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旨在研究家兔小肠不同区段营养物质转运载体相关基因的分布规律。本研究选取11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白色獭兔10只,屠宰后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样品,采用real-time PCR研究家兔不同肠段小肽转运载体Pep T1,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B~0AT、EAAT3、rBAT,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GLUT2、GLUT5,以及脂肪酸转运载体FATP4的mRNA表达丰度。结果显示,小肽转运载体Pep T1 mRNA在十二指肠表达量最高,空肠略低;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兼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和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 mRNA的表达量均在回肠最高,空肠次之;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EAAT3 mRNA的表达量在空肠和回肠均较高;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和GLUT5 mRNA的表达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均较高;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2和脂肪酸转运载体FATP4 mRNA的表达量则是空肠最高,十二指肠次之。结果表明,家兔肠道转运吸收小肽、葡萄糖和脂肪酸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前半段,转运吸收氨基酸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后半段。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爱拔益加(AA)肉仔鸡肠道小肽转运载体1(PepT1)、B0系统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载体3(EAA T3)mRNA的表达差异与发育规律.试验选取1日龄雄性AA肉仔鸡120只,随机分为8个组,于1、7、14、21、28、35、42日龄,每个组选取1只肉仔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肠段Pep T1、B0AT、EA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肉仔鸡不同肠段PepT1、B0AT、EA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Pep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十二指肠最高,空肠次之,回肠最低,B0AT、EAA T3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回肠最高,空肠次之,十二指肠最低.2)肉仔鸡不同日龄Pep T1、B0AT、EA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极差异显著(P<0.01);在不同肠段上,PepT1、B0AT、EAA T3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日龄的变化均表现为前期升高,后期平稳的趋势.由此可见,肉仔鸡肠道参与小肽及氨基酸吸收的转运载体PepT1、B0AT、EAAT3 mRNA表达具有肠段及日龄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小肽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差异性.选用相同背景的健康成年蛋鸡10只,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提取RNA样品,采用相对定量RT-PCR,对蛋鸡小肠各段肽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差异性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蛋鸡空肠PepT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与回肠比差异不显著(P>0.05),十二指肠PepT1 mRNA的表达水平与回肠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旨在比较研究牛消化道各段牛Ⅰ型肽载体(bPepTI)mRNA的表达。本研究分别用比较Ct和标准曲线2种相对定量方法和1种绝对定量方法比较牛各段消化道上皮黏膜I型肽载体mRNA的表达量,以了解小肽在牛消化道的主要吸收部位。比较Ct法测定牛各段消化道表达量无显著统计差异(P>0.05),数值上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空肠、回肠、盲肠、十二指肠、瘤胃、结肠、皱胃、瓣胃、网胃;标准曲线法结果表明,牛消化道各段bPepTI mRNA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空肠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回肠(P<0.05),回肠表达量与消化道其余组织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织间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绝对定量检测到牛消化道各部位bPepTI mRNA表达量总体差异显著(P<0.05),mRNA拷贝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空肠、瓣胃、网胃、瘤胃、盲肠、十二指肠、回肠、皱胃、结肠,空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瓣胃(P<0.05),盲肠、十二指肠、回肠、皱胃之间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本研究结果,标准曲线法和绝对定量测定牛消化道I型肽载体mRNA表达量更为准确,在牛整段消化道中I型肽载体mRNA在空肠、回肠、瓣胃、瘤胃都有高表达,应是小肽吸收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罗伊氏乳杆菌LR1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营养物质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144头初始体重为(6.49±0.01) kg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mg/kg喹乙醇+75 mg/kg金霉素,罗伊氏乳杆菌组饲喂基础饲粮+5×1010CFU/kg罗伊氏乳杆菌LR1。