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探讨组胺H1受体拮抗剂扑尔敏和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并由此推测组胺在低温诱发的肉鸡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140只17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1)常温组:40只在常温条件下饲养(22~23℃),每日注射生理盐水2次;(2)低温组:40只在低温环境中饲养(9~11℃),每日注射生理盐水2次;(3)扑尔敏组:40只在低温环境中饲养(9~11℃),每日注射扑尔敏2次;(4)西咪替丁组:20只在低温环境中饲养(9~11℃),于24日龄至38日龄期间每日注射西咪替丁2次。分别于低温处理后1周(24日龄)、2周(31日龄)、3周(38日龄)、4周(45日龄)从常温组,低温组,扑尔敏组中各随机抽取10只,西咪替丁组在低温处理后2周(31日龄)、3周(38日龄)各随机抽取10只,称取体重,然后利用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PAP),并测定红细胞压积(PCV),腹水心脏指数(AHI)。结果发现:(1)24日龄、31日龄、38日龄时,低温组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P<0105)或极显著高于(P<0101)同日龄常温组。24日龄时扑尔敏组肺动脉收缩压显著低于(P<0105)同日龄低温组。38日龄时西咪替丁组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极显著低于(P<0101)同日龄低温组。(2)24日龄、31日龄、38日龄、45日龄时,低温组PCV极显著高于(P<0101)同日龄常温组。24日龄时扑尔敏组  相似文献   

2.
探讨内毒素刺激雏鸡肺脏肥大细胞及组胺含量变化,以及组胺受体颉颃剂的反馈调节作用.120羽20日龄雏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扑西联合组.分别用相应的药物处理.在5、10、15 d各组随机抽取7个样本,颈静脉放血处死,取肺脏2份,1份冷冻后,荧光法测定组胺;另外1份用Carnoy's液固定,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肥大细胞.结果发现,模型组肺实质肥大细胞数量极显著少于其余各组(P<0.01),肺气道黏膜肥大细胞数量极显著少于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P<0.01),扑西联合组肺组织中组胺含量均低于其他组.表明扑尔敏和西咪替丁可以缓解内毒素诱导雏鸡肺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和组胺含量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内毒素诱导雏鸡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2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在内毒素诱导肺损伤中的作用机理,作者设计了本试验。将120羽20日龄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24羽。内毒素诱导肺损伤模型组每天早晚注射生理盐水0.5 mL.只^-1,中午腹腔注射内毒素100μg.kg^-1;扑尔敏组每天早晚肌注扑尔敏0.5 mL.只^-1,中午腹腔注射内毒素100μg.kg^-1;西咪替丁组每天早晚肌注西咪替丁0.5 mL.只^-1,中午腹腔注射内毒素100μg.kg^-1;扑西联合组每天早晚肌注西咪替丁、扑尔敏各0.3 mL.只^-1,中午腹腔注射内毒素100μg.kg^-1;空白组每天早中晚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15d。在第5、10、15天,各组随机抽7个样本,颈动脉放血处死,称取肺质量,采集肺脏以荧光法测组胺含量,制备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变化并评分。结果发现:(1)第5天,扑西联合组肺组织中组胺含量显著低于扑尔敏组和西咪替丁组(P〈0.05)。在第10天时,模型组肺组织中组胺含量显著高于扑西联合组和空白组(P〈0.05);在第15天时,模型组肺组织中组胺含量显著(P〈0.05)高于扑尔敏组和空白组,极显著(P〈0.01)高于扑西联合组;(2)第10天时,扑尔敏组和空白组肺指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模型组,第15天时,扑尔敏组、扑西联合组和空白组肺指数显著(P〈0.05)低于模型组;(3)第5、10、15天时,模型组肺病理评分分值与其余各试验组差异极显著(P〈0.01),在第5天时,扑西联合组极显著低于扑尔敏组和西咪替丁组(P〈0.01),在第10、15天时,扑西联合组显著低于(P〈0.05)扑尔敏组,极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结果表明,组胺通过H1、H2受体参与介导内毒素诱导雏鸡肺的损伤,但H1受体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组胺H,受体拮抗剂扑尔敏和H。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对低温诱发肺动脉高压肉鸡右心功能的影响,由此反证内源性组胺在低温诱发肉鸡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采用160只17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1)常温组:在常温条件下饲养(22~23℃),每天注射生理盐水2次;(2)低温组:低温环境中饲养(9~11℃),每天注射生理盐水2次;(3)扑尔敏组:与低温组相同饲养,每天注射扑尔敏2次;(4)西眯替丁组:与低温组相同饲养,每天注射西眯替丁2次。分别于低温处理后1周(24日龄)、2周(31日龄)、3周(38日龄)、4周(45日龄)从每组中各随机抽取7只,利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右心室内压和右心室压最大变化速率,计算腹水心脏指数(AHI)和右心衰竭率。剖杀后用常规阿尔新蓝法对心脏中肥大细胞(MC)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显示组胺。结果:(1)低温处理后使肉鸡肥大细胞和组胺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降低,但2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肥大细胞数量及组胺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影响;(2)扑尔敏组肉鸡右心内压相对稳定,45日龄时右心室舒张压显著低于低温组(P〈0.05)。西咪替丁组肉鸡右心收缩压和舒张压处于较低水平,且在31和38日龄时显著低于低温组(P〈0.05);(3)扑尔敏组右心内压最大变化速率相对稳定,31日龄时显著低于低温组(P〈0.05),而45日龄时显著高于低温组(P〈0.05)。西咪替丁组右心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处于较低水平;(4)45日龄时,扑尔敏组AHI显著低于低温组(P〈0.05);(5)扑尔敏组显著(P〈0.05)降低了右心肥大指数和右心衰竭发生率,西咪替丁组仅显著(P〈0.05)降低了右心衰竭率。以上结果表明,内源性组胺可能通过H3受体介导肉鸡右心肥大和衰竭,从而促进肺动脉高压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黄芩苷对H6N6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病毒感染小鼠的血液学指标的影响。选用6-8周龄小鼠108只,随机平均分为阴性对照组、病毒阳性组、低、中、高黄芩苷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攻毒:阴性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灭菌生理盐水0.2mL/只,其余各组均尾静脉注射H6N6禽流感病毒(108EID50) 0.2mL/只;治疗:攻毒3 d后进行灌胃给药,黄芩苷治疗组(0.014,0.028,0.056 mg/只/d),西药对照组(0.39 mg/只/d),病毒阳性组、阴性对照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分别于治疗后3、6、9 d采血进行血常规检测。