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川牛因原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而得名,具有体躯高大、遗传稳定、适应性强、肉用性能好等特点,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和国家级资源保护品种,是肉牛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文章介绍了秦川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秦川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指导,推动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安西牛生活的安西草原纬度靠北,紧邻戈壁,故冬季漫长,大风较多。这对日夜牧食在安西草原的安西牛,是一个耐寒性能的严峻考验。安西牛靠其特殊的被毛结构,表现出对大风加严寒的良好适应性。因而,研究清楚安西牛的被毛特性对于安西牛种质调查有着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阿拉善牛是蒙古牛的一个重要群体,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优良肉牛品种之一,具有乳肉役兼备的特点,适应干旱寒冷的气候,适合荒漠化草原和沙漠放牧等优异特性,主要分布在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湖泊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现存栏约3.3万余头,是我国宝贵的肉牛遗传资源。但是阿拉善蒙古牛存在长期近亲繁殖,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越来越窄的趋势,加之本身生长速度缓慢、体型小等不足,未来可使阿拉善蒙古牛品种资源不断枯竭。为了保护阿拉善蒙古牛等蒙古牛群体的优异特性和种质资源,本文综述了阿拉善蒙古牛的体貌特征、数量分布以及对阿拉善蒙古牛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和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相比于传统的活体保种,生物技术以其自身的省时省力优势,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发挥着巨大的潜力。我国畜禽资源丰富,地方牛品种遗传资源是畜禽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方牛遗传资源不仅数量丰富、品种多样,而且具有肉质优良、繁殖力高、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保护地方牛遗传资源,对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地方牛遗传资源保护现状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和种质评价工作,摸清了我国畜禽遗传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经过广大劳动人民的驯养和精心选育,我国形成了70多个各具种质特色的牛品种,地方品种牛资源可谓丰富。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变及黄牛改良工作大面积持续推广,地方品种牛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个别品种甚至濒临灭绝。遗传资源保护是关系到养殖业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15个地方品种牛进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名录,另有一批进入省级保护名录。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各地保种工作者研究制定了各种地方品种牛保种规划及措…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强化畜禽种质创新、加快良种繁育与推广、加强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实施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加快抢救性收集保护,确保重要资源不丢失、种质特性不改变、经济性能不降低。结合各地资源条件和养殖基础,明确优势区域主推品种,健全畜禽良种推广体系。本文联系实际,从秦川牛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当前秦川牛遗传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5个方面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秦川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7条操作性强的路径和举措,对进一步做好我国地方特色畜牧优良品种秦川牛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促进秦川牛种业更好发展具有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畜禽种质资源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资源,是人类可直接利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动物种质资源。但是,伴随生态环境变化及物种保护意识欠缺,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已有荣成元宝鸡、沾化黑猪等6个品种灭绝;糁糠鸡、蒙山牛等5个品种濒临灭绝。为了保护优秀种质资源,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以开发促保种"已逐步成为畜牧行业普遍的共识,涌现了多种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和开发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 血红蛋白不仅与机体组织供氧有关,而且表现出遗传多态性。Cabannes和Serain(1955)首次在阿尔及利亚牛中发现了牛的两种血红蛋白变异类型。之后Bangham(1957)揭示了血红蛋白多态性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的两个等显性等位基因控制。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到目前发现的牛血红蛋白等位基因有B、C、F、A、D、Kh、E等。随着广泛深入的研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血红蛋白多态性,对牛育种的重要意义。安西地方黄牛是分布在甘肃最西部戈壁荒漠半荒漠地区,具有耐粗饲,耐酷热严寒,抗焦虫病等优良特性。为了了解安西地方黄牛的起源与形成,我们初步调查了安西地方黄牛的血红蛋白类型。材料与方法血样采自安西地方黄牛的生产区的桥子、踏实乡  相似文献   

9.
通过产区走访调研和查阅文献等方式收集资料,研究梳理了三江牛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分析了三江牛品种特征特性,剖析了三江牛产业发展问题,并提出了种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安西牛生存的自然环境、品种来源、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安西牛保护、利用提出了保种对策,对全面认识和开发利用这一优良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比了郏县红牛不同时期的种质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郏县红牛种质特性以及品种资源的保护和选育过程中的措施,总结了二十多年来郏县红牛选育进展成效。  相似文献   

12.
复州牛是我国六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具有耐粗饲、体型大、性情温顺、适应性和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及肉质符合我国传统消费习惯等优点。据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测定,复州牛与其他品种牛的平均遗传距离较大,它的存在对丰富我国黄牛基因库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黄牛中极其珍贵的种质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3.
渤海黑牛是我国仅有的一个黑毛牛品种。搞好保种与选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渤海黑牛的历史、发展及现状为基础,综合分析了渤海黑牛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了保种与选育的技术路线、方向和方法,并就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黄牛与我国其它品种黄牛亲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胶凝胶电泳法对柴达木黄牛和青海东部黄牛HB ,TF ,PTF ,PA和ALP5个基因座进行分析 ,根据其基因频率计算与我国其它品种黄牛的遗传距离 ,并用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 ,以评价柴达木黄牛与其它黄牛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 ,柴达木黄牛与青海东部黄牛之间存在最亲密的亲缘关系 ,与北方牛系蒙古牛 ,延边牛和安西牛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关岭牛分布于我国西南腹地的贵州省,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关岭牛独特的品种特性。近年来,关岭牛有众多优点渐渐被人们所重视,当地政府也大力支持养牛产业发展,这为关岭牛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同时,也为其品种保护和选育改良带来了问题与挑战。本文就关岭牛的种质资源保护与肉用选育改良的现状和问题展开论述,进一步探讨了关岭牛的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机遇,为关岭牛的发展提出一些方法及展望。  相似文献   

16.
 莱芜黑山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种质资源,论文对莱芜黑山羊的品种来源、养殖、品种保护、开发利用及品种研究等种质资源现状进行系统的阐述,并进一步对该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发展思路,使莱芜黑山羊在有效保种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为我国其他地方畜禽品种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青海柴达木黄牛、青海高原牦牛、犏牛、柴达木福牛的基本情况、群体情况、生活环境、种质基本特征描述、体尺测量、饲养管理等方面对青海四个牛品种进行种质资源个性描述。在对青海四种牛种质资源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其各自研究开发及主要利用方向,在保持其种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高饲料报酬,加快生长速度,提高产奶量,增加产肉量等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8.
《甘肃畜牧兽医》2013,(11):51-52
安西牛因产于甘肃省瓜州县(原安西县)而得名。在瓜州县,以踏实、桥子和布窿吉乡所生产的牛最佳,故义有桥子牛、踏实牛之称。1982年,安西牛被确定为甘肃地方品种,写入《什肃省畜禽品种志》;随后,义被载人《中网牛品种志》,被确定为我国牛品种。安西牛在产区主要为役用。  相似文献   

19.
按血清运铁蛋白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了柴达木黄牛和青海东部黄牛与我国其它地方品种黄牛间的遗传关系,如果发现,黄牛与蒙古牛、延中、复 州牛、蒙山牛和安西牛等北方品种黄牛的遗传距离最短(0.00305-0.06131),且与这些品种牛聚成一个树系。由此将青海黄牛归属于诺-蒙古利亚系统的第一大类无峰牛内。  相似文献   

20.
渤海黑牛是我国仅有的一个黑毛牛品种,搞好保种与选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渤海黑牛发展的历史及发展现状为基础,综合分析了开展渤海黑牛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了保种与选育的技术路线、方向和方法,并就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