤,料要力求均匀。按常...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栽培中,在确定料水比之后,如何快速、准确注水拌料是栽培中的重要一环。 笔者采用的新法是:如一次拌料1500kg,确定料水比是1:1.5,根据场地大小将料摊开,石灰粉等辅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油脂拌料栽培食用菌,产量高、效益好。目前此法已在我地普遍采用。具体做法是:栽培食用菌拌料时按每100公斤料中加植物油或动物油2~5公斤,料要力求均匀,按常规法栽培。与未加油脂相比,子实体色泽油润光洁,香味浓,口感好,产量增加27~31%,市售价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释了二氧化氯、增抗剂等2种食用菌消毒剂的作用机理和优点,以及采用制剂拌料+常压蒸汽法灭菌处理方法应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制备技术。经过3年试验示范筛选出二氧化氯3000倍水溶液+灭菌6 h和增抗剂拌料+灭菌6 h的食用菌栽培料常压灭菌方法,并做好后续生产管理。探索总结了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便于在食用菌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引进二氧化氯、增抗剂、促酵剂和克霉王等4种食用菌消毒剂,开展药剂拌料+常压高温蒸汽法对食用菌栽培料灭菌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与传统方法比较,筛选出二氧化氯3000倍+灭菌6 h和增抗剂拌料+灭菌6 h的食用菌栽培料常压灭菌技术对菌丝生长、子体实形态和产量不良影响小,菌袋污染率低。同时具有节省灭菌时间,节约能源,减少成本等优势,可以在食用菌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校食用菌教学科研基地自2000年开始对白灵菇的栽培原料、配方及拌料方法作了多个对比试验,发现对于同一配方,由于拌料方法不同,其发菌速度,出菇快慢,生物转化率都有明显差别,其试验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食用菌生产中,培养料污染杂菌(尤以老菇区)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于1995年10月,将防霉剂应用于平菇栽培,效果显著。现把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一)试验材料 ①防霉剂:引自岔北化工厂菌研室;②菌种:沪平3号,杂17,赤平1号;③培养料配方:棉子壳96%,玉米粉2%,磷肥1%,尿素、黄豆粉各0.5%。总投料500kg。 (二)试验方法 按每50kg料加入一包防霉剂,按上述配方拌料,料水比1:1.4~1.5,拌匀后做堆、打孔、覆膜发酵,36小时后10cm以内料温达60~65℃,进行翻堆,以后每12小时翻堆一次,连续翻二次,料呈  相似文献   

8.
随着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的迅速推广,我乡日光温室面积已达5000余亩,成为苏北最大的蔬菜反季节生产基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在于双楼食用菌研究所的帮助下进行了多种菌菜间作套种试验,现将我们试验的鸡腿菇仿野生穴点栽培与辣椒间作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制栽培种 菌株鸡腿菇963,由常店乡于双楼食用菌研究所提供。制母种用PDA加富培养基;原种用谷粒培养基;栽培种用棉壳为主料,即棉壳50kg,玉米面4kg,磷肥750g,干牛粪5kg。于8月下旬制母种,在常温下培养10天菌丝即可长满斜面。原种于9月上旬制作,栽培种10月上旬制备。培养料要拌匀,调含水量60%左右。料拌好后闷堆2小时,使料吸水均匀。  相似文献   

9.
曹德宾 《食用菌》2004,26(4):24
自《食用菌》2 0 0 4年第2期发表“食用菌三维精素”一文以来,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纷沓而至,应接不暇,今借《食用菌》一角答复如下:①剂型:食用菌三维精素,分两种剂型,即拌料型和喷施型。拌料型每袋可用于2 5 0kg料,喷施型每袋兑15kg水,可喷75 0~1,0 0 0kg料的子实体,一般生产上可连喷2~3次;两者结合,一般增产效率为30 %左右。②使用:一般生产中可配合使用,最佳配合比例为:3袋拌料型,拌75 0kg料,3袋喷施型,连喷3次,即3+3使用模式。③价格:拌料型每袋2 0元,喷施型每袋6元。可办理邮购,每次不论数量,均另收邮包费8元。④经销:每次进货各2 0 0…  相似文献   

10.
污染料再种平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食用菌发展迅速,而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原料被污染,若处理不妥还会造成循环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经过多次对污染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一)菌种选择 选特抗杂、发菌快的广温型平菇菌株,笔者试验用的是平菇双耐3号、九华191、苏平32,菌丝长满瓶7天后使用。 (二)原料处理 对长有绿色木霉、长毛霉和链孢霉的污染料,在远离栽培场地上打碎,并经过1~2次雨水冲淋后晒干备用。配方为污染料87%,米糠或麸皮10%,石膏、食盐、过磷酸钙各1%,另加草木灰2kg,多菌灵78,甲醛7g。用所需水的80%加1.5kg石灰粉拌料。将余下的20%水的一半加少量石灰搅匀后使其成清液,再加入多菌灵,用喷雾器边拌料边喷入,调节pH10~11,然后将另一半加入甲醛,也用喷雾器边拌料边喷入,最后料的含水量为60%~65%。 (三)装袋接种 栽培容器为17×33cm的聚乙烯袋,按常规法装料后两头扎紧。常压灭菌3~4小时,停  相似文献   