试验期为14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血清葡萄糖(GLU)的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UN)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胃动素(MLN)和空肠胆囊收缩素(CCK)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MLN的mRNA表达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Na+依赖性谷氨酰胺载体2(ASCT2)、阳离子氨基酸运载体1(CAT1)、小肽转运体1(PepT1)和空肠中性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以及空肠与回肠y+L氨基酸转运体1 (y+LAT1)的mRNA表达量(P 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空肠y+LAT1、CAT1、PepT1和空肠与回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mRNA表达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脂肪酸合成酶(FASN)和十二指肠与空肠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以及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空肠ACCα的mRNA表达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SGLT1、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3(SGLT3)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1010CFU/kg罗伊氏乳杆菌LR1对断奶仔猪的肠道营养物质转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断奶仔猪肠道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促进小肽、氨基酸及脂肪酸吸收转运,增强脂肪酸的合成。罗伊氏乳杆菌LR1在替代猪饲用抗生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用于开发新型猪饲料抗生素替代物。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山羊y+L碱性氨基酸转运系统中4F2hc、y+LAT1和y+LAT2mRNA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在不同年龄山羊小肠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6月龄、8月龄、10月龄、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各3只,共15只,屠宰后采集心、肝、肾、大脑、背最长肌、体侧皮肤、瘤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F2hc、y+LAT1和y+LAT2mRNA在1日龄山羊上述组织和全部山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4F2hc、y+LAT1和y+LAT2mRNA在1日龄山羊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中,4F2hc mRNA在皮肤表达量最高,y+LAT1 mRNA在回肠表达量最高,y+LAT2mRNA在大脑和回肠表达量最高。(2)4F2hc mRNA在山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表达量均以1日龄山羊为最高,其他月龄山羊相同肠段之间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y+LAT1mRNA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表达量随山羊年龄的增加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y+LAT2mRNA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表达量随山羊年龄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在10月龄山羊表达量最高;y+LAT2mRNA在回肠表达量以1日龄山羊为最低,其他月龄山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山羊y+L碱性氨基酸转运系统的主要转运部位为小肠;该系统中轻链y+LAT1和重链4F2hc构成的异二聚体转运蛋白可能发挥更为主要的转运作用;4F2hc和y+LAT2基因可能分别在山羊皮肤和大脑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4F2hc、y+LAT1和y+LAT2基因在山羊小肠中受肠段和发育阶段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发育性表达规律。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2):51-56
为分析T1R1(味觉受体1家族Ⅰ型)、T1R3(味觉受体1家族Ⅲ型)及PepT1(Ⅰ型寡肽转运载体)基因对湖羊氨基酸吸收的影响,以6月龄的湖羊为试验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湖羊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的T1R1、T1R3和PepT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T1R1和T1R3基因在检测的各段组织中均有表达,而PepT1基因在结肠中不表达;其中T1R1和T1R3基因在十二指肠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空肠,并且两者差异显著极显著(P0.01);T1R1和T1R3基因在十二指肠(P0.01)和空肠(P0.05)中的表达量与消化道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ep T1基因在空肠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回肠,并且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Pep T1基因在空肠和回肠中的表达量与消化道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T1R1、T1R3和Pep T1基因对湖羊氨基酸吸收相关功能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已有的研究表明,消化道可以小肽的形式吸收氨基酸,但尚未很好地确定小肽的主要吸收部位。我们在另一项研究中对牛Ⅰ型肽载体(BPepTⅠ)第3~10结构域1566bp片段序列进行了测定(Genebank登录号:DQ309694),与绵羊相同区域片段序列同源性高达96.04%。本研究以BPepⅠ测序结果为基础,并参考绵羊的部分序列设计了跨内含子引物,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了牛离体各段消化道黏膜或上皮组织BPepTⅠ的相对表达水平,以评估小肽在牛消化道的主要吸收部位。以持家基因β-actin为参比基因,结肠样品为校正样品(其相对表达量2-△△CT值为1),研究结果表明:在整段消化道中,BPepTⅠ的相对表达量(2-△△CT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回肠(30.62)、空肠(26.12)、瓣胃(22.61)、瘤胃(16.17)、十二指肠(11.97)、网胃(5.18)、皱胃(3.22)、盲肠(1.13)和结肠(1.00)。各段消化道BPepTⅠ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回肠相对表达量与空肠和瓣胃差异不显著(P>0.05),与瘤胃、十二指肠、网胃、皱胃、盲肠、结肠差异显著(P<0.05);空肠相对表达量与瓣胃、瘤胃、十二指肠差异不显著(P>0.05),与网胃、皱胃、盲肠、结肠差异显著(P<0.05);网胃、皱胃、盲肠、结肠的2-△△CT值均在5.2以下,相互之间相对表达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由BPepTⅠ基因相对表达活性可以将牛的各段消化道分为3组,回肠、空肠、瓣胃的活性最高,其次为瘤胃和十二指肠,网胃、皱胃、盲肠、结肠则;。  相似文献   

9.
