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农村》2017,(3)
<正>浙江省长兴县林城成校建于1990年,占地面积约2 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现有专职教师6名,兼职教师30余名。学校通过"1+n"模式,全面扎实推进学校创新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先后获得"浙江省成教品牌项目""浙江省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浙江省优秀职工培训基地""浙江省新型农民素质培训示范基地""浙江省校企合作职工培训基地""长兴县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先进单位""长兴县终身学习活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20,(3):F0004-F0004
长兴县林城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坐落于"中国百叶龙之乡"和"浙江省电炉之乡"的长兴县林城镇。学校以"博学、友善、求索、笃行"为办学理念,以"1+N+X"特色办学模式为抓手,围绕乡镇发展大局和特色,积极打造成人(社区)教育品牌,以品牌促发展,全面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居民,助力地方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近年来,学校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目标,重点围绕企业技能培训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全面开展各项工作,为乡镇发展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08,(7):F0003-F0003
长兴县李家巷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坐落在长兴县工业重镇——李家巷镇。学校创建于1989年,2000年12月被命名为浙江省二级成校。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以“学历教育为主线、各类培训活动为主体”的办学思路,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浙江省海宁市海昌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长短结合、灵活办学,培训各类人员近12000人次,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初级技术人才,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校先后被授予“嘉兴市先进培训基地”和“海宁市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成校在创新农村成人教育,服务“三农”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9,(12)
<正>近几年来,浙江省安吉县天子湖成校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积极主动,大胆创新,搭建起"招工培训立交桥",充分利用成校的湖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省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的优势,在协助企业招工的  相似文献   

6.
唐建忠 《新农村》2015,(1):49-50
多年来,浙江省海宁市海昌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长短结合、灵活办学,培训各类人员近12 000人次,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初级技术人才,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校先后被授予"嘉兴市先进培训基地"和"海宁市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成校在创新农村成人教育,服务"三农"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坚持服务"三农",注重农村需求农村成人教育要根据农村需求设置专业,以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7.
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 服务当地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良喜 《新农村》2008,(6):37-38
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于1989年1月经长兴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1998年底在全县率先通过省一级成校、市示范性成校验收,2002年12月被浙江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示范成校”,2005年被确立为浙江省首批“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2006年被湖州市教育局命名为湖州市首批“区域性中心成校”。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20,(6)
正近年来,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积极探索教学培训模式,主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展"课堂空间",注重接轨社会需求、群体需求。以"教室课堂"(小课堂)为载体,孵化科普技能;以"基地课堂"(中课堂)为阵地,培育致富实践动能;以"社会课堂"(大课堂)为重点,推动特色高效农业优化。通过"整合","三个课堂"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注重文化技术培训实效,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0,(5):F0004-F0004
浙江省绍兴市东浦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镜湖国家城市湿地——东浦镇,是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优秀职工培训教育基地。多年来,在绍兴市农办、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学校本着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围绕服务经济建设这一主题,广泛开展了各类技能培训,为当地企业培养了大量适用型人才。自2004年开展培训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10.
位于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绍兴县杨汛桥镇的杨汛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主动适应当地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密切围绕重点项目,走联合企业共同办学道路,推广适用科技,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这对扫除科盲、提高职工素质和干部理论水平,促进科教兴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成校主动服务企业,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围绕开发项目,推广科技成果经编机械制造和织物生产是该镇的支柱产业,需要一大批技术工人。为此,学校积极  相似文献   

11.
赵珍 《新农村》2013,(4):51-52
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水口乡成校)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紧紧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农民,促进农家乐规范经营、提档升级,为农家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当地特色经济做大做强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吴建明 《新农村》2013,(8):54-55
浙江省遂昌县妙高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于2004年,自办学以来,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至今已培训243期,培训学员18754人,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成人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衔接的办学路子。200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第十批省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007年被评为丽水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优秀预备劳动力培训基地,2008年被确认为第二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相似文献   

13.
正为顺应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与现代农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浙江省高层次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高地,培育一批高端复合型农业领军人才和一线高层次应用型农业专业人才,2017年浙江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基础,按照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思路,筹建浙江农艺师学院。2018年3月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同意设立浙江农艺师学院。2018年10月10日,浙江农艺师学院正式成立。目标定位:以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业领军人才、现代职业农民、农创客为培育目标,以高层次、复合型和精准化培育为办学理念,以农业技术系列职称评审和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为教育特色,以全面提升学员实践创新与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水平为培养重点,致力于打造浙江高层次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养和农业生产技术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17,(12)
<正>浙江省长兴县煤山社区教育中心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总战略,创新社区教育办学机制和培训模式,致力于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为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具体做法是。1.整合教育资源,创新社区教育载体煤山镇社区教育中心集成校、党校、文体中心、青少年法制学校、青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省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按照市场化办学、品牌化发展理念,构建"146"职业培训新体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其具体做法如下。1.明确一个办学定位,全力打造"四大中心"根据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把建设成为当地——职业教育中心、社区教育中心、继续教育中心、技能培训中心等四大中心为目标,面向现代生产技术、生产方式,为当地培养更多更好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16.
赵荣兴 《新农村》2009,(3):37-39
浙江省绍兴县孙端成人教育中心是一所办学多元化的面向农村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学校,集孙端镇委党校、镇文化活动中心、家长学校、人口学校、电大绍兴学院孙端教学站、省高教自考绍兴县孙端镇工作站、绍兴县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等为一体。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社会经济的提升,成人教育的内涵在不断发展深化,成人教育的对象也不断扩大。这为乡镇成校的发展拓展了新的天地,给成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成人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20,(2)
正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浙江省深化"八八战略",建设"两富""两美"浙江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应有的作用,探索农村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和阵地建设的短板,使文化礼堂有效反哺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2014年以来,浙江省长兴县启动了"百场送教进文化礼堂"项目。项目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发挥社区教育系统优势,以送教的形式将社区教育优质学习资源送到农民家门口,有效实现了社区教育与农村文化礼堂的资源共享,使文化礼堂成为了  相似文献   

18.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背景下,延庆县将村级成人学校定位为产业发展互助中心、乡土文化繁荣中心、留守老幼关爱中心,确定了其在延庆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进一步发挥村级成人学校的职能、提高办学能力,提出以下策略:确定专职校长,统筹办学职能;发展兼职教师,充实办学力量;利用本土人才,助推村校发展;开发网络资源,实现办学信息化,以期发挥村校的办学主体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9.
正为顺应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与现代农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浙江省高层次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高地,培育一批高端复合型农业领军人才和一线高层次应用型农业专业人才,2017年浙江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基础,按照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思路,筹建浙江农艺师学院。2018年3月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同意设立浙江农艺师学院。2018年10月10日,浙江农艺师学院正式成立。目标定位:以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业领军人才、现代职业农民、农创客为培育目标,以高层次、复合型和精准化培育为办学理念,以农业技术系列职称评审和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为教育特色,以全面提升学员实践创新与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水平为培养重点,致力于打造浙江高层次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养和农业生产技术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创新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国内知名的农艺师学院。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立足泗安实际,敢于超前创新,善于整合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形成了以花木培训为主线,带动学校工作全面开展的成人教育培训体系。其主要做法如下。1.教育培训紧贴百姓需求强服务几年来,学校不断强化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在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培训内容的有效性,培训方式的实用性,培训管理的规范性上下功夫,着手研究本地农业实用技能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和农民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