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利用PCR-SSCP技术和测序技术对催乳素(prolactin,PRL)基因外显子4进行SNP检测,并分析了该基因与石歧杂鸡产蛋、就巢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RL基因外显子4存在1个多态性位点,该位点在6017位点发生G→A的碱基突变,产生了AA、AB和BB 3种基因型,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该突变未导致氨基酸的变异;该位点的变异与开产日龄、首次就巢日龄呈现一定的显著差异趋势,BB基因型开产日龄、首次就巢日龄都晚于AA和AB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DRD2基因14个多态位点与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分析DRD2基因与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可作为鸡产蛋性状的重要标记。在该基因上选取了14个多态位点,采用PCR-RFLP及PCR测序等方法在宁都三黄鸡母系644个个体中进行了鸡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位于该基因5′调控区的4个突变位点G-38560C、T-38326G、T-32751C和A-16105G与鸡的开产日龄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相关,位点A-16105G还与300日龄总产蛋数显著相关(P0.05);由G-38560C、G-38544A、I-38463D与T-38326G这4个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块与开产日龄呈极显著相关(P=0.006 50.01)。研究结果提示:G-38560C、T-38326G、T-32751C和A-16105G这4个突变位点以及由G-38560C、G-38544A、I-38463D与T-38326G组成的单倍型块可作为产蛋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贵州地方鸡品种荔波瑶山鸡的产蛋性能,试验以多巴胺受体2(dopamine receptor2,DRD2)基因作为候选基因之一,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测序等方法检测196只荔波瑶山鸡母鸡的该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并统计分析其遗传变异与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RD2基因mRNA SNP962(C→T)位点TT、TG基因型38周龄产蛋量差异极显著(P0.01),300日龄蛋重差异显著(P0.05)。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突变影响DRD2蛋白质第312位氨基酸(亮氨酸)发生同义突变,由L(CTG)→L(TTG)。mRNA SNP962(C→T)位点对38周龄产蛋量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荔波瑶山鸡的早期选育。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边鸡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3,IGFBP-3)基因外显子2 MspⅠ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边鸡的繁殖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边鸡IGFBP-3基因的1087 bp处检测到1个C→T的突变,显示3种基因型(CC、CT和TT),C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CT基因型的开产体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不同基因型对其余4个繁殖性状(开产日龄、开产蛋重、300日龄产蛋数及300日龄蛋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GNRHR、IGF-1基因对文昌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控制文昌鸡繁殖性状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GNR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IGF-1)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GNRHR基因和IGF-1基因在文昌鸡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同时对这2个基因与文昌鸡繁殖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NRHR基因内含子1的537bp位置有C→T碱基的变异,在文昌鸡中检测到AA、Aa、aa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69,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31;在IGF-1基因5′非翻译区(5′UTR)发现C→T碱基的变异,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PstⅠ识别位点,经PCR-RFLP分析,在文昌鸡中检测到BB、Bb、bb3种基因型,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53,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47。对其基因型与所检测个体相应的繁殖性状采用GLM分析进行遗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GNRHR基因对300日龄产蛋数、4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显性作用),IGF-1基因对3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加性作用)。因此,推测GNRHR基因和IGF-1基因可能是影响鸡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基因,并且能够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用于对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固定。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阐明骨形态发生蛋自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l5,BMP15)基因多态性与邵伯鸡母系产蛋性状之间的关系,为鸡繁殖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261只邵伯鸡母系BMP15的基因多态性,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邵伯鸡母系产蛋性状的关系.