小肽转运蛋白(PepT1)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肽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 ,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小肽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运系统 ,与游离氨基酸相比 ,小肽具有吸收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 ,且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等特点。本文主要综述了小肽转运机制的特点和小肽转运蛋白(PepT1)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包括PepT1分子结构特点 ,PepT1cDNA的克隆 ,不同动物之间PepT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 ,PepT1mRNA在不同动物、不同组织中的分布 ,以及营养水平对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 ;并就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鸡不同肠段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为研究肉鸡肠道不同肠段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系统b0, )、y LAT2(系统y L)、CAT1(系统y )、CAT4(系统y )mRNA表达的差异性,以快大型黄羽肉鸡为动物模型,采集30日龄接近平均体重黄羽肉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直肠样品,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研究不同肠段rBAT、y LAT2、CAT1、CAT4mRNA表达丰度。结果显示:结直肠rBAT、y LAT2的mRNA表达丰度极显著低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0.01),其在回肠表达丰度高于空肠、十二指肠,差异不显著(P>0.05)。结直肠CAT1 mRNA表达丰度极显著高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0.01),回肠极显著高于空肠(P<0.01),高出十二指肠27.9%(P=0.111)。结直肠CAT4 mRNA的表达丰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各个肠段(P<0.01),十二指肠、空肠、回肠CAT4 mRNA的表达丰度依次降低,但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位于肠上皮黏膜细胞顶端的碱性氨基酸转运系统b0, 和基底部位的系统y L转运载体mRNA的表达在肠道中的分布类似,显著区别于系统y 。  相似文献   

11.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日龄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AA)和父母代雄性岭南黄肉雏鸡各160羽,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AA肉鸡和岭南黄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样品为模板,研究不同品种肉鸡肠道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和y^+LAT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十二指肠和空肠rBAT和y^+LAT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回肠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同品种肉鸡rBAT和y^+LAT2 mRNA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从2-30d不断升高,44d下降,55d回升;岭南黄肉鸡rBAT和y^+LAT2 mRNA表达丰度的变化幅度小于AA肉鸡,AA肉鸡rBAT和y^+LAT2 mRNA表达丰度在2-30d时均高于岭南黄肉鸡。回肠rBAT和y^+LAT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在岭南黄肉鸡和AA肉鸡间有显著差别,岭南黄肉鸡回肠rBAT和y^+LAT2 mRNA表达在后期(30-58d)高于前期(2-16d);而AA肉鸡回肠rBAT和y^+LAT2 mRNA表达在58d显著高于其它时间点,在16d时最低。以上结果说明:(1)十二指肠和空肠rBAT、y^+LAT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回肠有着较大的差异,这表明肠道近端和远端在碱性氨基酸吸收的功能上可能有差异;(2)不同品种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rBAT、y^+LAT2 mRNA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但在时间点上有一定的差异,而与回肠的表达模式不同,表明rBAT和y^+LAT2 mRNA的表达受到发育阶段、品种和肠段的影响;(3)回肠rBAT和y^+LAT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在岭南黄肉鸡和AA肉鸡间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仔猪饲喂不同浓度支链氨基酸(BCAA)日粮对空肠、腰肌、咬肌以及腿肌氨基酸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18头(10.0±0.9)kg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头猪。