11.
张功  曲立智 《食用菌》1992,14(5):11-11
近年来,硝酸混合稀土(简称稀土)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冶金、轻纺等部门,效果十分显著。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稀土在食用菌栽培上的应用研究少见.因此,我们用稀土拌料对三株平菇进行了栽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罗守新 《食用菌》1993,15(4):35-36
近年来,由于灵芝热的兴起,有关灵芝栽培方面的文章报道不少,但介绍的栽培方法多是瓶栽、袋栽。笔者用塑料袋培育灵芝菌丝,脱袋露地覆土栽培灵芝,经过两年的试验,获得成功。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一)培养料配方杂木屑100kg,麸皮20kg,石膏粉2kg,过磷酸钙3kg,蔗糖2kg,硫酸镁200g,磷酸二氢钾400g,尿素200g,水120~140kg。按配方拌料(辅  相似文献   

13.
孙琪 《食用菌》2002,24(1):5-5
保水剂是一种高吸水性树脂 ,无色、不规则颗粒状 ,含有大量的吸水基团 ,可吸收自身重量的数百倍乃至上千倍的纯水 ,供菌丝直接吸收。据试验 ,在食用菌上的增产幅度可达 80 .6%。保水剂在食用菌上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 1%的保水剂加入干料中均匀混合 ,然后按 1∶ 2的料水比加水拌匀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一般 2 2 cm× 5 5~ 60 cm袋 ,以装 1kg干料为宜。 2将保水剂与水混合制成吸附小球 (直径约 3 cm ) ,然后将吸附小球加入料中 ,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 3生料栽培时先推捂好栽培料 ,保水剂按 1∶ 12 0比例制成吸附小球 ,…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食用菌生料栽培面积日益扩大,生料中拌入一定量的多菌灵对杀灭常见杂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下述情况也令食用菌生产者大为头痛,甚至对多菌灵的杀菌效果产生怀疑。情况之一:拌料是适量进行,但它对细菌、低等卵菌根本无效,对担子菌类杂菌效果不佳。情况之二:拌料上床后,由于生育期的  相似文献   

15.
北方地区在室外栽培食用菌,受气温影响很大,而且可用来栽培的时间较短。为了进一步发展家庭种菇,笔者曾多次在楼房内试栽平菇,本文主要报道1995年的一次试验结果。 (一)配料与装瓶 配方为木屑78%,麸皮20%,石膏、白糖各1%,料水比1:1~1.5。总投料量9kg。先将称好的木屑、麸皮和石膏拌匀,白糖用少量水溶化拌入料中,再加水至料含水60%。将拌好的料装入罐头瓶内,边装边稍压实,松紧适中。装至瓶肩处,料中心打接种穴,将瓶的内外擦净,用牛皮纸和橡皮筋包扎瓶口,每瓶约装125g料,共71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行链孢霉、青霉等竞争性杂菌的有效防控,提高菌包成品率,开展了增抗剂拌料栽培秀珍菇的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抗剂添加比例达0.3%以上时对直接接入的链孢霉有很好的直接抑制防治作用;感染链孢霉或青霉的菌包废料与1/2新原料制作菌包时加入0.4%增抗剂,菌包污染率可降低到1.84%;增抗剂拌新料栽培秀珍菇,添加比例在0.5%以内,秀珍菇出菇整齐及出菇均无影响,添加比例为0.2%~0.6%时菌包的污染率能够控制在0.3%以内,且在0.2%时生物转化率最高;第一潮秀珍菇样品农残检测,没有代森锰锌残留,多菌灵残留范围在0.012~0.029 mg/kg之间,低于绿色食用菌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大农残限量MRL≤1 mg/kg。  相似文献   

17.
菌草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闽北地区逐步尝试应用菌草栽培各种食用菌。笔者以菌草为主要栽培料,进行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希望为寻找栽培大球盖菇新原料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菌株大球盖菇(引自三明市真菌研究所)。供试草本植物种类:皇竹草(巨菌草)。1.2供试配方①菌草80%,谷壳20%;②稻草80%,谷壳20%。培养料按667m2(1亩)(实地面积400m2)干料4000kg计算,配方①、配方②栽培面积分别为100m2。培养料要求  相似文献   

18.
灭蝇胺防治食用菌眼蕈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试验结果看,灭蝇胺对食用菌眼蕈蚊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且使用拌料处理控制食用菌眼蕈蚊的效果优于常规的喷雾处理。灭蝇胺1.5%颗粒剂0.075g a.i./500g料拌料处理,杀虫效果达78%~96%,灭蝇胺50%可湿性粉剂0.1g a.i./500g料喷雾处理,杀虫效果达73%~90%。该试验结果为灭蝇胺在食用菌眼蕈蚊上的登记以及生产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食用菌栽培中简易高效的拌料方法,我们用手扶拖拉机拌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其做法介绍如下: 1.先将主辅料拌匀,所需水分一次加足,再摊开厚约10cm,将手扶拖拉机旋耕耙开启,碾轧一遍,然后堆成小堆。  相似文献   

20.
生料栽培食用菌,一般多在低温季节进行,且要加入多菌灵等防杂菌感染,菇体残留农药危害健康,成本也高。我所近几年周年生料栽培食用菌在培养料拌料时加入干料重1.5%的食盐,能100%防止杂菌感染,还可提前5~10天出菇,增产25%以上,菇体无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