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秋收至今,玉米水稻出现了严重滞销局面,卖粮难让广大农民苦不堪言,直到现在有些农户还存贮几万斤玉米、水稻。而去年种大豆的农户普遍地卖上了好价钱,根本没有积存。这是为什么呢? 一、供求关系紧张,销售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零售业,传统的杂货店突出一个“全”字。但实际上,多数小杂货店经营的商品种类都不相上下,而店里的生意却千差万别。那么,成功的经营者有哪些窍门呢?以下几个实例或者可以为你带来一些启发。巧妙减价。在对手打出“100元卖90元”的广告牌时,老王却在自家门市的门口挂上了“100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美国总统帮促销2004年8月5日,新华社刊发了一张美国总统布在艾奥瓦州竞选休息时啃食玉米的照片。就在刊发张照片后两天,北京朝阳门南小街农贸市场上,一位嫩玉米的小贩就把这张照片放大后摆在摊位前。因有布什帮忙“促销”,玉米销售量因此提高了很多,平一天也就卖个300多斤,打出  相似文献   

4.
<正>临邑县临盘镇薛家村的王尚文是村里有名的拖拉机手,据他说摆弄各种农耕机具将近十年了。今年麦收后他又新添了一台新的玉米播种机,打算靠给父老乡亲播玉米挣点钱,可谁知,花了3000多元买的播种机,不但没挣到钱,还给他惹了一身麻烦。正在跟王尚文吵架的是这家农机经销店的老板,老王说,为了播种机的事,他来了可不是一趟两趟了。那老王购买的播种机到底出  相似文献   

5.
怀念父亲     
11年前,也是秋天,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 那一年,我32岁。 在父亲最后的日子,我们姐弟几个轮流在 病床前守护着他老人家,强作笑颜地劝他多吃 一勺饭,多喝一口水,多吃一片药。尽管背地里 流泪。 我总觉得父亲能好起来,因为那时他刚刚 60岁!在医院里,父亲常常笑着对来看望他的 人说:“没事儿,我这是老毛病,过几天就好 啦。”他还常常认真地对我和弟弟说:“等出了  相似文献   

6.
“我这棵银杏树要卖的话,少说也值两万多元钱”,郯城县港上镇港上一村宋宝芬在院子里张开大手柞量大树一圈,痒痒的说,“再等一年就能多卖3000元钱”。在郯城县像宋宝芬这样家前屋后有几棵大银杏树的农民,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7.
每公斤2角钱的牛粪,卖么不卖!安徽省阜阳县农民王守红,喂了200头牛,每天光牛粪就有1000公斤,但他一丁点也不卖出去。留着干什么一周不除粪,就是一座粪山。老王将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省八五九农场赵前生今年50多岁,家住完达山脚下。2013年秋季,他在完达山上捡拾山核桃1000多千克。核桃捡拾回来后,经过去皮、洗净、晒干,再拿到集市去卖。他认为这是捡拾来的,无需本钱,每500克2元即卖,有时每500克1.5元也卖,可仍难销售。他感到很纳闷,野生核桃属绿色生态食品,价钱不高,怎么会卖不出去呢?经过一番调查,他得知:野生核桃外壳坚硬,炒不好的还造成死壳,消费者虽然想买,但苦于不会炒核桃,开壳取仁难,就放弃购买的念头。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9.
“地摊小商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但“地摊信息”还鲜为人知。在广西田林县城一条繁华的“地摊”街,有一位老大爷别出心裁.他的“地摊”与众不同。别人卖的都是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而他卖的却是一册册油印的致富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0.
记者在辽宁省灯塔市西马峰镇接连举办的几次科普大集上看到,今年来赶集的人比往年多了好几倍。赶集的农民告诉记者,今年,他们虽然早早就拿到了秋天的水稻订单,卖粮不愁了,但要是还像过去那样稀里糊涂地种地,水稻质量上不来,订单也就成了一张废纸了,还得用科技给订单“上保险”。  相似文献   

11.
今年特色萝卜多收6成而销路太差听说过卖房子的打广告,也听说过卖汽车的打广告,还真没听说哪个卖青萝卜的也打广告。可这新鲜事还就出了,就在前几期的《球迷》报上,而且登广告的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种萝卜的农民。在最近两期的《球迷》报上,不少读者都看到了一则“出售正宗沙窝萝卜”的广告,而这广告在同一期报纸上就登了4次,好像是生怕人家看不到。“这卖萝卜的登广告不是和卖煎饼馃子的登广告一样吗?得卖多少才能回来本钱呀。”看完这则新鲜的广告,一名读者就立马有了这样的想法,他甚至觉得,登广告的人思想和正常人多少有点不一样。在这则…  相似文献   

12.
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儿。谈及如今的生意,老板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于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朋友心存疑虑地问他为什么。"现在的人贼呢!"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开始的时候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们是按销售量分成的,一碗面给他5毛的提成,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客人越多他的收入也越多,这样一来他就在每碗里放超量的牛肉来吸引回头客。一碗面才四块,本来就靠个薄利多销,他每碗多放几片牛肉我还赚哪门子啊!"  相似文献   