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BCAA缺乏日粮(L-BCAA)、BCAA正常日粮(N-BCAA)和BCAA过量日粮(E-BCAA)。试验期24 d,包括3 d适应期和21 d正试期。结果表明:与N-BCAA组相比,仔猪饲喂L-BCAA日粮会显著增加肠道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ASCT2、SNAT2、B~0AT和rBAT)、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y+LAT、CAT1和4F2hc)和小肽转运载体(Pept1)的表达,可显著提高腰肌中(PAT1、PAT2、SNAT2、LAT1和CAT1)、咬肌中(4F2hc和EAAT1)氨基酸转运载体的表达,而显著降低咬肌中(ASCT2、PAT1和PAT2)、腿肌中(PAT1、PAT2和4F2hc)氨基酸转运载体的表达;而仔猪饲喂E-BCAA日粮可显著降低腰肌中(ASCT2、SNAT4、y+LAT1、rBAT、EAAC1)、咬肌中(ASCT2、PAT1、PAT2、EAAC1)、腿肌中(PAT1、PAT2、4F2hc、rBAT、EAAT1、EAAC1)氨基酸转运载体的表达。综上所述,仔猪饲喂L-BCAA日粮可增加肠道氨基酸转运载体的表达,以增强对氨基酸的吸收,但过量添加BCAA会抑制肌肉中氨基酸转运载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十二指肠大豆小肽梯度灌注,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小肽对泌乳中期奶山羊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激素水平及小肠肽转运载体(PepT1)表达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12只平均体重为(38±2)kg、带有十二指肠瘘管的泌乳奶山羊,分成4组,分别灌注小肽0、60、120、180 g/d,试验日粮相同,连续灌注14 d.结果表明:通过小肽的灌注,(1)增加了乳蛋白产量(P<0.05),乳蛋白含量也有所增加,但仅在120 g/d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乳脂产量与乳脂含量随着灌注量的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乳中尿素氮含量随着灌注量的升高而增加(P<0.05);(2)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仅在120 g/d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白蛋白含量反而较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P<0.05),尿素氮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生长激素浓度随着大豆小肽灌注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胰岛素浓度也表现出增加趋势,但只有在180 g/d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3)PepT1表达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随着灌注量的增加而升高.小肽灌注组PepT1在十二指肠表达丰度分别是对照组的1.6、2.6、5.4倍;回肠表达丰度是对照组的1.1、1.4、3.3倍;在空肠中表达是对照组的1.1、1.8、2.4倍.随着灌注量的增加,PepT1在十二指肠表达的增加尤为显著,在180 g/d试验组,PepT1十二指肠表达量分别为空肠、回肠的1.5、1.6倍.本研究揭示,小肽的灌注可以提高PepT1表达活性,增加小肽吸收,促进乳蛋白合成,并在120 g/d试验组表现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氨基酸转运载体相关基因在番鸭小肠不同肠段的表达规律。试验测定90和300日龄公番鸭体重与小肠形态发育,采用RT-PCR比较氨基酸转运载体相关基因SLC1A1、SLC1A4、SLC7A1、SLC7A5和SLC7A9在90和300日龄公番鸭小肠不同肠段的表达量,并进行高、低体重组300日龄公番鸭回肠氨基酸转运载体相关基因表达的验证试验。结果显示:除回肠绒毛高度外,300日龄番鸭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肠壁厚度、隐窝深度和绒毛宽度以及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90日龄(P<0.05);300日龄番鸭空肠和回肠的肠壁厚度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90、300日龄番鸭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显著高于空肠和回肠(P<0.05);300日龄番鸭十二指肠和空肠SLC1A1 mRNA表达量、十二指肠和回肠SLC7A5 mRNA表达量以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SLC7A9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90日龄(P<0.05);300日龄番鸭回肠SLC1A1、SLC1A4、SLC7A5和SLC7A9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肠和十二指肠(P<0.05);...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冷季补饲精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对藏羊小肠组织形态发育及营养物质转运载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择1.5岁、体重((29.4±1.79)kg)相近的健康藏系绵羊母羊1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尿素-糖蜜型舔砖补饲组(BS组)和精料补饲组(CS组)。CON组自由采食燕麦干草,BS组在CON组基础上自由舔食尿素-糖蜜型舔砖,CS组在CON组基础上补饲精料200g·只-1·d-1。