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湖南农业》2014,(5):8
<正>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这个《办法》,为履行救助职责、规范救助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办法》共13章70条,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8项制度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作为基本内容,分别设专章予以规范,提出国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  相似文献   

2.
正国务院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民政部2016年2月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意见》进行了解读。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表示,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都是保基本生活的,纳入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就不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刘喜堂指出,就制度跟其他的一些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关问题,《意见》做了明确:第一,强调了普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5月起,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施行。记者近日从河南省民政厅了解到,河南省正计划逐步在各地建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这意味着困难群众如有生活、医疗、教育、住房等求助需求,只需到"一门式"服务窗口,就能得到及时救助。《办法》明确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195-197
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是中国特有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湖北省A县为例,探究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状况。调查显示,A县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供养内容范畴较粗、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的人员服务能力较弱、农村福利院工作人员配备不足护理难等问题,应该从人、财、事三方面入手,改善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现状。  相似文献   

5.
近日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目前,我省共有259万城乡贫困群众纳入了低保救助范围,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据省低保局副局长王广焱介绍,“十二五”以来,我省城乡低保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了56%和62%,在全国较早地建立了临时救助制度,省及地方财政每年列支1.2亿元,保证了临时救助工作的常态化实施。目前,全省基本构建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为支撑,以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6.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文是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9):132-132
4月22日下午。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作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中提到:目前,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新时期社会矛盾的转变以及突发社会风险的不断变化,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暴露出在救助农村弱势人群上的不完善,临时社会救助作为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补充,在现实中受到限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希望能通过发挥临时社会救助的"救急救难"优势来缓解目前农村"三无"老人困难期间的供养与救助问题,并借鉴其他地区在临时救助上的经验来完善临时救助面临的困局。  相似文献   

9.
<正>《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印发并开始实施。《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在全省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更好地保障参保城乡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缴费档次增至1 4个,多缴多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  相似文献   

1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持有农村户口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实施现金、实物或者帮助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被誉为社会救助的"最后安全网",这一制度在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中发挥  相似文献   

11.
在2020年4月初,吉林省政府发布了《关于靖宇县等9个贫困县脱贫退出的公告》,至此吉林省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了解决。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社会救助在国家民生体系建设中发挥着托底保障的作用,通过研究吉林省社会救助的现状,可以发现目前在托底保障方面,社会救助仍然存在着低保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过低、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弱、社会救助种类多而杂等问题。通过分析吉林省近一年来的社会救助公布数据,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救助制度,有特定的制度理念和发展历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问题,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我国农村五保供养仍面临着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应对之策,完善我国五保供养制度。  相似文献   

13.
《农村百事通》2006,(13):6-8
为了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国务院制定了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该《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了解,新修订的《条例》重点修改了有关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渠道的规定,将原条例规定的从乡统筹、村提留中筹集,修改为主要由财政保障。新《条例》明确今后五保供养资金将在地方人民政府预算中安排,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给予补助。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表示,这一规定将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实现了五保供养从农民集体内部的互助共济体制,向国家财政供养为主的现代社会保障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据介绍,新《条侧》还明确规定了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的补充渠道:一是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二是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为了确保五保供养资金用于农村五保供养,新《条例》明确要求: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应当专门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或者私分。此次《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修改的主要内容还包括:改革农村五保供养的审批管理程序,强化监督管理,建立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与管理,保障五保供养对象的合法财产权利等。据悉,民政部已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多渠道、多形式地解决好五保供养对象的住房难问题,尽快实现全国五保供养对象居有其屋,屋可安居。并充分发挥农村五保供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教助三项制度的综台作用,逐步探索解决五保供养对象就医看病难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国务院以第456号令公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贯彻执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切实做好五保供养工作.  相似文献   

1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持有农村户口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实施现金、实物或者帮助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被誉为社会救助的"最后安全网",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之一,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更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但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改革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创新主体以满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实需求,社会力量作为一种新型社会主体参与进来则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对我国社会力量、社会保障概念解释,分析了社会力量、政府与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社会保障体系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针对性地提出六项如何依托社会力量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发展的挑战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自身的特点, 要求我省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做出相应调整, 应当以公平优先, 兼顾效率为价值取向, 实现农村社会救助的法治化。农村社会救助要实现从绝对标准转为相对标准, 建立以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 各项专项救助制度为补充和各项配套优惠政策相衔接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同时, 加强农村社会救助的社会参与, 提高救助效率  相似文献   

18.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6月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方面,未来将有多项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将加快完善基本医保制度,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同时,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力度,对突发重大疾病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患者,加大临时救助帮扶力度,积极发动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进行救助。那么,农村大病医疗能救助哪些病?报销比例是多少?哪些病不属于大病医疗救助范围?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育脱贫是保障和实现农民教育权益、经济权益和政治权益的有效手段、基础条件和重要保证。加快农村教育脱贫必须构建"以县(市)级政府为管理主体,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农村办学体制;构建城乡教育互动交流制度;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210-213
农村低保是国家采取的一种新型救济制度,即对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进行差额补助。这一制度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最典型、最主要的一种救助制度,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权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作用,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防御线"。但是,在农村低保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应保未保"、"关系保"、"退保低效"等一些不良现象,使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受到影响。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村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农村低保实施中的基本问题和阻碍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使农村低保公平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