13.
正一男一女在吵架,两个人都声嘶力竭地嚷着,一个比一个声音大。后来发现,原来是物业经理和电工老王在争执。起因是昨晚小区内的供电设备坏了,本该老王值班,但他却溜出去喝酒了,给他打电话也不接,最后只好让另外一位电工师傅来修理。后来,老王回来了,还喝得醉醺醺的。事后,老王也因自己违反工作纪律而受到了公司的严厉处罚。谁知今天一大早,  相似文献   

14.
草,遍地都是,是世界上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之物。但仅有初中文化的农村青年曾伟志,却在这卑微的小草身上发现了神奇的商机,在深圳靠卖草使自己摇身一变成了百万富翁。如今,他已拥有了自己的水草加工场和种植基地,有了200多名工人,他的水草卖遍了珠江三角洲及福州、青岛等多个沿海城市,仅广东地区跟他已签下水草订购合同的水产商就不下百家。那么,曾伟志是如何靠一根根普普通通的水草,神奇地演绎自己的成功故事的呢?野草有价:打工汉巧掘“第一桶金”曾伟志是江西省吉水县人,1971年3月出生。因为家里太穷,他只读完初中就辍…  相似文献   

15.
进口货     
一个卖苹果的喊道:“新鲜的苹果,进口货。便宜卖了啊。”过路人一听“进口货”。便你一斤、他一斤地买上了。有人拿起一个尝了尝,说:“这不是很平常的苹果吗,你怎么说是进口货呢?”卖苹果的人说:“您这一张嘴,它不就成了‘进口’货了吗?”  相似文献   

16.
话说唐有法一路忖度着,万一茶母家走运,茶叶卖了个好价钱,她把银两还我,我便如何是好呢?总是希望她家茶叶发霉卖不出去才好;或者是她的茶叶虽卖了好价钱,但遇上了蒙面盗贼将银子全都盗了去也是好的;要不然就是保佑老天起阵大风,将茶母家的茶树连根拔起也算是帮了我……想着想着,不觉来到了九龙面的斗茶场,哇呀,那整箩整袋的茶叶,堆山塞海一大片,看来他那些“希望”都要落空了。不过,现在这茶叶终究是还没有交给茶商,要不还摆在这市场上干什么,早被运走了。再往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1998,(11)
江西玉山县下镇乡双元村的毛荣君,是一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但因家境贫寒,到二十六七岁还找不到对象。去年9月5日,家里给他凑了几百块钱,让他到浙江省城杭州打工赚钱娶媳妇。一到杭州,他就让五颜六色的精彩世界看花了眼,不知上哪找工做。后来,转了半天,他来到了杭州西湖区,但仍没找到工作。正当他灰心之时,一位自称袁木的热心人迎上来,袁得知毛的处境,非常同情,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起来。话语投机,好似一见如故的老朋友。毛荣君说:“现在赚钱真难呢,有力气也无处使。”袁木却说:“唉!老弟,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17,(17)
<正>2016年,玉米收购格外的低,和前几年的价格相比下落了许多。2014年家里的玉米卖到了2.1元/公斤,2015年则卖了1.8元/公斤,而今年刚开始收秋时玉米收购的价格仅仅为1.4元/公斤。有许多农户觉得收购价格较低并没有将玉米卖出,之后便一直落价。由于村子里大多都是农民,除了种地以外并没有其他的收入,在临过年前纷纷将玉米出售,大多数人仅仅卖了1元/公斤左右。人们聊天时总是唉声叹气,感叹自己又白忙活了一年。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雷力(集团)公司2011年年会时,一名经销商的获奖感言是这样说的:雷力套餐不仅是好产品,更是好的农化服务,它让农民多投入的目的是多赚钱,我的第一个忠实用户种大棚草莓,他用雷力套餐和技术指导投入了3000元,当茬草莓就卖了1.5万元,也有种植户图便宜,总投入不到1000元,但连8000元也卖不到,比较起来,多投入2000元多卖了6000元,哪个更合算一目了然。在河南杞县,前泥村农民陈发财采用"种肥同播"技术后,每亩玉米用缓控释肥虽然比常规施肥多投30元,却节省了人工成本。陈发财家的20亩地,半个工就完成,相对于常规施肥省了9个工,每个工按60元计算,节省540元。所以说,施用缓控释肥与常规施肥投入成本基本相当。使用缓控释肥不仅省工、省时,还比常规施肥每亩增产150斤左右。如按市场价1元/斤计算,陈发财家的20亩夏玉米多增收3000元左右。2011年,类似这样为农民算经济账的案例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猪往前拱,鸡往后刨”,这叫各活一路。在我家附近的市场上有一位卖烤红薯的大爷,卖红薯有一招鲜,别人的红薯摆一天还得剩下,而他的红薯去晚了你还真买不着。每次途经他的摊前,听到他的吆喝,人们不禁都放慢了脚步。你听:“这位大哥你过来,买卖不成仁义在,我送你二斤拿回去,品尝品尝下次来。我的红薯不好吃,你骂我来我一声都不吱。”买红薯的被他的顺口溜逗笑了,他也笑着说:“你这个同志是干部,叫俺羡慕又嫉妒,我祖辈是官没为民做主,罚我今天来这儿卖红薯。”“我鸡叫二遍就起床,二十里地用腿量,我的红薯吃着美,如果不香您扇我的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