进行60d的饲养试验后,对全部试验藏羊进行屠宰,采集小肠各段组织,通过制作组织切片及荧光定量PCR,测定小肠组织形态发育和营养物质转运载体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补饲精料或舔砖均显著提高了藏羊消化能和粗蛋白质摄入量(P0.05),且CS组显著高于BS组(P0.05);(2)补饲精料或舔砖均显著提高了藏羊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绒毛宽度(P0.05),且CS组均显著大于BS组(P0.05),补饲精料还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P0.05);(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5)mRNA表达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中CS和BS组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CS组显著高于BS组(P0.05),在回肠黏膜中CS组显著高于BS和CON组(P0.05);(4)十二指肠黏膜中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type amino acid transporter 1,LAT1)、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载体1(Cationic amino acid transporters 1,CAT1)、小肽转运载体1(Peptides transporter 1,pepT1)、钠依赖型葡萄糖转运载体1(Na+-dependent glucose co-transporter 1,SGLT1)及促葡萄糖转运载体2(Facilitative 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mRNA表达量CS组显著高于BS和CON组(P0.05),空肠黏膜中CAT1、pepT1mRNA表达量和回肠黏膜中CAT1、LAT1、SGLT1及GLUT2mRNA表达量,BS组显著高于CS和CON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冷季补饲精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增加了藏羊对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促进了小肠组织形态发育,补饲精料提高了十二指肠黏膜中氨基酸、小肽及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mRNA的表达量,而补饲尿素-糖蜜型舔砖提高了其在空肠和回肠黏膜中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蛋白源形式对蛋鸡肠道肽载体PepT1表达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相同的成年蛋鸡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应用游离氨基酸、小肽、酪蛋白为氮源,根据总能和总氮相同的原则,配制不同蛋白形态的纯合日粮,饲喂2周,应用RT-PCR技术检测小肠内肽转运载体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以小肽为氮源的试验组蛋鸡小肠不同肠段转运载体表达量较游离氨基酸和酪蛋白组明显提高(P<0.05),而游离氨基酸组和酪蛋白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18.
19.
肉鸡肠道PepT1 mRNA表达的肠段差异性与发育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日龄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AA)鸡和父母代雄性岭南黄肉雏鸡各120羽,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30 d时岭南黄鸡肠道样品为模板,研究肉鸡肠道寡肽转运载体1(Peptide transporter 1,PepT1)mRNA表达的肠段差异性;以AA肉鸡和岭南黄鸡十二指肠和空肠样品为模板,研究不同品种肉鸡肠道PepT1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1)岭南黄肉鸡肠道PepT1 mRNA的表达丰度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到结直肠依次降低,其中十二指肠显著高于结直肠(P<0.05);(2)AA鸡和岭南黄肉鸡PepT1 mRNA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中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16 d表达丰度最高,16~44 d逐渐下降,58 d略微回升;不同基因型之间PepT1 mRNA丰度比较,AA鸡和岭南黄肉鸡两品种间PepT1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1)随着肠道空间位置的后移,岭南黄肉鸡肠道PepT1 mRNA的表达丰度逐渐降低,其中十二指肠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结直肠(P<0.05);(2)不同品种肉鸡十二指肠及空肠PepT1 mRNA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且同日龄两品种间的表达丰度未见明显差异,表明PepT1 mRNA表达受到发育阶段的调控,但品种间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小肽作为蛋白质主要的消化产物,与氨基酸的吸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运系统。Peptide Transporter 1(PepT1)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小肽转运载体。文章就鱼类PepT1的分子特点,PepT1 cDNA的克隆与表达,以及PepT1的转运机制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