发现BMP15基因外显子1序列中存在3个多态位点C397T、A474G和C594T,其中C397T位点C→T的突变使亮氨酸变为苯丙氨酸,经RFLP检测,3个多态位点均发现3种基因型.x2检验表明,邵伯鸡母系在这3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这3个位点的多态性与邵伯鸡母系产蛋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C397T位点TT基因型个体的开产日龄显著早于CT型个体(P<0.05),TT型个体的300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CT型个体(P<0.05) ;A474G位点AA、AG和GG型个体间的各性状差异均不显著(P>0.05) ;C594T位点CC型个体的开产日龄显著早于CT与TT型个体.3个位点的合并基因型TTAATT对开产日龄、开产体质量、开产蛋质量、300日龄平均蛋质量、300日龄产蛋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于邵伯鸡母系而言,TTAATT是最有利基因型,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BMP 15基因合并基因型TTAATT可以作为邵伯鸡母系产蛋性状潜在的DNA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多巴胺受体D2(dopamine receptor D2,DRD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欣华鸡蛋用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可用于欣华鸡蛋用性状选育的分子遗传标记。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4对引物,利用PCR-RFLP技术对欣华E系鸡群的473个个体进行基因型鉴定,使用SPSS 19.0软件将欣华鸡的蛋用性状与DRD2基因多态性进行关联分析。群体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存在4个SNPs位点:A-16105G(SNP1)、G-12510T(SNP2)、G+3360A(SNP3)和T+5042C(SNP4),其中SNP1和SNP2位点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且杂合度较低,但SNP3和SNP4位点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关联分析表明,DRD2基因4个SNPs位点与欣华E系鸡群体蛋用性状存在关联,其中与产蛋性状关联结果:SNP1与开产日龄显著关联(P<0.05),SNP2与33周龄产蛋数、300日龄产蛋总数极显著关联(P<0.01),SNP3与开产体重(P<0.05)、300日龄产蛋总数(P<0.01)、平均连产(P<0.01)和最长连产(P<0.05)关联,SNP4与开产日龄极显著关联(P<0.01);与蛋品质关联结果:SNP1与蛋形指数(P<0.01)、蛋黄颜色(P<0.01)和哈氏单位(P<0.05)关联,SNP2与蛋黄重显著关联(P<0.05),SNP3与蛋壳强度极显著关联(P<0.01),SNP4与蛋黄重、蛋清重和哈氏单位显著关联(P<0.05)。单倍型分析发现,DRD2基因4个SNPs位点的不同单倍型组合与欣华鸡的最长连产长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哈氏单位呈显著相关(P<0.05)。组织表达谱分析发现,DRD2基因主要在欣华E系鸡垂体中表达,在58周龄鸡胸肌中有较高表达,在36周龄鸡脑中有少量表达。结果表明,DRD2基因可作为候选基因辅助用于欣华E系鸡群体蛋用性状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探究抑制素A(Inhibin A,INHA)基因多态性与太行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挖掘影响太行鸡产蛋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通过对125只麻羽太行母鸡INHA基因进行测序,检测其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太行鸡INHA基因上共存在7个SNPs位点(C187T、T248C、G410A、A680G、T1040C、T1037C、T324C)。在C187T位点中,优势等位基因为C,与500日龄产蛋数关联分析中显示该位点的TT基因型比CC基因型产蛋数显著增高(P<0.05)。在A680G位点中,优势等位基因为A,与开产日龄、300日龄产蛋数和500日龄产蛋数关联分析显示该位点的AG基因型开产日龄显著早于AA基因型(P<0.05),且产蛋数极显著增高(P<0.01)。两位点基因型分布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其余位点未发现显著关联。结果表明:INHA基因多态性对太行鸡的产蛋性状存在一定的影响,推测C187T和A680G可能是太行鸡产蛋性状的重要SNPs位点。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边鸡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外显子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边鸡的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外显子3检测到3个突变(C7 552T,C7 638T,T7 661A)。对于MYOE3-2引物,FG基因型的开产日龄极显著的早于FF基因型(P<0.01),FG基因型的300日龄产蛋数极显著高于FF基因型(P<0.01)。对于MYOE3-3引物,HI基因型的开产日龄显著早于HH基因型(P<0.05)。HI基因型的300日龄产蛋数极显著高于HH基因型(P<0.01)。3个SNPs位点共形成4种单倍型组合,单倍型组合分析表明,h1h4型的开产日龄显著早于h1h1型(P<0.05),h1h4型的产蛋数显著高于h1h1型(P<0.05)。研究结果提示,MSTN基因可能是影响边鸡繁殖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标记。  相似文献   

10.
以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5b(STAT5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STAT5b基因在京海黄鸡、边鸡、尤溪麻鸡和AA鸡4个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与京海黄鸡繁殖性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就STAT5b基因P1位点而言,在4个鸡群体中检测到6种基因型(DD、DE、DF、EE、EF、FF)。克隆测序发现,与DD基因型相比EE和FF基因型中存在2个突变(A9221G、T9401C)。就P2位点而言,在4个鸡品种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GG、GH和HH),克隆测序发现,与GG基因型比较HH基因型有3个突变(C11159T、T11183C和T11252C)。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DF基因型的京海黄鸡300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EE基因型的京海黄鸡个体(P0.05),其他性状基因型间无差异(P0.05);GG基因型京海黄鸡300日龄体重显著高于GH基因型的京海黄鸡个体(P0.05),其他性状基因型间无差异(P0.05)。单倍型分析产生8种单倍型,10种单倍型组合。单倍型组合H1H3和H1H8京海黄鸡个体300日龄产蛋数最多;单倍型组合H1H7京海黄鸡个体300日龄蛋重最大;H1H1单倍型组合京海黄鸡个体300日龄体重最高。因此,推测STAT5b基因P1、P2位点对京海黄鸡繁殖性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