通过对各组别患鼠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目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1)治疗后3、6、9 d高剂量黄芩苷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目均极显著低于病毒阳性组和低、中剂量黄芩苷组(P0.01);(2)在治疗3、6和9 d时淋巴细胞数目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病毒阳性组、低剂量黄芩苷治疗组和中剂量黄芩苷治疗组(P0.01或P0.05),与西药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在治疗3、6和9 d时,所有黄芩苷治疗组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浓度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病毒阳性组(P0.01),与阴性对照组合西药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4)在治疗3、6和9 d时所有黄芩苷治疗组血小板数目均极显著低于病毒阳性组(P0.01)。小结:黄芩苷在较高浓度时,对H6N6禽流感引起的炎症反应,具有降低白细胞总数,抑制出血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症状的影响,探讨内源性组胺在患病仔猪发热、呼吸困难、耳尖发绀等典型临床症状中的作用机理.选择20头30日龄的公仔猪,通过人工感染使仔猪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并随机分为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阳性组、阴性组.每日测量仔猪直肠体温,称量仔猪日采食量,观察仔猪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血液常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患猪的血液生理指标,给临床防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健康仔猪和经实验室诊断为PRRS阳性的仔猪各6头,前腔静脉采血,EDTA抗凝管抗凝,用CA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生理指标分析。结果:(1)PRRS组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显著增加(P0.05),单核细胞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2)PRRS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3)PRRS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增加。结果显示:PRRS病毒导致了机体的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激活了机体的凝血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重庆秀山鸡放牧饲养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及其与肉用型青脚麻鸡的差异,试验选择1日龄秀山鸡和青脚麻鸡各200只(公母各半),60日龄采用林下放牧方式进行饲养。150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40只鸡(公母各半)进行屠宰,取肉样,测定其生长、屠宰、肉质等指标,并通过各组总增重、饲料采食量和死亡率等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青脚麻鸡的生长速度较快,且60,90,120日龄各阶段体重极显著高于秀山鸡(P0.01),150日龄体重显著高于秀山鸡(P0.05);青脚麻鸡在整个试验期的平均日增重和总增重显著高于秀山鸡(P0.05),但死亡数和死亡率青脚麻鸡高于秀山鸡;秀山鸡公鸡活重极显著低于青脚麻鸡公鸡(P0.01),母鸡活重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在群体间和性别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青脚麻鸡略高于秀山鸡;秀山鸡胸肌肌苷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青脚麻鸡(P0.01);青脚麻鸡公鸡胸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秀山鸡(P0.01),母鸡显著高于秀山鸡(P0.05)。说明通过2品种的综合经济效益分析,养殖秀山鸡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青脚麻鸡。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敲除FGF5基因对陕北白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敲除FGF5基因的陕北白绒山羊(公、母羊各8只,阳性)、同龄普通陕北白绒山羊(公、母羊各5只,阴性)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0月龄、1岁与1.5岁时测定8项血常规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常规指标中,10月龄、1岁时,阳性公羊的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显著低于阴性公羊(P0.05),阳性母羊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血红蛋白(HGB)、HCT极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1);1岁时,阳性公羊和母羊的红细胞数目(RBC)均显著高于阴性公羊和母羊(P0.05);1.5岁时,阳性母羊的白细胞数目(WBC)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10月龄时,阳性母羊的球蛋白极显著低于阴性母羊(P0.01);1岁、1.5岁时,阳性母羊的白蛋白极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1);1.5岁时,阳性母羊的尿素极显著低于阴性母羊(P0.01);其余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因所有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说明敲除FGF5基因的陕北白绒山羊的蛋白质代谢、糖代谢、脂类代谢、肝胆功能、钙磷代谢均无显著影响。表明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FGF5基因并未对陕北白绒山羊的健康产生影响,但部分存在显著差异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将4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低Se试验组(日粮Se含量0.032 mg/kg)和正常对照组(日粮Se含量0.229mg/kg),分别在30、45、60和75 d断头处死取样,用ELISA法检测组胺浓度及半定量RT-PCR法测定空肠2型组胺受体(H2R)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血清组胺水平在对照组与缺Se组及缺Se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Se缺乏时鸡空肠H2R mRNA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对照组与缺Se组及缺se组组间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在整个试验期间,缺Se组血清Se含量与组胺浓度及H2R mRNA表达水平呈时间-效应关系.缺se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使血清中组胺浓度和空肠H2R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对硒缺乏引起的空肠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